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糖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07 13:56:2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泡泡糖教学反思

  • 相关推荐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泡泡糖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泡泡糖教学反思

泡泡糖教学反思1

  这是一次比较有趣的游戏活动。首先是幼儿在“吹泡泡”游戏活动中,幼儿玩的非常开心,让幼儿有了愉快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不断实践知道并能发现所吹泡泡有大有小,用的力度不一样,气息不一样,吹出来的泡泡也不一样,看到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天真灿烂的笑容,看到幼儿对五彩缤纷的.“泡泡”是那样的喜欢,对科学现象它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能通过实验吹泡泡来观察身边的事物,并透过吹起来的泡泡看到五颜六色的泡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理解了五颜六色这个成语,并真切地明白了它的含义,通过活动培养了孩子对科学活动的浓厚兴趣,通过今天的这个活动再次让我明白玩中学,学中玩的真正意义。

  游戏活动中我让孩子自由大胆的玩,幼儿跟着吹出来的“泡泡”时而升高,时而降低,时而变大,时而变小,或一不小心吹破。游戏结束时,平时最顽皮的孩子也对我说:“老师,今天的吹泡泡游戏真好玩。”课后我想: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只有更新理念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我们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不束缚孩子的行为、探索的兴趣与欲望,才会让幼儿真正体会到游戏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才能真正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泡泡糖教学反思2

  这个活动是一个韵律活动,从中班教到现在,我还没有开展过一个韵律活动,基本上都是歌唱活动,打击乐活动也非常地少。由于审议那天,我出门听课了,放学后问了其他老师,说网上的教案很详细,可以借鉴。但我在备课时却发现有个问题,网上的教案整体都围绕一个课件来开展的,而这个课件在教案中还是比较模糊的,并没有形象地说明,因此我犯难了。后去问沙老师,沙老师只有这个活动的音乐。只有音乐,教案还比较模糊,那这个活动怎么办。想请教师傅时,沙老师主动提出借大班给我们开展这个示范课。

  观摩了沙老师的示范课后,我的思路一下子开明了许多。活动的环节、活动的递进性、活动的重点把握,我都能掌握好了。因此,之后就这次的活动,我开展了师徒结对展示课。

  活动的环节基本上都是按照沙老师的示范课开展下来的,因此在环节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在活动中,我放得比较开,情绪投入地相当多,孩子们也在我的情绪调动下表演得很开心。但也由于这个,我情绪放的`太开了,因此在学习常规上,我没能孩子们收住。比如在请孩子们在班级中间表演之后,回到座位,我没有及时地用语言加以引导,使得孩子们开始肆无忌惮,有的都趴到地上去了。我那个时候应在在让他们回到座位上前,引一句“现在请你们轻轻地回到座位上。”相信这样一句简单的语言提示会让孩子们的常规有所好转。

  另外,师傅提出,在活动中虽然我自己对音乐的把握非常的到位,但是这并不是孩子们的。整个活动中,只见我在用语言动作领着孩子们,而并没有看见孩子们领着我,说明我把让孩子们倾听音乐的习惯隐去了。韵律活动重在音乐和动作,但是我关注到了动作,音乐这个元素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像音乐中“duo”的声音和像滑滑梯一样滑下的声音,其实都是引导孩子们去认真倾听音乐的提示声,而我应该退居二线,让孩子们倾听着去表演,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想来也是,我已经对我们班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本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习,但还是有些不敢,不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去主动地学习。

泡泡糖教学反思3

  本周观摩了范玲姝老师组织的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本次韵律活动音乐旋律活泼轻快,形象突出。教师通过朗诵有趣的儿歌、诙谐的动作,表现小老鼠调皮、可爱的有趣形象,让幼儿感受韵律节奏明快的特点,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指导的内容与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在活动后半部分,组织幼儿自由探索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各种动作,不仅充满了好奇,而且让幼儿感到非常有趣,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始终乐在其中,活动效果非常好。

  一、活动内容,贴近生活。

  《指南》提出:选择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与幼儿兴趣和能力相适应。韵律中小老鼠和泡泡糖都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都有吃过泡泡糖的经历,也对小老鼠的形象非常熟悉。所以活动开始,教师一引出“小老鼠”,就很快地集中了全体幼儿的注意力。而由于平常生活中吃过泡泡糖,了解泡泡糖具有很强的粘性的特点,所以幼儿能对儿歌内容迅速理解,也能对使劲拽泡泡糖的动作不感到陌生,从而为创编表演动作做好了准备。

  二、趣味儿歌,激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活动中,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为音乐配上了儿歌《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并配合相应的动作直接导入。儿歌内容有趣,教师又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诵读儿歌,使儿歌与形象的动作表演相结合表现音乐,幼儿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参与积极性很高。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地根据节奏诵读儿歌,乐于参与韵律表演,特别是对于使劲拽、拉泡泡糖的动作表演感到兴致勃勃。

