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时间:2022-08-15 16:41:19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为丰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我校本学期在初一、初二学生中开展此项活动。

  活动要求学生自主,人人参与。在各班成立多个课题活动小组,每组成员一般不超过8人,确立组长1人。

  活动内容:学生自主选题,以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为主。

  活动方法:按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介绍的各种方法自主开展活动,并自己寻找一位与课题结合度较高的教师作指导。

  活动时间:以课外活动时间及双休日为主,参与课题的同学要组长召集下认真完成各项活动。

  请各课题组组长按要求填写好课题中报表(可裁下),并于下周交劳技老师备案(初一交给钱老师,初二交顾老师)。在期末时将活动材料如活动过程记录结题报告或研究成果上交教务处。

  本学期末,我校将活动进行评比和展示,对优秀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给予表彰及奖励,并编入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册。

  以往我校的优秀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挂在学校主页上,供大家参考。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

  一、主题的产生

  春天时,嫩绿的树叶开始冒出来了;夏天时,嫩绿的树叶越发茂密,变得郁郁葱葱;到了金黄的秋天,绝大部分的树叶开始变黄,从树上翩翩地落下来,静静等候着冬的来临。生活中,叶——无处不在。 “为什么每片叶子的形状都不一样呢?”“为什么有的树叶到了秋天就会变黄了呢?”“为什么有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翠绿的?”握着手中墨绿的叶片,望着飘零的枯叶,孩子们常会好奇地问。被成人忽略的树叶,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却映出了情趣,也映出了一些困惑。以“树叶探秘”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亲近自然,触摸自然,享受快乐,获得知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树叶,认识日常生活中树叶的形状,了解树叶的作用,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2、学习制作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

  4、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出出来,具有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6、通过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合作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7、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重点:

  通过收集树叶,认识日常生活中树叶的形状,了解树叶的作用,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活动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

  四、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从9月至11月,具体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一)确定主题,设计方案(2周)

  (二)采集树叶,学会保存(3周)

  (三)发挥想象,设计作品(4周)

  (四)成果展示,体验快乐(1周)

  五、具体实施过程:

  (一)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1、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校周围是一片小树林,活动课上,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树林,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落叶,他们显得有些兴奋,自行开始活动了,多数女孩子小心翼翼地捡起落叶,凑到一起谈论着,有部分男孩子用树枝在大树下挖坑,把落叶埋在地下,我引导孩子交流:喜欢树叶吗?为什么?孩子们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树叶可以做书签。”有的说:“树叶形状多,颜色多,很美。”有的说:“我可以将这美丽的树叶画下来,做成美丽的手抄报。”还有的说:“树叶可以制作出各种漂亮的贴画。”等等。接下来,我让大家围绕落叶给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确定一个课题。集思广益,最后确定课题为《树叶探秘》。当堂指导学生完成主题申报表。

  2、 设计活动方案。

  这一环节,我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预设活动时间,用到的学习方式,以及成果的展示方式。接下来在班级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建议。“采集树叶”这一环节,开始学生预设一个星期,在交流时,李乙贤同学提出:树叶在初秋是绿色的,到了深秋有的变成黄色的,有的变成红色的,这些颜色我们都需要,一个星期时间不够。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经过再次讨论,把活动时间改为三个周(分散)。可见,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十分投入,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制定出来了。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但作为农村孩子还是接触不多,所以教师要对各种表格的填写做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方法,而不是单纯完成表格。为今后的活动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搜集树叶、学会保存

  1、查找树叶的保存方法。采用的活动方式主要是上网查找,查阅图书,访问法。记录下保存树叶的方法。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时准备好保存树叶用到的材料,如:吸水纸、厚玻璃片,较厚的图书等。

  2、采集树叶课前动员。这一环节,我打乱了活动小组,以家住在一起或靠近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因为我校是一个村小,学生人数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找家长帮忙,让家长带着学生采集落叶,这样就确保了孩子的安全。

  在此,我要求学生采集的树叶做到三多:颜色多、数量多、形状多。同时保证要保障叶子的完整性。

  【设计意图:由于村庄较大,自然队较多,各地的资源不同,这一环节,提醒学生遇到罕见的树叶可适当的多采摘一些,回到课堂上大家互相交换,做到资源共享。】

  3、给树叶分类。指导学生对采集到的落叶进行观察,根据形状、颜色、大小来分类。受当地资源的限制,有些种类的树叶在我们这里是找不到的,此时的我鼓励学生上网和图书室查找。由于处在农村,家里有条件上网的学生较少,我只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上网,上学校图书室查找,以便于学生了解更多种类的树叶。可以把获得的资料以图片、绘画等形式保存起来。

  【设计意图:对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无论是否有研究的价值,首先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没有研究价值的,教师委婉的处理,有研究价值的,作为子课题深入探究。】

  (三) 发挥想象,设计作品

  材料准备:卡纸、胶棒、剪刀、树叶

  1、设计作品。这一环节,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做树叶贴画,首先要确定主题。可以根据主题选择树叶的形状,也可以根据树叶的形状确定主题。例举一些有典型性的树叶,如枫树的叶子可以做小鸡的爪子,可以做金鱼的尾巴;银杏树叶适合做驼峰,柳树的叶子适合做长颈鹿的脖子,折叠一下可以做大象的鼻子等等。

  取一张大小适中的卡纸,把构思好的画面用铅笔勾画出来,注意画面的比例,布局。

  【设计意图:学生的创造能力没在一个起点上,教师要把小组成员做宏观调控,用互帮互学的方法,让创造能力、观察能力稍微欠缺的学生在合作中锻炼自己。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

  2、拼凑。这一环节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叶与勾画出来的画面有一定的差别,在拼凑时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地调节,比如叶子太大,可以用剪刀进行加工,缺少这种类型的树叶,可以与小组成员资料共享,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以找小组成员帮助修改,力求作品的美观性。

  3、粘贴、压平。这一环节相对比较容易,需要学生注意的是胶水不要涂得太多,画面有远近顺序的,要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做好的树叶贴画要力求平整。然后在上面用重物压10--15分钟。满意的作品可以压膜收藏。

