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16 10:31: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今天我要教学的课文是《桂花雨》,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情感丰富而真挚。所以在这节课我打算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对家乡那份特殊的爱

  一、激情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

  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

  板书:香

  乐

  三、花香四溢

  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

  (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

  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

  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C、让我们一起吟诵: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四、乐在其中

  过度:在竞收桂子期间谁最快乐?

  1、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

  2、体会第一句。抓住“缠”

  作者说摇桂花对她来说是件大事,于是,他总是“缠着”母亲去问。从“缠”子,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情?想象他当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和小伙伴们演一演。

  3、学习摇桂花的乐。

  过渡:终于盼到摇桂花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1)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下我可乐了,乐在哪呢?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哪儿体会到了作者的快乐?(特别起劲:帮着铺、帮着抱、使劲摇;高兴地喊起来了)

  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摇桂花的乐。

  师配乐讲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此刻的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这缤纷的桂花雨飘落在你的头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身上、就像沐浴着细细的春雨,你就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

  这桂花雨一定淋着你了吧,…读好这一句

  (2)整体读这一段: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使我们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着摇花的无穷乐趣。让我们读好这些动作、语言,读出自己的快乐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多美,多有趣的桂花雨啊,老师仿看到了那点点桂花雨如同调皮、可爱的孩子扑入我的怀抱,亲吻我的脸。多快乐呀。一起吟诵: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五、思乡情浓

  1、过渡:多少年过去了,琦君离开了故土到了外地,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带子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却常说:

  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读一读这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同署花,难道真是家乡的金桂比外地的桂花香吗?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吗?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4、师适时小结并板书:这浓浓的思乡情哟,时时刻刻在我与母亲的心头萦绕,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板书:思乡情

  5、是呀,再甜不如家乡水,再香不如家乡桂,再浓不如家乡情,让我们一起吟诵:父亲的诗

  六、阅读引航

  1、吟诵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王维

  2、推荐《乡愁》,师配乐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桂花雨》

  【教材分析】

  《桂花雨》这是一篇记事抒情散文。桂花雨是一种比喻,当桂花从桂花树上被摇下来,花雨缤纷,飘坠如雨丝,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快乐的镜头。同时这个“雨”字也似乎为全文笼罩上了一层如雨丝般连绵不断的淡淡的思绪。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为什么摇桂花,接着追忆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和“花雨美”的怀念,表达了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摇桂花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桂花雨》(板书课题)

  2、出示词语、诗句,读一读(引导竖着读)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竖排写什么?第二呢?(相机板书:“桂花香”“摇花乐”)

  4、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过渡:“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神原是月中来”这逝人赞颂桂花香的诗句,上节课我们在课文里也找到了许多描写桂花香的句子,谁来读:

  2、课件出示重点句:(齐读)

  (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用上左边一排的词语、句子或结合你平时的积累完成填空:

  桂花真香啊!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一)品赏摇花乐

  A、品味“我”的“摇花乐”

  1、过渡:浓郁的桂花香让琦君魂牵梦萦,可令她最开心最快乐的还是那童年的摇花乐。今天我们要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品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2、交流反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A、学生读了之后谈感受:急切的心情

  B、指导朗读:给“缠”配上动作、神情、声音,想象怎么“缠”,体会小琦君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指导读出语气,读好“嘛”和“!”

  C、现在你们就是童年的琦君,谁来缠缠母亲,读读这句话?

  (2)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A、学生读后交流:感叹号一般是用来抒发比较强烈的感情,此时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可以想像作者的心情是多么快乐。

  B、指导朗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摇桂花吧,让我们一起抱着桂花树,把全身的劲都使出来,把你内心的快乐都喊出来!

  课件出示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呀!”

  (3)、带着快乐美好的感觉齐读:“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好香的雨呀!”

  B、体会妈妈爸爸的“摇花乐”

  1、过渡:对于我来说,摇桂花是一种童年的游戏之乐,对于她的母亲和父亲来说,这份快乐又体现在哪儿呢?

  2、引读:课件出示句子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总结:对于母亲来说,摇桂花是一种生活之乐。对于父亲来说,摇桂花是一种丰收之乐。

  (二)学生回味香,品味“乐”

  过渡:桂花摇落以后,我们的快乐还在吗?