  三、互相学习,促进提高。

  幼儿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能增强自信心,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由于音乐是三拍子,节奏较快,为了帮助幼儿表演“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这个动作,提问幼儿“小老鼠说哪个字的时候停下来看的?”把动作进一步细化,而对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表演是难点,教师除了示范表演外,还邀请个别幼儿进行动作创编。最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手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通过互相学习,互相模仿,来提高大家的表演能力。

  四、大胆想象,体验诙谐。

  新教育理念提醒我们,教师要专注幼儿的情感反应和体验。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想小老鼠遇到麻烦后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幼儿大胆模仿、表现小老鼠的有趣动作。而当小老鼠粘上泡泡糖及泡泡糖粘到小老鼠身上的不同部位后,小老鼠会有哪些不同反应和动作表现呢?教师除了自己示范一种反应和动作表现外,以鼓励性语言和赞赏性眼神促使幼儿进行积极的表演,在活动后半部分,教师更是引导幼儿对泡泡糖甩不掉,到处粘的现象进行大胆创想和诙谐的模仿,将活动推向高潮。

泡泡糖教学反思4

  设计意图:

  《小老鼠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诙谐的乐曲,让幼儿通过游戏情境,熟悉乐曲,再通过听乐曲更好地表现小老鼠的动作,让整个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根据乐曲特点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一韵律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习合拍的做小老鼠走、拉泡泡糖的动作。

  2、有节奏的语言和动作可以帮助自己更合拍的表演。

  3、知道泡泡糖会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环境。

  教学准备:

  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

  教学过程:

  1、探索A段动作

  (1)教师边念边用手部动作示范

  师:有一只调皮的小老鼠到草地上来玩,你们看”吱吱吱”它来了(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

  (2)幼儿尝试找出并运用学习动作的策略

  师:念到什么词的时候小老鼠向两边看的?

  幼:西字的时候。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不好?(师生听琴声表演)

  师:刚才我们用小手玩游戏,这次我们用小脚来试试看。(师生听琴声跺脚)

  师:如果音乐再快一点你们能不能玩?(放A段音乐,用不断加速的方法,感知小老鼠走路的动作)

  师:说说你们做得怎样?

  幼:不错。

  幼:很好。

  师:好在哪里?

  幼:跺得很整齐。

  幼:我们能跟上节奏。

  师:那再来一次行不行?

  2、探索B段动作

  师:小老鼠玩着玩着捡到了一块大大的泡泡糖,小朋友们听听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放B段音乐)

  幼:小老鼠被粘住了。

  师:老师手上也有一块泡泡糖,谁来学一学小老鼠被粘住了的样子。(幼儿与老师表演)

  师:好,现在小朋友做小老鼠,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一玩。(放整段音乐)

  师:小老鼠被粘住了,怎么办呢?

  幼:用水洗。

  幼:用手拉。

  幼:用剪刀剪断。

  师:刚才小老鼠用劲地拉泡泡糖是什么样子的?(请一幼儿表演,老师讲解用劲时的表情和动作)

  师:我们也来使劲拉一次。

  师:小老鼠们再到草地上去玩一玩。

  3、学习游戏

  师:泡泡糖粘在了小老鼠的手上,还可能粘在哪里?

  幼:脚。

  幼:肩膀。

  师:小老鼠准备好,我们又要出去玩了。

  师:最后,使劲把泡泡糖拉下来,我们回家了。(老师带幼儿做咬断泡泡糖的动作)

  师:你会把泡泡糖随便扔在地上吗?应该扔在哪里?

  幼:扔在垃圾筒里。

  师:为什么?

  幼:泡泡糖太粘了,粘到了不好走路的。

  幼:要保护环境。

  活动延伸

  师:你们玩的开心吗?来,到大老鼠身边休息一下吧。

  我觉得很奇怪草地上为什么会有吃剩的'泡泡糖呢?泡泡糖完应该扔到哪里?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爱护环境)

  你们在吃泡泡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将泡泡糖吞掉更不能将吃剩的泡泡糖乱扔。不能破坏环境卫生,好了。我们现在就到外面将破坏环境的垃圾捡到垃圾桶里去吧!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去。

  教学反思:

  小朋友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小老鼠、泡泡糖都是他们很熟悉的对象,并通过语言“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的表述,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第一段的节奏特征,再加上故事的描述和老师夸张的表现,小朋友在听第二段音乐时非常投入,动作也很夸张,惟妙惟肖地将音乐表现了出来。活动结束时关于对泡泡糖的处理,培养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泡泡糖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识字教学教学反思12-02

《景阳冈》教学反思07-05

《师说》教学反思07-29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09-16

猫教学反思09-20

物理教学反思10-02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0-04

《燕子》教学反思10-08

体育教学反思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