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2-02-09 13:21: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文言文》教学设计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文》教学设计

《文言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判断句 被动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实施过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1、“……者……也”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也”式。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者,……”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柳敬亭传》)

  4、“……,……”式。“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字。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5、“……为……”式。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赤壁之战》)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二、被动句

  1、“谓语+于……”式。用介词“于”引进行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见+谓语”式。

  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

  如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则使用“见+谓语+于”的形式。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受+谓语”式

  “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没有引出。如需引出主动者,就构成“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4、“为+动词”式。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它可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为……所……”式。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

  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前省略,变为“……为所……”的形式。

  如: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6、“被+动词”式。这种句式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句式不出现表示被动的词,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

  三、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判断句的形式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梁将即楚将项燕。

  7、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1、刘备,天下枭雄。

  指出下列判断句的形式

  (1)而君幸于赵王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8)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9)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0)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1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3)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

  教学内容:

  一、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分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 (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⑤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 (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 (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译文: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二、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分以下几种情况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装着”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⑤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译文:

  ⑤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译文: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了五次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③其势弱于秦(《六国论》) 译文: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译文:老师不一定要比弟子贤能

  三、实战演练

  1.与“不殴杀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C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 沛公安在 D.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C )

  A、忌不自信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后世无传,臣未之闻也

  3、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 C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何陋之有?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夫晋,何厌之有?

  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B )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5、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D )

  A、 城中皆不之觉。 B、 唯余马首是瞻。

  C、 惟利是图。 D、 马之千里者

  6、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 )

  A 、其间旦暮闻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或止 D 、未之多见也

  7、将下的宾语前置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是以后世无传焉 ②而良人未之知也 ③然则一羽之不举 ④惟奕秋之为听 ⑤时人莫之许也 ⑥洞庭君安在 ⑦微斯人,吾谁与归? ⑧无乃尔是过与

  ⑨大王来何操 ⑩一言以蔽之

  A、 ①⑥⑩/②⑤/③④⑧/⑦⑨ B、 ①⑥⑩②③④/⑤⑧/⑦⑨

  C、 ①⑥⑦⑩/②③④⑤/⑧/⑨ D、 ①⑦⑩/②⑤/③④⑧/⑥⑨

  1)①⑦⑩是介词宾语前置

  (2)动词宾语前置②⑤/③④⑧/⑥⑨

《文言文》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⑴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⑵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⑶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⑷“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

  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

  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

  找()候()司()园()

  划()后()丝()圆()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文言文》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每”“辄”等词的古义;了解“未之知”这种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

  2、学会分析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3、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的熏陶。

  二、难点、重点

  1、文章表现出来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

  2、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三、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略)

  教学课时:1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课

  1、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明代“公安派”领导人物。文学是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

  2、我们久居城内,满眼都是红墙碧瓦。一旦到了郊外田野,满地绿意,满眼山光水色,不禁喜不自胜。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与友人游历了满井后写的一篇浸透着早春芳馨和感念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情怀的文章。

  (二)

  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文章

  (1)读文章,消灭文字、词语障碍注意“斫、遁、砾、茗、鹄、呷、蹇”等几个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并补存注释

  每:每每

  辄:就

  未之知:“未知之”的倒置形式。

  (3)同桌合作,参考工具书及课文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同时圈画疑难词句,并向老师提出质疑。

  (4)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5)复述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内容

  (1)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柳、土、冰、山峦、鸟、鱼、游人

  (2)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

  讨论明确: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光明丽的特点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掠也。则写出了春山的`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柳——柳条将……寸许

  则写出了春天柳条的柔软与麦苗破土初生而又整齐喜人的情景。

  ……

  (3)这篇文章除了写满井早春景物之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试分析他们在表达文章主题上的作用。

  讨论明确:首段写燕地早春之特征。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和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出游做铺垫。

  尾段则表述了作者将以这次游览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并表达了作者不同于一般俗人“以游堕事”之处。

  (三)小结

  这篇短文优美动人,融情于景。文辞简洁而又清丽自然,意趣蕴藉。

  五、课堂测试

  1、依据课文写出汉字并为之注音

  飞沙走()波色()明清()见底()然如拭鲜()明媚泉而()者

  2、翻译下面句子

  A、始知效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3、找找这篇文章中的比喻句并说说他们的好处。

《文言文》教学设计5

  【教学重点】

  1、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2、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教学难点】