  (四)、成果展示,体验快乐

  在成果展示课上,每个小组都以各种形式来回报自己的成果,如:第一小组同学播放了视频故事《秋天的树叶》,举行了诗歌朗诵会,会上同学们那声情并茂的语言获得了阵阵掌声,同时第一小组的同学们还展示了搜集的有关树叶的古诗及格言谚语。第二小组同学将本次活动以习作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秋天的树叶》虽然题目不是很好听,但文中那优美的的文字还是打动了其他几个小组的同学。同时第二小组的同学同时将本次活动的感受及收获以日记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三小组同学的手抄报作品同样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声,他们还搜集了有关树叶的诗歌,同时为班级的文化设计了一块墙面,令本班科任老师都刮目相看。第四小组的同学讲他们的树叶贴画作品展示在我们面前,那想象、那制作,使各个小组成员眼睛都看傻了,那哪是树叶贴画,简直就是大师级的优美风景画。接下来我们评选了“创意小明星”五名,并为他们颁奖,孩子们为自己的各种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而高兴,老师为活动见实效而欣慰。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

  一、活动思路

  本次活动的探究是为了学生对海洋有进一步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神秘的大海了解的并不多,对海底的世界更是没有太多了解,因此在导入时,教师要创设好情境,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以一种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

  在活动的选择上,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调查和收集,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和记录。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究,学生对神秘的海底有了较多地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充分展示活动成果,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活动的意义,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进行综合学习活动,拓展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层面,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之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2、通过活动,加强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在研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培养表达能力、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准备各类海底的录像或图片。

  3、制作竞赛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课(1课时)

  1、教师事先准备好各类海底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有关海底矿产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各个小组。在组合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差异等方面的因素,适当协调各小组的人员安排,力争使各小组的水平比较平均,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3、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分工步骤和方法等方面。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中,听听学生的看法,以便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二)活动指导课(1课时)

  1、交流各小组第一阶段的活动情况,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能够把活动较好地继续开展下去。

  2、展示部分小组的活动成果,比如绘画、网络浏览和资料收集等,为其它小组的活动提供参考。

  3、教师对上一步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并鼓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积累和调查。利用课后的时间,对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答复,让教师能真正与学生合作研究。

  (三)成果展示课(1课时)

  1、各小组将自己收集整理的海底的资料展示出来,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将各小组的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类整理,最终成为一份较全面的海底资料

  活动总结

  这节《探索海洋》综合实践交流汇报课是本学期最大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平时学生对海洋知识了解的就很少,所以本节课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学生家长很少给孩子买这类的书籍,加上学生居住所在地是乡镇没有图书管可阅览,即便是学生家里有电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网上查找也是很困难的。这样我和王永吉老师利用课下时间帮助学生在网上收集了部分资料给学生。可以说本次活动不但学生对海洋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连我们两位老师也是满载而归。活动中学生无论是对海洋里的鱼类还是矿产以及地理概况等都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可以说学生从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在活动中都能得到锻炼培养。但我还是认为这类活动不适合我们乡镇的学生开展,因为条件所限学生根本无法体验到从收集到整理的过程中,那种对海洋知识探索的趣味性。同时学生那种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4

  一、实施对象:五年级全体同学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春节的习俗

  ②了解春节的由来

  ③了解春节的文化

  【能力目标】

  ①能对于“家乡的春节”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组成研究小组,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展活动,能对于活动过程对自己和组员作出评价

  ②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家乡春节的信息。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③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家乡春节的研究,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风俗,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同学间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培养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体验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引导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

  2.引导学生向熟悉当地春节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进行调查采访。

  3.准备好外出活动所需的一些设备,如摄像机、相机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 ,分组制定计划

  1.通过开题课,学生讨论得出研究的总课题《走近家乡春节 感受民风民俗》以及研究的3个主题:“春节的由来”、“春节的习俗”、“春节的文化”。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合,分配好人员,选好各个小组长。然后由组长带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按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含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

  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组织评价。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以书面形式上交调查报告,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各个小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学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这次的活动。

  五、活动成果展示:

  1.学生说活动感受

  2.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如: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文化

  3.每组评选出:勇敢之星、主持之星、认真之星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

  一、 开课原由:

  我校部分同学有不按时就餐而到校外购饭的习惯,不只是影响学生的学习而这对学生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学校提倡学生就餐应选择在校内食堂及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饮食店或商店,尽量减少到校外就餐,不去卫生条件较差的马路餐桌或个体摊点进餐或购买食品。

  二、 活动目标 :

  通过开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食物与我们的健康有密切关系,让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维护健康。学习饮食与健康、健康与饮食的知识。让他们知道如何康饮食,通过健康膳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实践过程:

  1、开题报告。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身体健康,校园饮食卫生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2、引导学生分组。对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经营及校园内餐厅进行质量和卫生的调查研究。

  3、将调查研究的时间、地点、内容、分析、归纳记录在册。

  4、小组总结、交流结题答辩。维护我校周边食品店的经营秩序,营造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经营环境,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注重改善食堂条件,尽量让学生在学校餐厅就餐。

  四、总结与评价

  通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运用创新、持续发展等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做到按时就餐、卫生就餐、校内就餐。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6

  一、课题的由来

  谚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是人民群众经验积累的形象而又富有意味的概括,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在日常运用中靠口耳相传逐渐固定下来,所以语言形象、简练、朴实、自然,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它常常讲究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朗朗上口,富有美感。恰当地学习、应用一些谚语,不仅能使我们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而且能让一些深刻的道理变得明白通俗、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谚语包罗万象、取材广泛,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们或来源于神话、历史经典、个人感情,或来源于对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总结,或为祖训、警句。谚语作为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有价值的经验结晶,对人类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谚语,谚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参考书籍、上网等手段观察记录、访谈记录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意设想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围绕“谚语和生活”这一主题研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三、活动准备:

  1、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准备教具和学具。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查询的方法。把学习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活动前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教师查找有关谚语的资料的网站告诉学生,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谚语的知识。

