双语教学工作总结
- 相关推荐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双语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校是一个包含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汉族等多民族的一所小学,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我校双语教学取得较好的成绩。
双语教学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主要途径,开展双语教育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和巩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双语教学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重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普及程度,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以适应双语教育的需要;双语教学师资源紧缺,双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双语师资的缺乏,双语教学能力和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我校全面推进双语教学的瓶颈,提高双语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是现阶段我校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校开展双语教学政策宣传方面做了一下工作:
一、加强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明确认识
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过去我们习惯使用“双语教学”这个术语,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双语教育复杂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开始使用“双语教育”一词,但对二者的区别不甚了解,甚至认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语教学就是汉语教学。我们对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缺乏对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理论的学习。没有对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理论深入的研究以及对相关理论的普及。
二、明确双语教育的目标
在我校开展的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语言环境,推动双语教育营造语言环境无论是母语的学习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
双语教育的不同类型与模式都是根据不同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而选择的,而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是双语教育成功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聚居程度高,语言环境比较特殊,因此,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时,构建相应的双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三、优化基础教育资源
优化基础教育资相当长时间以来,新疆一直实行民语和汉语两套教学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套教学体系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相对滞后。在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到两种教学体系的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试验、探索,双语教学不断完善,已形成了特色,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不可否认,我们的双语教学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汉双语社会语言环境的形成,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我校的双语教学必定会迈开大步,为提高双语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双语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双语教学心得体会01-17
双语教学培训心得体会02-01
双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8-28
教学教研教学工作总结03-22
教学经验工作总结04-04
教学督导工作总结05-23
教学常规工作总结04-25
教学教研教学工作总结【精品】05-18
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