  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人,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个人。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二、学生自读课文,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 泯 扳 称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下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⑴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⑵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⑶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⑷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⑸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⑹ 余闻之也|久

  2、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四、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

  1、思考:课文写丁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入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五、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六、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1、文中忽啼求人、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字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使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七、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八、语言表达训练

  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

  要求:

  1、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

  2、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3、时间在2分钟左右。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文言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详细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这段历史事件。

  2、掌握本文一词多义等文言文词语,学会梳理文言文知识。

  3、多方面感知陈胜这一历史人物形象。

  4、初步了解有关《史记》的简要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

  课文一词多义等的知识梳理和对陈胜这个人物形象的客观认识。

  【教学课时】

  拟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体设想

  古文教学一般注重诵读,本文边幅较长,知识点也多,如果一味全篇诵读下去也很枯燥,不如分段一边诵读正音,一边进行知识点的教授来得简洁。因此,本文分三段,分段落进行教学,最后完成对陈胜这一历史人物形象的评价。

  二、分析课文

  1、第一段:

  ⑴诵读正音:夏()辍()怅()鸿鹄()

  ⑵问题分析:文段很短,只描写了陈胜寥寥两句话,有何作用?

  明确:点出陈胜少有大志,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

  ⑶知识梳理:

  ①实词解释:之怅为

  ②翻译句子:苟富贵,无相望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一词多义:之

  2、第二段:

  ⑴正音解释:闾谪戍屯度数为唱王间帛罾祠篝

  ⑵问题分析:

  ①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起义前他们做了哪些准备?

  明确:直接原因其实就是起义的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准备:a、诈自称扶苏之兵以号召民心。

  b、装神弄鬼以加强造势。

  ⑶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或王次书为以

  词类活用:苦目

  古今异义:当行往往篝火有种

  通假字:指──旨以──已唱──倡

  ⑶句子翻译: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3、第三段:本段加强诵读后在讲解分析,因为有些字比较难读。

  ⑴正音解释:籍毋乘会计长吏

  ⑵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故数等

  通假字:被──披

  4、概括文章文段大意和总结人物形象。

  ⑴文段大意:少时佣耕显大志,

  失期当斩谋大计。

  巧施苦肉称为王,

  乱世时常造英雄。

  ⑵陈涉的人物形象总结:

  少有大志,有洞察力,多谋略,有胆有识,敢于反抗的奇异领导者形象。

  5、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二段。

《文言文》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

  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⑴ 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⑵ 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

  (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⑴ 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⑵ 给课文标段号。

  ⑶ 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⑷ 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⑴ 读课文1遍。

  ⑵ 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⑶ 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⑴ 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⑵ 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文言文》教学设计9

  文言文公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墨子在楚国即将大举进攻宋国之际,用巧妙、崐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借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崐妄动,最终阻止了战争的发生。

  【教学重点】

  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2、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找学生讲述《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从此故事中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二、学习课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1、生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2、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崐屈词穷;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崐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3、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一回合,讨论:

  ⑴ 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

  ⑵ 而墨子分析公输造云梯攻宋一事得出的最终结论又是什么?

  ⑶ 这场辩论的结果如何?

  ⑷ 公输真的“服”了吗?你能揣测他此时的心理活动吗?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回合,讨论:

  ⑴ 墨子给楚王讲故事,有什么目的?

  ⑵ 楚王是如何评价故事中人的?

  ⑶ 墨子又是如何以楚攻宋一事来作类比的?

  ⑷ 楚王真的决定不攻打宋国了吗?揣测楚王此时的心理活动。

  5、生自读第三回合,讨论:

  ⑴ 在模拟攻守前,楚王怎样看待楚攻宋的结果?

  ⑵ 而模拟攻守的结果又是什么?

  ⑶ 公输真的就此罢休了吗?

  ⑷ 墨子又是怎样让楚王彻底折服的呢?

  6、教师总结:

  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节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够在辩论中取胜,他运用了什么技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评述此种技巧。

  3、这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拥有过人的辩才。

  4、在辩论过程中,墨子面对公输,面对强国君主,甚至有崐杀身之险时,他有什么反应?