  3、教师了解学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谚语。

  四、活动资源

  1、网站链接表

  2、文学宝库----谚语

  3乡情乡音----风俗民情----生活谚语

  五、活动基本设想与计划

  第一阶段:启动课(40分钟);

  第二阶段:教师、学生活动(10周);

  第三阶段:活动成果展示(40分钟);

  六、活动形式:

  1、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2、汇报展示活动。

  七、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课40分钟

  (一)引入课题

  (二)准备活动

  ⒈提出活动主题

  ⒉制定活动方案

  ⒊必要的活动准备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谚语。

  调查访问、了解人们对谚语的使用情况。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谚语,并分类整理。

  通过查阅工具书等多种途径,了解谚语的内涵。

  编制调查问卷。

  (三)活动建议

  ⒈收集资料

  一些关于地方谚语的收集和谚语的分类编写图书相继出版,对谚语的流传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也给谚语生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谚语对生活有怎样的启示?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利用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

  ⒉调查与统计

  生活中,谁在使用谚语?谚语对生活有指导意义吗?人们在什么场合使用谚语?人们常用的谚语有哪些?调查你身边的人,看看谚语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影响。

  (1)你使用谚语吗?

  (2)你在什么场合使用谚语?

  (3)你利用哪些途径学习谚语?

  (4)对你最有影响的谚语是什么?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5)你想了解更多谚语的知识吗?你对哪方面的谚语比较感兴趣?

  第二阶段:教师、学生活动(10周)

  1、汇总整理

  2、扩展性活动:编写与宣传

  提示:谚语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口头,它既是人们经验的总结,也是人们处世的秘诀。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大全。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这些经验,将它们发扬光大。

  3、在小组交流、在班级讨论,编写谚语手册。

  4、设计宣传方案,制作宣传手册、宣传板报。

  5、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

  6、在班级开展学谚语、用谚语的比赛。

  第三阶段:活动成果展示(40分钟)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带来了采访录音、图片、照片、问卷表、统计图等。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我利用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

  活动总结

  ⒈在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调查情况,展示调查报告,交流调查体会,展示谚语手册、谚语板报以及学习谚语的成果。

  (1)班级汇报、交流。交流小组在调查和资料汇总后得出的结论。

  (2)展示小组成员整理的资料:谚语手册、谚语对自己的启示、宣传板报,汇报体验和感受。

  (3)将自己的谚语手册展示出来。

  (4)在班级开展一次学谚语、用谚语的比赛。

  ⒉收获与体会

  提示:参与了这次主题活动,同学们了解谚语、收集谚语、理解谚语、编制谚语手册并推广谚语,把你的体验写下来吧!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7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了,马上我们就要迎来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打扫卫生,准备年货,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真正过完春节,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除夕守岁、放鞭炮、走亲访友、闹社火、赏花灯等热闹的庆祝活动,春节有这么多的习俗活动,那你知道这些习俗都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人们要庆祝?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一、任务

  春节的由来、春节的习俗、春节的活动、春节的美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的中国“年”文化,需要我们去探究、学习和了解,本次活动主要确定了6个关于春节的探究主题,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共享,一起感受和学习春节的传统文化。

  主题一:春节由来和习俗

  学习任务:

  1.通过询问长辈,上网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2.收集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哪些?有什么由来?

  3.收集关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春节习俗的资料;

  4.春节主要的活动有哪些?这些活动有什么寓意?

  5.查找学习与春节相关的英语词汇、句子、小短文等;

  6.制作关于春节的手抄报(春节由来、习俗活动等)。

  主题二:春节美食文化

  学习任务:

  1.了解家乡的春节美食和特色;(查资料、询问长辈,看看家乡的春节美食都有哪些?有什么特色之处?)

  2.了解南北方的春节美食文化差异(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春节美食都有哪些?)

  3.了解中国春节饮食风俗,这些饮食习俗有哪些寓意(如为什么吃饺子等,不同的春节没事寓意不同)?

  4.了解关于春节饮食健康的知识。

  主题三:春联知识集锦

  学习任务:

  1.查找春联的由来;

  2.对春联的技巧;

  3.贴春联的讲究和方法;

  4.收集周围街坊邻居家张贴的春联;

  5.自己尝试写一幅春联(硬笔、书法形式都可以);

  主题四:春节文学作品

  学习任务:

  1.查找与春节有关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

  2.感受诗词中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诗句及优美片段,摘抄、记录、分享给同学;

  4.朗读并背诵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首诗或某个作品中的片段,以录音或拍视频的方式上传至社区中与大家分享。

  主题五:春节传统工艺

  学习任务:

  1.春节的传统手工艺作品都有哪些(灯笼、窗花、中国结、年画、剪纸、泥人等)?它们是怎么由来的?

  2.探究传统中国结、年画、窗花的起源、种类、含义。

  3.选择其中的一种,学习制作完成一件手工艺品或者做一个春节贺卡(英文);

  主题六:春节调查倡议活动(适合6年级学生)

  活动一:压岁钱使用支配情况调查

  学习任务:

  1.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或问题;

  2.发放并收集问卷调查的数据信息;

  3.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

  4.分析统计的数据,了解同学们对于压岁钱的支配情况;

  5.给同学提出一些压岁钱合理支配方法。

  活动二:春节放鞭炮情况调查

  学习任务:

  1.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

  2.发放并收集问卷调查的数据信息或走访询问周围邻居了解他们的看法;

  3.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

  4.分析统计的数据,了解人们春节放鞭炮的情况和态度;

  5. 整理关于春节放鞭炮的正确做法和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各小组的学习任务之外,每个同学完成一篇关于春节趣事的小短文,6年级同学写一篇简短的英语小短文,给外国小朋友介绍一下中国的春节,写的小短文全部上传到活动文章中。

  二、过程

  1.学生分组,明确探究主题和任务分工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小组组长,各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明确小组的探究主题任务及成员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

  2.学生收集资料,与教师同学进行协作交流

  (1)各小组利用假期时间,通过上网、询问、调查等方式收集各探究主题任务相关的资料,小组组长协助老师督促小组成员按时完成探究学习任务,组织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和社区中的话题讨论;

