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1-09 16:39:56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教学心得体会【推荐】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心得体会【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1

  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它是神圣的,是值得被人歌颂与尊敬的。而如何做好教育工作重点在于教师,教师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一颗仁爱之心。除此之外,还要懂得国家对于幼儿园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今天非常荣幸的听到了陈幸军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解读》讲座,让我们清晰了幼儿园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上,培养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这一方针。

  与我们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应该好好学习的。

  每一个职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修养与道德。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眼中的榜样和标准。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与师德,这一点非常重要。

  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幼儿之“惑”,传为人之“道”。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让我们今后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知法、执法的合格园长和教师。让我们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保障幼儿的合法权益,使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加油!

教学心得体会2

  通过听、看《初中化学概念与原理的教学过程与策略》专题讲座,我感触颇深,对概念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概念是通过观察、分析、抽象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建立起来的。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概念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利用例子来分析和区分概念。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建立化学概念的过程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学习化学的过程需要培养能力,而连接知识和能力的桥梁就是方法。因此,学习概念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应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对于教育目的来说,方法的学习比知识更重要,没有具体知识的“学习”谈不上方法的应用。可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发展对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多元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和途径。

  化合价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它们将对他们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从课本上看,学生很难掌握和应用化合价,这是一个典型的枯燥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一节对以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二册中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这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如何让枯燥的概念在教学中变得有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容易接受和运用,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难题。在学习这个主题的时候,我采用了“两喻两搜”的教学方法。“商品是有‘市场价’的,那么要素为什么叫‘化合价’”;“你怎么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第一’”。通过这两个比喻,学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元素化合价的概念和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的事实。最后,找出“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普通化合价的关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特征。最后,教师利用化合价公式引导学生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简而言之,学习概念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心得体会3

  一、课堂上的兴趣。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可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然而,兴趣主要中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相关。也就是说,兴趣关乎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满足。一个人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与认知水平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便不会对它产生情感,也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我们认为,兴趣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浓厚的好奇心;二、明确的目标;三、同伴的合作。要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师便应该做到这三点。教师抽丝剥茧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解,饶有趣味的实例,配合以优美的语言艺术,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总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有赖于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活动。教师单方面的“满堂灌”,片面地追求“一言堂”的效率,无疑会扼杀掉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之母。能培养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便成功了一大半。

  二、课堂后的乐趣。

  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和极大的兴趣,学生便能在课后自觉地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汉语里,有句成语叫“乐此不疲”,意思是说:做自己感觉有乐趣的事情,就不会感觉疲惫和劳累,做事的效率也会成倍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若有乐趣,便会极大地巩固、拓展和加深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没有乐此不疲的体验,人生便会失去很多幸福和快乐。要想让学生的人生更有意义,教师便应该让学生得到更多、更长、更深层次的人生乐趣。对知识的探索若能成为学生在课后的乐趣,会有助于培养出学生的求知欲,而炽热的求知欲却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必不可少的动力。

  三、生活中的情趣。

  只要有时间,我们都可能会去公园。公园最美的地方,不是花海树林,也不是荷塘幽径,而是我们都不在意的地方——亭子。亭子的谐音是“停”,即“人亭”。亭子是想告诉我们,人生中不一定得拼命赶路,要懂得停下匆匆脚步,去品味和感受生活。我们伫立在亭中,或骋目望远,或拍栏吟诵,或小憩谈笑,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情趣。

  说到从容,朱光潜讲过一个故事。阿尔卑斯山上,在一条路的沿线,有着非常美丽的风景。路边有一个牌子提示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对此,朱光潜先生写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人生路上的风景,需要我们用闲情去慢慢欣赏。那些懂得欣赏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品味的人。

  “忙”字,心的偏旁,加上一个亡。简单地说,就是“心亡”。庄子说:“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就是说,大智需有闲情和情趣,小智只是成天忙碌。爱因斯坦在紧张地思考之余,最喜欢拉小提琴,从中找到了闲适和情趣。毫不夸张地讲,小提琴也为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作出了贡献。或者说,爱因斯坦是把他的伟大发现从小提琴中“拉”出来的。

  学生能执着地追求真理,这固然很好。然而,用生活情趣来调节学生的学习,反过来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只能读死书或得分数的“单面人”,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求真精神,懂得学习方法,会享受闲情体验生活情趣的“全人”。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在我看来,一个有渊博知识,有文化内涵和懂得生活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幸福而和谐的人。

教学心得体会4

  我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与反思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加工作一年来,在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都有了进步和提高。工作这些年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待,

  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助;课堂上在对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重中之重:教师要学会倾听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

  具体的做法:

  一、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因为之前就一直听说老师如果与学生太过亲近,会让学生产生与老师是同辈的错觉,从而不利于老师威信的建立。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在教学过程中,耐心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师良好行为的体现。教师的工作是解决学生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其中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对待形形色色的问题,不计其数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差生”,学习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听课时的心情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特别是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表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这样才能真正把学习及教材大纲中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以上就是我个人任教一年以来的心得体会。前路漫漫,学生的多样性和潜在性像是一个宝库有待我们去挖掘,发现和雕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要授以鱼,更要教授学生捕鱼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教师的一个方面,而距离这一步,我还有很多路要走。不过我相信,我会尽全力作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教学心得体会5

  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三、创设情境,注重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

  五、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初中物理虽然需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但同时也要重视记忆,不要死记硬背绝对不是不要记,不要背,而是更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时要注意找规律、找特点,要准确记住各种定义,定律的文字表达和各种物理量的单位,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物理计算公式与数学计算公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式的每一项都有物理意义和单位,在记忆物理表达式时,一定要记住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以上是我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总结