  “沉静”、“从从容容”、“镇静”。(以上几词出自鲁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写的小说《非攻》)

  5、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拥有过人的胆识。

  6、教师总结:

  墨子是一位具有过人辩才与过人胆识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崐章由此而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美。

  四、课堂小结

  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仅要从道义上战胜他们,还要用实力来震慑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过人的辩才与胆识。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收录在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非攻》。

  2、积累几种文言句式:

  ⑴ 排比句式:

  ……不可谓……不可谓……

  舍其……而欲窃之

  犹……之与……也

  ⑵ 判断句式:

  以……为……

  【板书设计】

  公输

  吾义固不杀人──义不杀少而杀众

  道义胜(辩才过人)

  必为有窃疾也──为与此同类

  必取宋──攻械尽,而守圉有余

  实力胜(胆识过人)

  欲杀之──虽杀臣,不能绝也

《文言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2、学生能品味出人们把握和认识历史的不同的方式和感情态度。

  3、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设想:

  从文本入手,激发学生问题探讨的热情,并由文本联系实际,发挥创造性思维,以史为鉴,学以至用。

  教学步骤:

  一、激发阅读兴趣,调动探究欲望。

  在前一课时结束时,出示一首小诗“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让学生猜写的是历史上的哪家父子。学生当然明白老师的意图,一猜就猜出来。马上指出三人文学成就很高,父亲写过《六国论》,儿子苏轼和苏辙也写过《六国论》,就在《读本》上,不失时机的布置阅读苏辙《六国论》的任务:

  1、找出苏辙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2、编写文章的论证结构。

  二、比较阅读,探究六国灭亡的原因。

  (一)师生对话,弄清苏辙的观点及论证过程。

  苏辙的观点: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即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六国的谋士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战略眼光,并且不知道天下的形势,不援助韩魏而互相残杀。

  论证过程:

  提出观点: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分析论证:

  1、秦与诸侯争夺的不在齐、楚、燕、赵,而在韩魏之郊。

  2、秦进攻燕、赵,不曾有韩魏两国袭击的忧虑,因为韩魏抵挡秦国受挫后依附了秦国

  3、韩和魏不能单独抵抗秦国,可是天下的诸侯却依靠它来抵挡秦国

  总结六国诸侯不知定出协助韩魏抗击秦国的策略,却贪图好处,背弃盟约,互相残杀。

  苏询的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论证过程:

  提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析论证: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二)学生讨论,探究六国灭亡的原因。

  两人的观点各不相同,而论证过程都很严密,都能自圆其说,对同一段历史,父子两人的看法迥然有别。其实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清代的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不采用孟子的仁义学说,不施行仁政。你你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讨论。

  【附】讨论结果:

  1、一个国家和朝代的兴亡,首先在于人君的素质。秦始皇胸怀统一天下的大志,其他六国的国君要么是碌碌之辈,要么没有雄才大略。

  2、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为它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六国虽有改革,但不彻底。

  3、秦王恨毒,不留后患,不放虎归山。长平之战40多万降秦赵军被活埋。

  4、六国不诚信,“合纵”不彻底,尤其楚国只图眼前利益。

  5、六国没有认清共同的敌人。

  6、天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六国灭亡,秦统一天下是必然趋势。

  ……

  (三)活用文本,探讨现代社会如何以史为鉴。

  总结历史经验借古讽今,向统治阶级发出建言或警言,是历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和精神。像这样的文章,在中学里已经学过不少,我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学过的文章中史论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以激发爱国热情,并指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也存在这种种弊端,我们如何以史为鉴,革除社会弊端,让社会机体能无障碍运转,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附】讨论结果

  1、六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没有坚持“合纵”政策而被秦所灭中,我们可以明白,在商业经济中,大家遵守行业行规非常重要。不至于导致不公平竞争,反而让某个企业吞并。

  2、六国经常受利益的诱惑,彼此缺乏诚信,反而害了自己。现代社会提倡诚信也非常重要。

  3、秦由于改革,实力增强,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内部也应该苦练内功,增强实力,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4、楚国因贪图小利,而上了秦国的当。腐败贪污分子应该从中获取教训。

  5、作为领导者,应该耳根坚定,不能轻信。对方经常会用反间计。

  6、“有勇无谋者,莽夫也”,秦王就是个懂得用脑子的人,作为领导者应该善于找出矛盾所在,才能够各个击破。

  ……

  设计指导思想:

  平时我们的教育总是为学习加上一大堆崇高伟大的意义,加上一大堆规则和限定,加上一大堆“人见人怕”的过分精确的答案,从而使学习过程满布陷阱,成为孩子提心吊胆却最终无法绕出的谜宫。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指望为感受自由而教学、为感受自由的欢乐而教学吗?