  (2)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小组QQ群中随时向指导老师和小组同学寻求帮助,也可以直接在社区寻求其他小组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教师为学生提供实时的指导和针对性的帮助;

  (3)各小组将收集整理的资料在小组群中进行分享,小组成员相互浏览,提出修改意见后完善小组学习成果资料。

  3.整理汇总学习成果并上传共享各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将整理完善后的学习成果进行上传,同时浏览和查看其它小组的学习资源,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共享。

  4.学习成果汇报,师生点评教师组织各小组成员进行汇报与分享,各小组准备汇报内容和资料,可以根据小组的探究主题设计一些趣味活动让其他小组成员也积极参与,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各小组相互学习、相互分享,了解关于春节的知识和习俗,感受春节传统文化。在小组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各小组的学习表现和汇报成果进行点评,根据相应的评价量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量表、小组内评价量表、组间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三、学习成果提交

  1.收集整理的相应主题的资料以Word、PPT形式上传至“活动资源”中;

  2.做的手工作品、手抄报等拍照上传至“活动资源”中;

  3.春节期间拍摄相关的视频、照片上传至“活动资源”或“活动相册”中与大家分享,讲讲春节的所见所闻;

  *注意事项*

  1.登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社区——“甘肃临泽县滨河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社区——“春节探究活动”;

  2.学生必须认真查找相关资料完成相应探究主题下的学习任务,不懂的可以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3.查找的资料经过修改和完善后上传到“活动资源”中;

  4.在“活动文章”中写关于春节趣事的作文(5年级)、6年级的写一篇简短的英语作文(给外国小朋友介绍春节)、参加活动的感想和心得(自己写,不得抄袭和复制网上的作文);

  5.将完成的作品(手抄报、贺卡、手工作品等)收集好,开学后上交;

  6.积极参与话题讨论中的问题,也可以自己发表讨论主题(不得发布重复的话题);

  7.在活动模块“说说你在做什么,想什么”中发表自己的心情、春节的祝福、春节的所见所闻等,相互评论点赞。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8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明礼仪知识,促进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定于10月30日在本校举办“中学生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先,通过对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来教育学生,弘扬文明礼仪,为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二、活动目的

  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将文明礼仪传播到全校的师生中去,并能够带动家庭,推动社会,营造和谐的校园、社会环境。

  三、领导小组

  组长:刘少峰

  副组长:李冬生、罗尚稳、黄全平、张玉明

  成员:武新文、全发明、舒微、杨成铁、周永学

  谭威、罗尚稳、张先锋、荆叶青

  四、活动安排

  第一:宣传发动。我校将充分利用会议和国旗下的讲话、板报等方式广泛宣传发动,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组织实施。我校将根据活动方案,利用竞赛试题,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常识》,使全体师生通过活动正确领会礼仪、礼貌、礼节的概念,领会礼仪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礼仪的原则、方法,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使活动显现成效。

  第三:总结评比。我校将对“中学生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表彰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第四:巩固推广。继续深入开展“知荣辱、除陋习、树新风、争做文明学生”活动,使全校师生做到人人讲礼仪,处处讲文明,积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校园风气,为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9

  一、指导思想 :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围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在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进行《我爱家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建立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二、主要措施:

  (一 )教师指导要落到实处。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指导不能只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偏重书面的方案完成,忽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主题活动不能浮于表面,缺少深度。

  1. 指导教师要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设计,参考设计:主题来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2.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应有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3. 指导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

  指导如何选择主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指导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如要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指导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哪些资料。可以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如何整理资料。指导学会社会调查,如确定调查的内容,确定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指导学会整理和分析资料,对记录的目的,记录的原则,记录的方法进行辅导。指导选择成果表现形式,有文字类:课题研究论文;

  有实物类:模型,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网页,广告;在选择成果表现形式的原则、方式方面给予指导。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可以写小论文、活动日记等。

  4. 指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

  (二)管理落到实处

  1. 细化管理制度

  (1)制订实施计划。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年段实施计划;班级实施计划。

  (2)成立年级研究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3)建立随堂听课制度,将该课程列入六认真检查和考核的项目。加强对该课程实施的随机检查,努力杜绝随意占用该课的情况发生。

  (4)提倡集体备课制度,但不提倡案例共享,每位老师应根据班内实际情况,独立设计特色性方案,积累规范的资料。

  (5)制定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做出成

  绩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2. 细化研讨制度:

  (1)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面向全校开放,及时作好活动的总结、评价和记录。

  (2)年级组两周一次研讨形成制度,每学年每位老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

  (3)注重规范的积累过程性资料,如。学生活动活动方案、活动日记、学生搜集的资料卡、学生调查表等。

  (4)细化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课堂观察、开放作业、专题汇报、个案调查、实际操作等评价过程中互相评价,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0

  一、课题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构建已经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已发展成为一门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运作方式与方法的独立学科。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毕竟又是一门与多个学科在培养目标、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共同与相似点,并以多学科为载体和实施途径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所以,综合实践与不同区域,不同教学资源条件下的多学科实践活动的整合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体育是全日制大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体育课及与其相关的体育活动为大多数中小学生所喜爱,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这些相关的体育活动又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户外的群体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群体性和社会性。事实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广大体育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与体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已占据学生个体实践活动的重大份额,特别是后奥运时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广泛参与更是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体育学科教学与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已经呈现出一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我们又不能否认学生们的体育实践活动毕竟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状态,作为一种有完备的系统的理论为依据,有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为依托,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活动形式尚不够成熟,尚待进一步深入实践和系统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标

  《综合实践与体育学科整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两学科在培养目标、学科性质、特点、方式方法方面的共同和相近点达成两学科的有机融合,使体育课与社会综合实践课课程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达成两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合目标:一方面使综合实践课借助体育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实现综合实践课相关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又使广大中小学生借助社会综合实践这个平台,把有限的体育课教学,向广泛的校园群体活动领域和无限的体育社会实践领域延伸,使广大学生获得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在达成强身健体益智目标的同时,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得到培养,以创新精神、合作和竞争意识为主导的体育实践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三、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必然性研究;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可行性研究;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策略即整合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对整合效果评价的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论证体育与综合实践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综合实践与农村学校体育学科整合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运用实验的方法论证和检验学科整合的效果得出最后的结论。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划分

