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我以牵牛花导入活动,先让幼儿说说你了解的牵牛花,以此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再让幼儿观察牵牛花的表情,让幼儿大胆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接着出示难过的竹篱笆小图片,让幼儿猜测他们之间出现了什么事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然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集体阅读。再开展讨论,帮助幼儿提升:帮助自己就是帮助别人。这样层层递进,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很积极,有的不但不发言,还不会倾听。在集体阅读时也不够积极,还有少数的人不在随着老师一起讲。对于活动中的 “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在本活动中没有开展,感觉有点难度就放弃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在以后的早期阅读活动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教师应明确讲述和倾听的要求,以便促进幼儿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2、该提供具体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故事大图书,使全班幼儿清楚的看到每一幅画面,从而吸引孩子,积极参与。
3、活动中教师应让幼儿有自由交流的时间,并提醒幼儿有秩序发言,在别人发言时注意保持安静倾听。
4、集体阅读到某一页时,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说清该页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幼儿质疑,用“是这样吗?还有别的'意见吗?”等来激励幼儿相互解答,解决相应的难点。
5、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关活动中的难点,我应该多利用教具、多媒体及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我可以边利用图片教具边朗读故事有关伤心、高兴等词的一段,这样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幼儿主动的学。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2
《竹篱笆和牵牛花》是一篇童话欣赏,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听故事的时候也是最安静的时候。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学习词语:“孤零零”、“寂寞”。
2、通过看图和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3、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牵牛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牵牛花的`图片,引出活动。教师展示牵牛花的图片:这是什么?牵牛花今天有些不高兴,猜猜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合理猜想,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牵牛花为什么不高兴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
2、集体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教师讲述一遍故事,教师:牵牛花开始时为什么哭?是谁帮助了她?竹篱笆是怎么帮助她的?牵牛花的愿望实现了吗?
3、利用幼儿用书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利用幼儿用书再次讲述故事。教师:竹篱笆一开始高兴吗?为什么?有谁知道“孤零零”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寂寞”?教师:后来竹篱笆为什么会高兴起来了?
4、组织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讨论,感受故事中表达的情感。教师:为什么竹篱笆后来感到幸福极了?竹篱笆是怎么说的?幼儿讨论:一个人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难过?怎样帮助别人才能使大家感到高兴?找出故事中有关竹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引导幼儿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5、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孩子们听故事的时候特别得投入,体会了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的转变,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但是对于“孤零零”、“寂寞”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另外春天可以为孩子们提供种植牵牛花的机会,也可以让幼儿表演故事。体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童话,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学习词语:“孤零零、”“寂寞”。
2.通过看图和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3.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课件:《竹篱笆和牵牛花》。
2.图片:竹篱笆、牵牛花。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竹篱笆吗?幼儿讨论。
2.教师手拿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引出活动。
教师:这是什么?它今天有些不高兴,怎么办呢?
2.幼儿合理猜想,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
二、欣赏《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放课件边讲述一遍故事。
2.教师:牵牛花开始时为什么哭?是谁帮助了它?竹篱笆是怎么帮助它的?牵牛花的愿望实现了吗?
三、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
2.教师:竹篱笆一开始高兴吗?为什么?为什么是孤零零,什么是“寂寞”?
3.教师:后来竹篱笆为什么会高兴起来?
四、组织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讨论,感受故事中表达的情感。
1.教师:为什么竹篱笆后来感到幸福及了?它是怎么说的?
2.幼儿讨论:一个人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难过?怎样帮助别人才能使大家感到高兴?
3.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引导幼儿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五、活动延伸:
情景表演《竹篱笆和牵牛花》。分别请幼儿扮演竹篱笆、牵牛花、蝴蝶、蜜蜂、小朋友。帮助幼儿用故事里的词语表演。巩固对故事的理解,从而体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谈话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来导入的,幼儿比较感兴趣,他们能大胆说出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用自己的'大胆想象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然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对故事的理解,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让幼儿观察牵牛花的表情,让幼儿大胆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接着出示难过的竹篱笆小图片,让幼儿猜测他们之间出现了什么事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开展讨论,帮助幼儿提升:帮助自己就是帮助别人,分角色表演。这样层层递进,充分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特别是在表演的环节,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状态,参与性极强。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很积极,有的不但不发言,还不会倾听。还有少数的人不在随着老师一起讲。对于活动中的 “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是本活动中的难点。虽然能讲出“孤零零、寂寞”等词,但故事中语句没有说出,感觉有点难度就放弃了。今后在表演区域中有待巩固。
标签: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和的加法教学反思01-29
鲜花和星星教学反思10-06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10-18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09-08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04-18
《狮子和兔子》教学反思04-18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 12-27
《骆驼和羊》教学反思11-12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