  我之所以组织《六国论》的探究学习,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发展人的素质为基点,以全面提高人的社会效能为最终目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新教材的开放性,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要转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要转变单一的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第三要转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探究实践能力。课堂上,应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价值观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体验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自我的力量,感受到自己创造的冲动与潜力,把学习看成是“我要学”的快乐事。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文言文》教学设计11

  教学设想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诵,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

  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 。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

  二、介绍作者、作品:投影补充.

  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白居易在香山/欧阳修六一欢/李清照号易安/王安石住半山/苏轼爬东坡/李白采青莲)

  作品:《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三、指导朗读:

  1、小声自读,划出读不准的字,同桌交流解决。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奂 huan 邑 yi 冥ming 甍 meng 垣 yuan 睥bi 睨 ni

  亘gen 莽 mang 霄 xiao 扉fei 缥piao 缈miao 逾yu 倏shu

  3、齐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下能解决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3、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是以什么为顺序的?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表现了山市的变化是迅速还是缓慢?)

  4、山市的具体变化如何,画出描绘的词语。

  5、请学生以这个过程,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图画或语言的方式展示自己脑海中的“山市”。

  6、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① 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② 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③ 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五、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

  开头,我们提到了海市蜃楼,这种奇观古人是无法解释的,才有了大蛤蜊哈气而成的想象。可我们现代人已经懂得了它的科学道理,你知道么?

  六、布置作业 :

  ① 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② 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③ 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文言文》教学设计12

  【教学重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一、课前热身

  **知识梳理:

  1、注音并解释:

  氓( ) 淇水( ) 愆期( ) 将子无怒( )

  乘彼垝垣( )( ) 载笑载言( ) 体无咎言( )

  尔卜尔筮( )( ) 于嗟鸠兮( )( ) 其黄而陨( )

  无食桑葚( ) 自我徂尔( ) 淇水汤汤( ) 来即我谋

  言既遂矣( ) 无与士耽( ) 以我贿迁( )

  女也不爽( ) 渐车帷裳( )( ) 士也罔极( )

  夙兴夜寐( ) 靡有朝矣( )( ) 抱布贸丝

  咥其笑矣( ) 及尔偕老( ) 隰则有泮( )

  言笑晏晏( ) 亦已焉哉( ) 躬自悼矣( )

  2、通假字:

  氓之蚩蚩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隰则有泮

  不可说也

  3、古今异义: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 。今义: )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义: 。今义: )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 。今义: )

  (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 。今义: )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 。今义: )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 。今义: )

  (古义: 。今义: )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义: 。今义: )

  (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古义: 。今义: )

  (9)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古义: 。今义: )

  (10)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古义: 。今义: )

  4、词类活用:

  (1)三岁食贫( )

  (2)士贰其行( )

  (3)二三其德( )

  (4)夙兴夜寐( )

  5、一词多义:

  (1)其:

  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②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黄而陨

  ③士贰其行

  ④咥其笑矣

  (2)以:

  ①秋以为期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③以尔车来

  ④以我贿迁

  (3)于:

  ①俟我于城隅

  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之:

  ①匪女之为美

  ②美人之贻

  ③氓之蚩蚩//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⑤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5)言:

  ①载笑载言

  ②体无咎言

  ③静言思之

  (6)说:

  ①说怿女美

  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犹可说也

  6、学成语识文言:(解释成语意思)

  ①搔首弄姿:

  ②踟蹰不前:

  ③贻人口实:

  ④匪夷所思:

  ⑤图穷匕见:

  ⑥若即若离:

  ⑦尔虞我诈:

  出尔反尔:

  ⑧毫厘不爽:

  屡试不爽:

  ⑨载歌载舞:

  ⑩忠心不贰:

  ⑾白头偕老:

  ⑿信誓旦旦:

  ⒀夙兴夜寐

  7、文言句式:(翻译下列诗句,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

  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译文:

  8、固定句式

  ①载笑载言(载……载……,固定句式,译为“一边……一边……”)

  ②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焉哉,固定结构,语气词连用,表示强烈的感叹,可译为“了吧”。)

  9、古文化词语:

  总角之宴

  二、品味鉴赏:

  **整体感知课文:

  1、《氓》是以谁的口吻写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了哪些经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中的“物”与“人”有关系吗?你能说说诗句的含义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吗?