  本课题计划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

  (1)深入学习母课题相关文件,确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子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明确课题研究基本方向和重点内容,制定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人员分工。成员包括,学校相关领导、体育教研员、综合实践教研员、实验校综合实践课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其他相关统计和信息技术人员;组织开题会议。

  (3)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使参加课题研究的领导和实验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思路;

  (4)搜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筹措课题研究必须的资金,购置必备的体育实践活动所需器材,印制各种调查表格。

  (二)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

  (1)确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和实验基地,对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实验校、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实践活动原始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组织各实验学校、实验班级和学生的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对实践过程获得的理论认识、方法和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在科学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

  (3)通过实验的方式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体育课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策略,形成相关理论。

  (三)总结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1)系统归纳和总结体育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撰写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

  (2)整理有关实验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的迎检、验收和结题工作。

  (3)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转化。

  六、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1、形成关于农村地区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丰富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2、指导中小学生的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形成关于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系统表述。

  七、课题的保障条件(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的学术水平、完成课题的条件等)

  1、本课题得到白山市教育研修院杨国华(体育教研员)、贺永军(综合实践教研员)两位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他们将为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持。

  2、近年来,我县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长足发展,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科整合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课题研究占据大量内容详实的文献资料;课题组的绝大部分成员,来自体育及综合实践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应的课题研究经验,他们熟悉课题运作方式方法,能够很好的把握研究的方向和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本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条件。

  3、课题负责人吴岩同志,中学高级教师,师大体育、政治双本科学历,曾于2007年在长春接受过省级综合实践活动培训。该同志是我县省级骨干教师,我市中学体育学科带头人,省、市体育“十佳”教师和我县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他曾任实验小学、靖宇三中体育教研组长,具有二十余年的体育教学、校内外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经验和主持(或参与)多个省市体育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他的教学论述和文章有十余篇在《中国学校体育》、《吉林教育科学》、《吉林体育科学》、《白山教育》等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4、进修学校对课题研究极为重视,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他们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设备、人员和时间保证,提供充分的科研指导和财力物力支持。

  综上,我们认为本课题的选题符合本地区教育教学实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课题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大多来自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他们主持、承担和参与过多项课题研究,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相信在总课题组及基层各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实验参加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组一定能够如期圆满地完成研究任务。

  靖宇县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研究组

    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xx〕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

  三、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

  根据浙教基〔20xx〕120号精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年级每周3课时,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上述课时均不含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各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每周均为1课时。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均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各校在安排课时时,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课时并不超过周总课时数、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随活动需要采取灵活的弹性课时,可集中几天或一周时间搞一项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学校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设计和指导3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不少于3课时。建议周四或周五安排2节,以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周一或周二安排1课时,用于交流、小结或提出下一阶段的活动要求等。

  五、活动内容

  在我省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活动内容。

  各校可按照亲近与探索自然(人与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人与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具体如:

  (一)文化艺术类主题:如各地的传统文化、家乡风情、家乡名人、运动会标志设计、板报设计、我心中的居室、剪纸艺术、插花艺术欣赏等。

  (二)社会生活类主题:如饮食与健康、乐清方言、本地特产、零花钱压岁钱的去向、学做小记者(节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贫困学生失学问题、关注外来人口等。

  (三)科学技术类主题:如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校园环境调查、垃圾问题、城市与绿化、身边的科学等。

  (四)科技制作发明类主题:如模型制作、发明创作、插花艺术设计、雕刻工艺、电脑设计、纸工、泥工等加工工艺等。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参观等。

  各校组织的校班(班团、班队)活动课符合主题的,可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整合学校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3-8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和《话说温州》2本教材,每周1节,各校可根据实际每学期单独教授一种,也可以交错隔周教授一种,但不能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认识,率先学习,努力实践,使自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家。

  (二)建立队伍,完善网络

  1.学校要鼓励教师任教或转岗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省、市示范学校力争从本学期起,至少配备1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其他规模较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上)从下学期起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规模不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下)要配备多名兼职指导教师;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建立“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的教师使用机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在市教研室教研员指导下,各学区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选择组织能力、责任心、综合素质强的专兼职教师担任组长,配合教导(务)处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导、参与实施及开展教研活动,从而初步形成市、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各级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分层次、分批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培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

  (三)整合资源,积极开发

  全市各校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德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四)周密组织,认真实施

  1.各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校长必须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指定一位校级领导分管、负责课程的规划、组织和落实工作,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要从社区学校资源、师资条件、场地设备和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教导(务)处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方案”、“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细则,指导和审核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时做好全校总结,做好每个活动主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相关工作,为以后的教学教研积累素材。

  3.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责任制。根据学校学期课程实施计划,确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应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制定活动周历表,以“周”为单位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时监督、检查课程实施与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专时专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经费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

  5.加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市教育局争取在20xx年至少建成2个具有一定规模、能满足当地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基地。

  七、过程管理

  科学地组织和有效地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一)组织形式力求灵活多样。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小组活动与个人活动、集体活动有机结合的办法,灵活运用,相互配合。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求做好活动日记,及时记录活动基本情况。

  (二)教师指导必须细致到位。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指导教师必须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课时安排、活动过程、场所要求、人员分工、安全措施、活动评价等环节),预设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其解决方案,并认真指导学生制订计划、实施计划,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实验观察、设计制作、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

  (三)实施过程务必安全合理

  各校必须逐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数量、活动小组、活动结果、教师工作、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料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科学合理地计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要增强安全防患意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各校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和预案,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保证师生开展各项外出活动的安全。

  八、评价奖励

  学校要根据整体性、多元化、过程性等原则,运用成长记录袋、活动过程的观察、学生自我反思、师生协商式民主评议、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法,对每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相应的阶段性评价。在学生评价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提出改进计划;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过程与结果、个人与小组、评价周期与时空、多元主体评价的必要性与实效性的关系。