  学习第四自然段:默读,体会我们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中的“乐”。

  2、课件相继出示这两句话:(1)(2)两句话

  对比着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桂花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三)品悟思乡情

  1、后来,作者一家移居台湾,从此离开了家乡。以后每次从外地回家时,爱桂花的我总要给同样爱桂花的母亲捧上一大袋。★出示: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吗?(不是)

  那么为什么就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用心读读母亲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想一想)

  (母亲对家长旧宅院里的金桂是有感情的,所以会觉得故乡的金桂最香。在母亲眼里多了一份思乡情!)板书:思乡情

  2、让我们一起走进母亲的情感世界,一起满怀深情的读一读:可是……

  3、他乡的桂花再香,香不过家乡的桂花。他乡的山再秀,也秀不过家乡的山。想起家乡的桂花,其实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师生合作完成说话训练:

  假如我说:外地的水很甜,母亲一定会说:

  4、小结:桂花适乡的香,月亮适乡的明,水适乡的甜,人适乡的亲。(引读)所以母亲常常说:

  (四)总结课文

  1、月适乡明,花适乡浓。母亲难忘,我亦难忘。出示:☆每当……(师读)

  2、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童年的情感。爱桂花其实就是爱故乡呀。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这场桂花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给我们带来的甜美!放音乐,自由读《桂花雨》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自编题目考考你的小伙伴。

  2、老师呢,被《桂花雨》感动着,涂鸦了一首儿歌,愿意读一读吗?(出示)儿歌

  3、琦君有“摇花乐”、“桂花雨”,你们呢,有什么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事呢?和小伙伴互相交流,也可以试着写下来,珍藏在你的记忆里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今天我要教学的课文是《桂花雨》,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情感丰富而真挚。所以在这节课我打算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对家乡那份特殊的爱

  一、激情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

  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

  板书:香

  乐

  三、花香四溢

  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

  (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

  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

  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C、让我们一起吟诵: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四、乐在其中

  过度:在竞收桂子期间谁最快乐?

  1、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

  2、体会第一句。抓住“缠”

  作者说摇桂花对她来说是件大事,于是,他总是“缠着”母亲去问。从“缠”子,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情?想象他当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和小伙伴们演一演。

  3、学习摇桂花的乐。

  过渡:终于盼到摇桂花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1)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下我可乐了,乐在哪呢?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哪儿体会到了作者的快乐?(特别起劲:帮着铺、帮着抱、使劲摇;高兴地喊起来了)

  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摇桂花的乐。

  师配乐讲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此刻的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这缤纷的桂花雨飘落在你的头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身上、就像沐浴着细细的春雨,你就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

  这桂花雨一定淋着你了吧,读好这一句

  (2)整体读这一段: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使我们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着摇花的无穷乐趣。让我们读好这些动作、语言,读出自己的快乐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多美,多有趣的桂花雨啊,老师仿看到了那点点桂花雨如同调皮、可爱的孩子扑入我的怀抱,亲吻我的脸。多快乐呀。一起吟诵: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五、思乡情浓

  1、过渡:多少年过去了,琦君离开了故土到了外地,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带子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却常说:

  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读一读这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同署花,难道真是家乡的金桂比外地的桂花香吗?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吗?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4、师适时小结并板书:这浓浓的思乡情哟,时时刻刻在我与母亲的心头萦绕,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板书:思乡情

  5、是呀,再甜不如家乡水,再香不如家乡桂,再浓不如家乡情,让我们一起吟诵:父亲的诗

  六、阅读引航

  1、吟诵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王维

  2、推荐《乡愁》,师配乐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语言训练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验摇花乐和思乡情。

  3、揣摩文本语言,并学会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课堂教学应在师生、生生对话交际的过程中进行。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凭借文本,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揭示中心句

  1、课文一开头,她就说: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2、出示:

  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二、品味香气迷人

  1、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2、出示句子: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每时每刻都泡在香气里,你就是琦君邻居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摇花乐

  1、用心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由交流。

  2、出示句子: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3、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想象写话。

  5、这么香,这么迷人的桂花,我陶醉了,那父母亲呢?

  6、诗:

  自己再读一读父亲的诗,你想说什么?

  四、品味生活香浓

  1、个别读第四自然段。

  2、比较句子:

  ⑴ 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⑵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指导朗读。

  五、感受乡愁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介绍桂花: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3)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花飘香十里

  摇花真像下雨

  爱花赏花拾花

  仿佛回到故里

  点评:

  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01-09

部编版上册语文教学计划03-24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6-09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4-21

部编版年级语文教学计划08-14

桂花雨教学反思02-22

《桂花雨》教学反思11-09

桂花雨教学反思04-04

一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