  三、延伸拓展: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召 南鹊 巢

  维鹊有巢①,维鸠居之②。之子于归,百两御之③。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④。之子于归,百两将之⑤。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⑥。之子于归,百两成之⑦。

  注解:①(维鹊有巢)维,语助词,无实义。鹊,喜鹊。②(维鸠居之)鸠,斑鸠。居,侵占。 ③(百两御之)两,同“辆”。御,迎接。④(方)占有。 ⑤(将)陪送,护卫。⑥(盈)满、⑦(成)完成。这里指结婚礼成。

  周 南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华:同花。③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④宜:和顺、亲善。 ⑤蕡:肥大。有蕡即蕡蕡。⑥蓁:叶子茂盛。

  (1)对诗中有关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之子于归”指姑娘新婚出嫁,找到了归宿。

  B、“百两御之”指迎亲的车队数量之多,可见其富有。

  C、“宜其室家”祝愿新郎新娘有美好的生活。

  D、“宜其家人”是指新娘应该能适应新的家庭生活。

  (2)对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鹊巢》是一首凄苦悲怨的弃妇诗。

  B、《桃夭》是一首欢乐祥和的颂婚诗。

  C、两首诗在结构上都是重章复唱,各章节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D、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兼起兴的手法,显得生动而有情趣。

  (3)按要求指出两诗中的比喻含义:

  “鹊”喻指__ _, “鸠”喻指_____ _;

  “桃华” 喻指___ _, “桃实” 喻指___ __,

  “桃叶” 喻指__ ___。

  (4)由于两诗的流传影响,后来衍化出了两个使用很广的成语,请写出这两个成语并解释其常用义。

  《鹊巢》的成语:

  《桃夭》的成语: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注释】:

  ①木瓜:一种落叶灌木,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食用,不同于今天供生食的番木瓜。琼: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音居):佩玉。②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③玖(音久):比玉稍次的浅黑色玉石。④好:相爱。

  (1)解释词语:

  投: 报: 以: 匪: 以为

  (2)一只瓜果与一枚美玉是价值悬殊的两样物品,在这里确是男女情人传递爱意的信物,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古代民歌为表达浓烈的感情,常常反复咏唱,这在诗歌中就是“重章叠句”。请你就这种写法在本诗中的表达效果说点看法。

  (4)试一试把这首诗歌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或一段小故事。

  3、阅读《采薇》,完成下列题目:

  采 薇(1)(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4)。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这是一首征战归来的边防士兵所赋的诗。诗中反映了士兵的征战生活和内心感受。末章抒发归途遇雪,忍饥受渴的辛苦和悲伤,诗味最浓。(2)薇(wēi):今名野豌豆苗。(3)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4) 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雨雪:下雪。霏霏(fei):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5)迟迟:缓慢的样子。

  (1)对这首诗中的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在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走在路上,形容步履的沉重,暗示心情的沉重。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饥载渴”中的“载”都是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2)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诗歌意象非常鲜明。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征夫的内心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征夫在归途中的心情,透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对军旅生活的厌倦和对和平家庭生活的向往。

  D.“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

  4、语言知识表达与运用:

  (1)前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日前在欢迎新党主席郁慕明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后引来一片非议,原话如下:“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明先生一行。”请问问题出在哪里?

  (2)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用“//”标出句中该停顿的地方(每局只能有一次停顿)

  ①弟 弟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爸爸妈妈着急)

  ②弟 弟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妈妈着急)

  ③弟 弟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弟弟着急)

  四、高考链接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礻颉⑦之。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李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

  ⑦礻颉: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

  答案:

  三、延伸拓展:

  1、(1)D

  (2)C

  (3)“鹊”喻指遭抛弃的前妻,“鸠”喻指续娶的新娘;“桃华” 喻指漂亮而兴奋的新娘,“桃实” 喻指子嗣兴旺,“桃叶” 喻指合家和睦完美。

  (4)逃之夭夭:开溜逃跑;鸠占鹊巢:不劳而获,强占他人成果。

  2、(1)赠送(2)回赠(3)拿、把(4)通“非”

  (5)把……作为(当作)