  学校要建立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对教师的评价,应侧重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设计、指导、管理、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实效的评价。根据温教中〔20xx〕33号精神,常年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专职教师,其任职时间可按二分之一计入班主任工作年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应纳入教师课时总量。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满三年且成绩优秀的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予以优先推荐。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应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

  市教育局要建立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作为教学常规管理年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课时安排、师资安排、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校本教研实施、管理制度、具体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将与学校评先评优及校长年度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不符合要求且整改不力的,予以全市通报批评;申报创建各类市级先进学校的,其参评资格予以一票否决;属于省、市示范学校的,警告且整改不力达两次及以上者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取消示范学校称号。

  20xx年xx月xx日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1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并成为了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端午节期间,我校开展“粽情飘香话端午”传统节日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小学生的爱国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活动目标

  端午节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拓展知识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爱国、爱家、提高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通过合作调查、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时间

  6月12日——21日

  四、活动内容

  三年级了解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的别称、风俗、和来历,上网浏览查阅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以“知我端午爱我祖国”为主题,用手抄报、诗配画或者作文的形式记录在A4纸上。

  五、总结

  1、 各教室领导认真总结端午节学生参与活动情况。

  2、美术组将优秀作品出橱窗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2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区普教科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推进活动学习的有效性,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汲取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辨析、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议。能进行简单规划、创想或合理化建议。

  (3)了解所处环境的特点,扩展学生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社会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世界去实践,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发展合群性、合作性、自治与领导能力,尊重他人,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三、活动的内容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规模比较小,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硬件设施,还是理论指导、师资力量,都比较欠缺。要想将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开展起来,并且做得有声有色,就必须另辟蹊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翔实可行的方案。为此我校拟定围绕以下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校本课程:课外阅读活动指导

  七年级:触摸语言世界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制作读书卡片;

  (2)明确阅读的意义,拥有自己的藏书;

  (3)点亮语言的灯,感受文字的温度。

  八年级:走进对话天地

  (1)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范围,和自己、亲人、自然、历史、艺术、哲学等对话;

  (2)广泛汲取文学营养,书写阅读心得;

  (3)前期阅读成果展示,举办班级成果展览。

  九年级:尽赏万紫千红

  (1)快乐阅读,阅读快乐,愉悦自己;

  (2)归纳总结,评选先进;

  (3)特色展示。

  (二)研究性学习

  七年级:快乐魔方

  八年级:趣味实验

  九年级:生活中的数学

  (三)地方课程:七、八年级开设,使用统一教材,专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四)社会实践:详见实施策略

  四、涉及学科

  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

  五、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如结合语文的阅读教学开展阅读实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开展大量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类读物和阅读活动的强烈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可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素材展开阅读。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相结合

  如开展“快乐魔方”、“趣味实验”以及“调查生活中的数学”活动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数学等学科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更能让学生在学中快乐成长。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引申开来的民风民俗调查活动。

  5、与学校班会活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团员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青果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评价体系

  1、强调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止是外在于课程、教学、学习的环节,而是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与教学。档案袋的使用及每一个领域最后的反思环节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

  2、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在传统评价中,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却无任何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表现,及时评价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

  3、倡导评价的多样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就决定了评价的多样性。首先是评价的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记、设计说明,还可以是主题演讲、口头汇报……;再次是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样:方法上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过程为主;主体与客体相结合,以主体为主。手段上是开展辩论会、成果展览会、表彰先进、公布评价成果等。

  4、注重评价的宽容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宽容一些。从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观点,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杜绝评价中经常出现的“贬损性”评价,强调评价始终在宽容、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愤中进行,多肯定、多指导,使评价更具有教育、激励的功能。

  5、关注评价的反思性

  在每一次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或结束后,要经常采用发放问卷、同学辩论会、师生访谈会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的得失,恰当规划未来的行动。这样评价能突破原有意义上判别的概念,而真正体现了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则通过撰写案例等方式反思自己的指导策略,做到教学相长。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3

  一、活动策划依据:

  《献给母亲的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活动实践课。结合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在学习名人关于母爱文章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活动感触亲情,进而写出优秀作品。

  骆驼坳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家长经常劳作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寄宿生,每周回家一两次,很少有机会与父母倾心交流,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领会课文中关于母爱情感的文章,加上他们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只要他们能按要求去认真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体会,在指导、感悟、交流中体会母爱及其内涵。

  二、整体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设想:

  学生准备:

  1、第一大组的学生每人寻找一首诗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诗词或歌曲,并用毛笔写在八开的纸上。歌曲可以现场演唱。

  2、第二大组的学生搜集整理新闻媒体报道的或自己听说到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第三大组寻找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有关介绍或图片。

  4、第四大组搜集与母亲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谚语等。

  教师准备:

  1、恰当布置教室,把有关的表现母爱题材的图片,学生写的诗歌挑好的作品张贴在墙上,制造氛围。

  2、准备胶水,把第一组学生抄写的典型的诗贴在前面的黑板上一两首。

  3、准备几本练习本作为奖品。

  4、第三大组关于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资料比较难找,教师要准备几则资料来补充。

  活动目的:

  1、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进行母爱情感熏陶与爱心培育。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

  活动要求:

  1、课前利用近一周的时间,观察并记录母亲为你所做的一切,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走进母亲的生活,认识母亲平凡背后的伟大。

  2、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途径,更深入地了解人类世界乃至动物世界中伟大母亲的壮举,逐步理解母亲,激发对母亲由衷的敬爱之情。

  3、通过课堂展示进行成果交流,充分表达对母亲的理解感激之情,并在后续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回报母亲。能写出成功的有关母爱的作品。

  4、本课时以全体师生为主要人物(演员),以歌颂母亲为线索,通过多样的形式将课堂构建成一个展示母亲平凡、伟大形象的舞台。

  活动重点难点:

  1、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3、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活动准备

  1、自制幻灯片课件;