  好处是:在一“投”一“报”的过程中男女间传递着感情,已经不是物物相赠订礼尚往来,而是一个借果投石问路,一个用玉表达爱的诚意,完成了一首充满乡野情趣的恋歌。

  效果:表现男女在恋爱过程中反复试探、回应的微妙的心理活动;反复咏唱,不断加强人物感情的抒发,在诵唱中人物感情不断升温,直至表示永结同心。

  3、(1)B(2)A (3)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以乐景写哀;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以哀景写乐。这样,以反衬手法写景抒情,耐人寻味。“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

  4、语言知识表达与运用:

  (1)问题出在“七月流火”的引用上。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原意是指天气渐冷,而不是望文生义的天气炎热.

  (2)

  ①弟 弟 找 不 到 //爸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爸爸妈妈着急)

  ②弟 弟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妈妈着急)

  ③弟 弟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弟弟着急)

  四、高考链接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1)赋。(2)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文言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3个会认字,正确书写2个会写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3、明白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寓意的寓意,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文言导入

  1、(PPT出示句子)指名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你发现这几句话和我们现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了吗?

  生:是古时候的人说的话,听不懂,有好多“之”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揠苗助长。

  2、板书课题——揠苗助长(生书空)。

  指名读题——齐读

  这个故事出自于古代的一本文集《孟子》中的一篇——《公孙丑上》。PPT出示,认识孟子(简介)

  3、理解题意:拔禾苗帮助它长高——揠:拔(指导认字方法:查字典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听过这个故事吗?我们来看看它用文言文是怎么写的。

  二、朗读课文

  (PPT出示课文)

  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初读正音

  自读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小组内每人读一遍,检查字音。

  (生读文)

  指名汇报读,纠音:

  师评价朗读:你读得很认真,字音准确语句通顺,不丢字不加字。

  易读错的字

  悯mǐn,曰yuē,

  矣yǐ(文言助词,用在句子末尾),

  予yú,多音字,yú我,yǔ给,给予、赋予、授予,

  趋qū,槁gǎo,

  师: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是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

  齐读课文

  2、再读明确目标

  读准音,读通句了,感觉好读点了吗?下面你想怎么读?

  生:读得有感情,读出节奏,读好听(什么样是好听?声音有高有低。抑扬顿挫,像唱歌一样)

  古文不只是写法和现代文章不一样,读的时候也有它的特点。回想一下我们读古诗时是怎样读的?

  生:读慢一点,声音有高有低,有节奏,有感情。

  师:对,要想读好古文,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还要读出它的节奏。

  比如可以这样读:师范读“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师:想不想这样读?

  生:想

  生试读。(有点味道了)

  师:读出文言文的节奏,除了要注意标点符号,在长句子中也要适当停顿。谁能试着再读一读?

  (PPT出示断句后的课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生自由练读。同桌合作读。

  指名读。评价:他们读得有什么不同?除了读出节奏外,还有什么特点?

  声音有起伏,很好听。(读出了韵味)

  像他这样读一读。(生练读)

  三、了解内容,读出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课文已经我们已经读熟了,

  自学提示:

  1、默读古文,并结合译文理解每一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打“?”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疑惑,试着共同解决。

  生自学

  2、汇报:

  悯,的意思不明白,后来看课后的大意,猜测是担心的意思。

  谁在担心?(宋人)他担心什么?

  “其苗之不长”(意思:禾苗总是不长高)师:学习文言文时,结合译文或课后注释理解词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师:他有多担心啊,谁来读一读?(生读)听不出担心来啊,再试试。(读出担心的语气)

  芒芒然归(PPT出示“芒芒”的几种解释:广大辽阔;模糊不清,通“茫”;匆忙。

  曰,说。师:谁对谁说话呢?生:宋人对他的家里人说。

  师:他说了什么?(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什么意思?

  生:今天累坏了我啦,我帮禾苗长高了!

  这个“病”和我们现在说的“生病”一样吗?(不一样:累坏了)

  师:文言文中的有些字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

  师:我们来想象一下,他说这句话时是心里怎么想的?

  生:今天特别累(读一读)但是又特别得意(因为——读一读)指导朗读: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家田里的禾苗已经超过了别人家。这么好的办法除了我别人怎么想得到呢?

  师:家里人听了他的话心想——

  生:这怎么可能?这是真的吗?