  2、有关母亲的歌曲;

  3、学生搜集的有关母爱的图片、故事等资料。

  课时安排(展示阶段):1课时

  活动自控条件:

  1、自愿结组,小组人数不超过8人。

  2、成果积累与展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热烈的学习氛围。

  3、各组对介绍的内容要精挑细选,避免重复累述,每组展示时间控制在5-8分钟,整个活动控制在45分钟以内。

  4、通过歌曲、散文诗歌朗诵、成语、格言、俗语、谚语、图片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活动评价标准:

  1、调查采访的内容具体、生动、感人,能真实地反映母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2、语言的表述流畅,口齿清晰,声音宏亮,语调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选取的展示成果力求与本次活动歌颂母亲的主题完全吻合。

  4、小组成员参与意识强,合作融洽,能及时补充,发挥群体作用。

  主持人语文课代表

  三、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碟导入。然后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展示相关资料。由《烛光里的妈妈》引入下一个环节,布置下节课的作文,在歌曲《母亲》中结束本课。)

  (一)活动导入:主持人(课代表)在《世上只有妈妈好》背景音乐中讲故事——《生命的跪拜》:

  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了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把牛牵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宰杀,这时,牛的眼睛里已是满含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前两条腿“扑通”跪下了。屠户从事屠宰业已十多年了,倒在他手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眼泪他见得的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膛。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肚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已经成形的牛犊。

  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它是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

  动物尚且如此疼爱孩子,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敬爱的母亲,感受母爱的平凡而伟大。

  (二)、利用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三)师生展示相关资料。

  1、第一大组的学生把准备的诗词贴在黑板上面,播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学生依次朗读自己抄写的诗词。背诵贴在黑板上的诗词,(背得多的学生将发奖。)

  2、第二大组的学生上台介绍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学生说完后,教师补充以下两则故事: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层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子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己僵硬。

  一位中年妈妈往家走,离自家还有几十米,这时发现自己小孩子从六楼的阳台上坠下,她奋力跑过去,竟然用几秒钟时间跑了几十米,把孩子接住。后来几个消防队战士做实验,在同样的距离起跑,从六楼坠下一物体,竟无一人能跑到楼下接住物品。这真是母爱创造的奇迹!

  3、第三大组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资料。

  教师补充“班羚飞渡”的故事,老鹰折翅训小鹰的故事。

  4、第四大组把自己搜集到的与母亲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谚语写在黑板上。

  (四)、教师可作如下补充:(课件补充)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五)教师简要作结: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而有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人世间至尊至圣的感情。可是,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们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那么就让我们永远传唱献给母亲的歌吧!

  (投影)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幸福(播放歌曲《母亲》)让我们在歌曲《母亲》中结束本节课。

  活动反思:

  1、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完成了教学设想,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三点: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举办要达到学生想讲、愿意讲、能讲的目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不必拘泥于课本上的材料,具体内容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不一定要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去做。⑵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最多在活动之前进行一些必要指导,其收集、编辑、汇报、展示等活动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⑶在全程的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融为一体。⑷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了成功的感觉。

  2、通过成果展示的形式进行小组交流,既锻炼了交流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训练了收听者的听话能力、分析能力。活动过程中的句式仿写练习及课后的作文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3、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为了在展示中获胜,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积极搜集整理资料,提供相关信息,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4、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一些学生与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宁可在网络中找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倾诉心中的烦恼、分享生活的乐趣,也不愿与父母多说一句话。通过这次活动,多数学生一改有话不愿和家长说,有事不愿与父母谈的习惯,对母亲的生活状态、精神需求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在调查采访中,近距离的与母亲接触,理解了母亲的艰辛,精神上受到了“脱胎换骨式”的洗礼。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摒弃了对母亲的厌恶与反感,消除了对母亲的误解与偏见,促进了与母亲的交流与沟通,激发了对母亲的理解与热爱,在孩子与母亲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活动完成后,学生纷纷表示今后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的深情。

  5、整个活动明显暴露了一些不足。由于搜集的有关母亲、母爱的材料太多,有的学生在选取材料时就显得无所适从,只知道采用撒网的方法,大包大揽,不善于围绕主题选材,因此学生围绕主题选材的能力有待加强。教师在布置任务要时多加指导,引导他们合理准确的搜集和整理材料。小组交流的形式,使个别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组长在前面发言,自己竟变为旁观者,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对这些学习被动的同学,教师在平时应多多关注,在心理上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与鼓励,让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真正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4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明情意浓,圆圆的月亮、各式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在中秋之夜,人们还爱吃些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幸福美满、甜蜜安康。虽然学生都喜欢过中秋节,但是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刻。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确立了“走近中秋”这个活动主题,带领学生在家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从而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 、有关的诗歌秋以及月饼的由来 ,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社会生活。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以及民间习俗纪念的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习俗,能对节日形成一个正确的

  2.过程与方法。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以及网络等资料了解并解决问题,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立于主动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动手做月饼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和宝贵的财富。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第2周)确定主题

  提供分组任务,学生讨论、自由选择小组(具体内容见附表1) 第二阶段:(第3周)明确分工

  按照分组选出组长、记录员,讨论筛选活动方式,明确活动时间及个人分工。(具体内容见附表2)

  第三阶段:(第4周)走出课堂

  按照小组分工在校园、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填写活动调查表(具体内容见附表3) 第四阶段:(第5周)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出一期专题板报 第五阶段:(第6周)总结评价

  对参与本次综合活动进行活动总结,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家长评价。(具体内容见附表4)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第2周)确定主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你知道她有哪些佳节吗?(指名学生回答)

  2、欣赏课件(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过3个星期就是中秋节了,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的佳节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

  (二)启发提问,确定主题

  1、启发提问: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发言)

  2、总结发言,确定主题:走进佳节话中秋。含四项内容:A、中秋节的由来; B、中秋节的习俗;C、中秋诗词欣赏;D、中秋的月饼相关知识。

  (三)活动指导,教给方法

  1、我们可以通过上网下载、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摘抄和拍照片等,开展中秋节的课题探究。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走近中秋》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吧!

  A组:小小故事台 B组:月饼大调查C组:花灯的世界 D组:艺术的魅力

  2、在小组中再自由组合成3--5人的活动小组, A1组——漂亮组(苏婷、陈思晴、林卓言) A2组——动力组(张宇恒、尹嘉蕙、黄伟、利勇烽) A3组——可乐组(何家乐、何俊霖、胡惟斯)

  B1组——美少女组(苏芊沄、潘苑仪、陈境敏、谭婉琪) B2组——可爱月饼小分队(阮熳君、蔡小芸、彭雯婧) B3组——甜甜月饼队(王溢、林昌韶、谢泽泓、罗宇轩) B4组——月饼队(苏泓霖、许桂林、陈文坤、覃建明) B5组——可爱组(布伟健、李梓豪、张堡鈞、郑兆达)

  C1组——棉花糖组(冼德昕、李丽昕、林越、李籽璇、陈俐霖) C2组——花灯世界组(董明添、丁星华)

  D1组——甜蜜组(何伟斌、潘晓彤、李康桥) D2组——变形组(黄浩然、陈文洋)

  第二阶段:(第3周)明确分工

  (一)按照分组选出组长、记录员。

  (二)明确活动目标,讨论筛选活动方式,安排活动地点。 1、收集资料: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

  (内容——故事、文字、图片、视频等) (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连环图画、照片展、ppt幻灯片、讲故事等) 1、收集资料:

  月饼为什么大多是圆的?还有什么形状? 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 调查市面上的月饼的种类。

  调查、采访、统计人们最喜欢的月饼口味。 了解最大、最小的月饼和普通月饼的尺寸。 比较不同材料制作的月饼包装盒。

  调查吃不完的月饼和空的月饼盒的处理方法。 推销月饼的广告词。

  (内容——文字、图片、视频、收集月饼盒等)

  (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采访调查统计、参观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实物展、照片展、ppt幻灯片等)

  1、收集资料:为什么中秋节挂彩灯?

  调查彩灯的种类,比较各种彩灯的优劣。 调查、采访、统计人们最喜欢的彩灯类型。 了解彩灯的制作过程。

  (内容——文字、图片、视频、收集彩灯等)

  (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采访调查统计、参观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实物展、照片展、ppt幻灯片等)

  收集资料:与中秋节有关的古代诗词、对联,了解其意思。 与中秋节有关的儿歌、文章。 与中秋节有关绘画、贺卡、音乐作品。 与中秋节有关的祝福语。

  (内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 (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绘画展、照片展、ppt幻灯片等)

  (三)安排小组分工,填写《第二阶段计划表》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5

  适用年级

  三、四、五年级

  设计意图

  根据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环保节能”综合实践活动的通知》,及海口九小的综合实践实施的实际情况,拟在本学期以环保节能为大主题,以各班为单位,围绕主题自主开展一系列环保节能综合实践活动,并于12月中旬进行一次成果交流。

  活动分析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虽然人们对水域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控制和减轻空气污染的一些措施、生物和环境、人和环境的联系有一些了解。但孩子们缺少应用保护环境基本知识的实践活动,如考察活动、调查活动等。根据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应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并尝试与语文、信息技术、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整合,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既有社会实践,又有研究性学习,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时长

  活动过程共计15课时。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通过课前调查、搜集,课上研究、讨论,课后实践、研究,使学生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通过设计各种课题方案,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3、通过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所发现,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心自然,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师资准备: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以及班主任、各班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安排: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及课外活动时间。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定主题活动方案,成立活动小组。(4课时)

  第二阶段:了解环保节能做法,寻找环保节能在生活中的应用。(6课时)

  第三阶段:变废为宝、环保创意、环保小制作、倡议书、环保展板。环保宣传画(8课时)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2课时)

  活动建议

  活动一、家庭节水计划

  确立三个主题:爱水,节水,亲水。从爱水谈起,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家庭用水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对水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算一算,节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观看动画《节水无尾熊》,更感性地认识节水。制定家庭节水计划,画节水宣传画,写节水广告。

  活动二、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

  1、调查消费者如何处理废干电池以及对其危害性的认识。

  2、关于废干电池的危害性及处理方法访问环境专家。

  3、废干电池污染物对动物、植物生长的影响。

  4、 回收废干电池

  5、 废干电池再利用

  活动三、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日常生活中常见垃圾 如何利用(处理)废布 易拉罐 旧书废电池 塑料制品 废纸 玻璃制品 食品 一次性用品

  通过学生的讨论,我们知道垃圾也能变废为宝,比如:废饮料瓶能做手工、没用的硬卡纸、碎布能做贺卡、布贴画、纸制画瓶等。生活中用过的纸杯、喝空了的易拉罐、塑料瓶、过时的挂历……留着无用,弃之可惜,能否将这些废旧物品,通过巧妙地再利用,做成装点我们生活的小饰品,使旧物换新颜。废物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让学生在想想、做做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

  学会利用吸管制做壁挂的方法,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废弃物的价值,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参与制作相框,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创意,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

  活动五:垃圾箱的设计与制作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箱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设计垃圾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可以让学生看各种各样垃圾箱图片,提出优点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由学生为学校、家里、公共场所等地方设计一只最科学、实用、美观的垃圾箱。设计好后,学生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创新之处。最后为自己设计的垃圾箱创设一句广告词,设计广告词时要简洁易记、具有宣传性,还应与垃圾箱的用途、形状相吻合。

  活动六: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通过学生自己调查分析家庭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从而体现科学技术的伟大。学生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及合作能力。

  活动七:制作环保购物袋

  首先给学生观看禁止无偿使用塑料袋的条令,由学生谈一下使用塑料袋的危害,了解塑料袋的代用品,纸制塑料袋或无纺布塑料袋,根据操作步骤,与学生一起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5篇】相关文章:

【精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汇编六篇06-07

【推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集锦8篇05-07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5-15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06-15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计划06-29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07-30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07-10

综合实践活动个人工作总结04-10

文明实践活动实施方案06-24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