  于是——其子趋而往视之(读)结果——苗则槁矣。(读)

  师:宋人以为他帮助禾苗长高了,结果呢?生:苗都枯死了。

  3、复述故事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导方法:讲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他做了什么事

  生练习。指名说,相机指导。

  同桌互说。

  4、读出韵味

  师:明白了古文的意思,再读文章会更有韵味。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揭示寓意

  1、后来,这个宋国人揠苗助长的事情被邻居们知道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

  生:你太自作聪明了,田里的禾苗不但没有长高,还都枯死了。

  生:禾苗本来自己会长高的,你偏偏去拔它,最后不但没有长高,还都死了。

  师:植物生长有它的自然规律,随意去破坏只能适得其反。

  生:你太愚蠢啦,禾苗自己会长的,根本不用去拔。

  师:要学会等待。

  2、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生:做事不能着急,要慢慢来。

  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师:像“揠苗助长”这样,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却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板书:寓言)。

  五、总结

  说一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能够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跟弈秋学弈的两个人的表现不同,明白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5.能够说出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教学的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的难点:理解文意。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疑问引入:

  1.板书文言文和课题学弈,初步了解文言文并解释课题的意思。

  2.观察课文插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明白两个学弈人的不同表现。

  3.疑问引入:

  这位看下棋的老者是谁?

  他与这两个下棋的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清楚。

  2.指读,评价并正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读。

  5齐读。

  6.小节过渡:

  三.理解课文:

  (一)根据注释,疏通全文。

  1.学生根据课后注释自主理解句子的意思,不会的地方小组商讨。

  2.学生交流汇报(出示小黑板):

  ①你都理解了那些句子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②有什么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③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讲课文的意思9

  (二)引读课文,加深理解。引读设计内容:

  (1)弈秋是谁?

  (2)让弈秋干什么?

  (3)跟弈秋学弈的两个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思援弓缴而射之)

  (4)后一个人与前一个人相比学习效果如何?

  (相机板书:弗若之矣)

  (5)是最后一个人的智力比不上前一个人吗?

  四.感悟道理,谈出感受飞

  1.不是智力不如别人,为什么弗若之矣?

  (引导并相机板书: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2.从这两个学弈人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相机介绍本文的述说者孟子,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3.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五.练习诵读,读出韵味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这一课你学会了吗?为什么学会了?

  2.回去之后,把自己心得体会写下来,好吗?

  附:

  板书设计

  文言文

  26 学弈

  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 (专心致志)

  弗若之矣

  一人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三心二意)

《文言文》教学设计15

  一、自读作业

  1、给加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 奴隶人

  A、做奴隶的人 B、农奴、家奴

  C、 隶人(职位低微的吏役) D、仆役(既含B又含C)

  答(D)

  ⑵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A、等候 B、等同、一样 C、等于 D、等级

  答(B)

  ⑶ 策之不以其道

  A、道理 B、规律 C、方法 D、道德

  答(C)

  ⑷ 执策而临之

  A、面对 B、驾驭 C、到达 D、光临

  答(A)

  2、选出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一组)。

  ⑴ 一食或尽粟一石

  A、或得日或否 B、而或长烟一空

  C、或异二者之为 D、或曰,此东海也

  答(B)

  ⑵ ①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③骈死于槽枥之间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山之僧智仙也 ⑥越长城之限 ⑦愿陛下亲之信之 ⑧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⑨杜少府之任蜀州 ⑩甚矣。汝

  A、②③⑤⑥ B、①⑧⑨⑩ C、④⑦⑧⑩ D、①②③⑤

  答(A)

  ⑶ 其真不知马也

  A、环滁皆山也 B、故自号 醉翁也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D、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答(A)

  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 才美不外见

  A、(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B、(千里马)的才能与外貌就显露不出来。

  C、他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

  答(A)

  ⑵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饲养人使千里马嘶叫,却不能够领会它嘶叫的意图。

  B、饲养人吆喝千里马,却不能使它领会吆喝的意思。

  C、千里马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嘶鸣,可是饲养人并不懂得它嘶鸣的意思。

  D、饲养人听千里马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

  答(C)

  4、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A、论证人才的重要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C、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

  D、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

  答(BC)

  5、本文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托物寓意 D、记叙与议论相结合

  答(C)

  二、课文分析

  1、关于《马说》的主旨:

  有人根据作品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便认为本文主要论证人才的重要性。这样分析不准确,开头两句确有总领全篇的作用,它是文章议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根据,但不是结论,也不是作者写本文的主旨。

  文章结尾一句话值得注意: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真不知马是论证的中心。是谁不认识千里马呢?是他们(其)。他们又是谁,是当时的唐代统治者,是他们埋没人才、迫害人才。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第一个其字也可解释为被借用的岂,作难道讲。

  韩愈所以能写出如此尖锐的杂文,是和他的亲身遭遇分不开的。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本文的主旨局限于此,而要从他个人推广到整个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里,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普遍现象。

  本文是对不能知人善任的封建统治者的有力嘲讽与鞭挞。

  2、关于《马说》的结构:

  第1段,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写世有伯乐的重要性。)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第2段,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写世无伯乐的危害)。

  第3段,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对当世无人识马的慨叹)。结论──其真不知马也。

  由此可见,本文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逻辑性极强。

  三、疑难问题解答

  1、关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理解

  究竟是谁鸣之?谁不能通其意?

  一说是食马者,即养马的人。一说鸣之的主语是千里马,不能通其意的主语是食马者,代词之指代千里马。我们采用后说,故自读作业3、⑵选择 C答案。因为这一说,较符合作者的原意。这一点可以和关于本文的主旨结合起来理解。至于D答案,因为较笼统,含义没有说清楚,不能算对。

  2、关于奴隶人

  奴隶人是奴和隶人两个词。奴,指受压迫受剥削受人奴役的丧失自由的人,如农奴、家奴。隶人,指职位低下的吏役。应读成:奴棗隶人。《教参》译文中把它译成仆役,虽然也对,但较笼统,含义没有说清楚。

  3、关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副词,犹,尚且。等,等同,一样。可译成:尚且跟普通马一样(的地位)还得不到,(又)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四、背诵和默写全文

  五、教学参考资料

  1、《马说》是韩愈《杂说》中的第四篇,所以有的本子又题作《杂说四》。不过,现在人们大多叫它《马说》,也有叫《说马》的。(摘自《唐宋八大家散文》)

  2、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摘自《辞海》韩愈条)

  【《马说》指导课内自读简案】

  一、教师提示自读要点和自读方法

  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

  2、本文采用了托肠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主,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学习本文要深入领会作者的主旨。

  3、学习本文以自学为主,对照注释,弄懂大意,然后完成自读作业,最后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有关问题。要加强朗读训练,熟读深思于自知文到妙来无过熟,这说明了熟读的重要性。

  二、自读作业(同前)

  三、讨论重要内容

  1、关于《马说》的主旨。

  2、关于《马说》的结构。

  3、关于《马说》的写作特点。

  4、关于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

  详细内容均见前自读教案。

  四、作业

  以《我怎样成为千里马》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结合课文《马说》,结合自己的实际。

  【《马说》难句解析】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zhǐ)同衹、只、止、但、单、独,

  作为范围副词来看是一组同源词。拙著《文言难句例解》(卷一)说奴跟隶并列地修饰人,很不足取。不敢护前,谨此改正。奴是一个词,《说文》说是罪人,《玉篇》:《周礼》曰: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引申为被役使者。隶人是一个词,就是古代因罪入官为奴,从事劳役的人。《仪礼、既夕礼》:隶人涅厕。郑玄注:隶人,罪人,今之徒役作者也。或说隶人是职位低贱的吏役。

  译文:只是被奴仆或者隶人的手侮辱着。

  2、食之不能尽其材

  转折复句的紧缩形式。紧缩句体现了急迫的语言心理。

  食之可以有两种解释:一、食同饲,喂;二、食增加使动用法,食之等于使之食。尽其材,《课本》注: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材不应当解释为才能。《说文》:材,木梃也。木棒子,引申义是材料,《左传·隐公五年》:其材足以备器用。杜预注:谓皮骨齿牙骨角毛羽也。本句的材指饲料。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

  译文:喂它却又不能让它把那些饲料吃完。尽其材前面隐含使之,因是口语语体而省略。

【《文言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雷雨》教学设计

2.数学教学设计

3.《春蚕》教学设计

4.《画风》教学设计

5.《狼》教学设计

6.《散步》教学设计

7.麋鹿教学设计

8.《孔乙己》教学设计

9.背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