教学心得体会6

  《望月》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作品。课文是一篇散文,写的是舅甥俩在望月中愉快交谈。背景是“夜深人静”的月夜在行进的江轮甲板上,静谧的月色,颇增几分童话色彩。按照文本的教学要求,重点是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通过我对文本的研读,我自行将教学的重点定为感悟事物以心,万物皆有情。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文本分为三大部分:“我”眼中的月、诗人眼中的月、小外甥眼中的月。从这三部分展开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这篇课文分别写了那些人眼中的月?”在学生的回答中,只注意了“我”和小外甥。那我就按照学生的理解先来学习“我”眼中的月。在我的朗读中,让学生静静品味今晚江上的月光。我提出: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江上的月光,你会用上哪一个词?这样深入进行教学。如此美妙的月夜,当然不能让“我”独享,小外甥也来了。这时舅甥俩在干吗?(斗诗)由此引出诗人眼中的月是怎样的。在此让学生从古诗中读出诗人的情与愁。这时教学的重点。用时达二十分钟左右。接下去,最后过渡到小外甥眼中的月的教学。到了这个环节,我提问:“课文分别写到哪些人眼中的月?”学生就能弄懂了课文写了“我”、诗人、小外甥他们眼中的月。那么这三类人眼中的月是不是都是一样的?[不一样。“我”眼中的月宁静、安详、朦胧。诗人却是充满了思乡离愁、愤懑现实。而小外甥眼中的月却和孩子一样调皮有趣。]及时指出:月亮本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天体,无所谓有感情。但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你有一颗怎样的心,就有一轮怎样的月。眼中的月,就是人心中的月。这就是以心观物,万物皆有情。从这里引导学生领悟人们对秋寒的菊、冬雪的梅的思想感情同样源自“以心观物,万物皆有情”。

  纵观整个文本的教学,我上的最吃力的是第二部分“诗人眼中的月”。第一、有学生根本不明白诗句的意思,就谈不上去体会诗人的哀愁。第二有学生尽管明白诗句的意思,但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愁却读不懂看不穿。总之,学生与诗人的感情达不到共鸣。二十分钟的教学艰难得很,学生气氛沉闷。我知道就这一段的教学是失败了。同样是古诗,为什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得轻松自在,而对于描写关于月圆月缺的离愁别恨古诗却教得沉重。我想除了上述总结的两点原因外,学生年纪小,实际生活内容贫乏,对于世界认知的情感悟性偏低,尤其是他们作为孩子,内心世界中几乎缺乏细微的情愫。故而,难以理解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此我想,作为语文老师不应该“语文”而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用他们纯真、空白的儿童心灵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体味人类感情的真善美,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这也是语文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师的要求。

  怎样解决类似今天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课堂里注重拓展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利用现有的现代教学手段,从各艺术领域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感悟世界的能力。例如:观看一些经典影视剧、话剧、歌舞等,从中领悟艺术作品中包含的主题思想。第三、加大写作能力的培养,每周要求学生必写一篇作文,而且作文自由命题、不拘题材,只要求写真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切记杜绝假话、空话、大话。

  本期课外阅读的资料:

  一、电影《泰坦尼克号》,重点感悟自由、平等、尽职、无畏、坚韧;电影《闪闪的红星》和《长征》,体会艰苦中的革命意志,乐观的革命精神;科教片《自然》第一部,明白蕴含的科学知识,了解解说的布局谋篇。这部分的阅读材料安排在五月完成。

  二、欣赏宋祖英《金色大厅——维也纳演唱会》,初步感悟民族音乐的美;结合语文教学,学习歌曲《长征组歌四渡赤水》、《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了谁》和《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音乐创作和文学创作同样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是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关键就在于发现。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六月完成。

教学心得体会7

  “学高为师,身正师范。”这句话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对于我们三十岁以上老师来说绝大多数都是师范毕业的,这句话从走进师范的第一天就听说了,记住了。这句话像一个烙印,烙进了我们的心里,烙进了我们的人生。

  慕然回首,从九八年参加工作至今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有20个年头,对这个行业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老师得有德,即师德,这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什么是师德?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会回答,对教师的师德有具体的规定、有相关的制度,我就不多说了,我来说一说我心中的师德。我心中的师德就四句话:“一份激情、一份爱心、一份坚守、一份淡然。”这四点铸就师德。

  一份激情。老师应该用激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年轻,有时间、有精力、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那时我们激情四射。时光冉冉,一晃十几年、二十几年已过,老师,你还有激情吗?我们热切的呼唤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呼唤充满生命激情的老师。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吹皱的一池春水,它是流动、活泼的;孩子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漫漫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的教师在拼命给自己充电,刻苦钻研教材之际,不妨留点时间关照一下自己的内心,不妨常常问问自己:我还有激情吗?我的课堂是否涌动着一种生命激情?如果没有的话,那学会的十八般武艺则如同虚设,你应该时时将自己置于生命的原野,用真情去催发生命,为声明中的平凡而欢欣鼓舞,让生命中的习以为常感动自己,再用你的率真,坦诚,热情感染学生,打动学生,那是充满激情的你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动了课堂的空气,吹醒了沉睡的心灵,吹开了原野的花草,于是你拥有了生命的气息。

  一份爱心。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爱是一种人间的真情。“爱”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字,但是爱却富有很深的内涵。爱,人人都会说,但不是人人都会做。作为一个人,无论你扮演什么角色,都要懂得爱,都要富有爱心。

  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教师是科学的思想者。作为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爱就是一种思想,爱就是一种文化。因此,做教师首先就要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回归生活,这好似成了一句口号,不同人对爱的理解不同,对爱的践行程度也不同。爱,看似很高深,但却时刻蕴藏在我们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爱,看似很平凡,但是坚持了,却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生活中,大凡富有爱心的教师都是情商很高的同仁,他们面带微笑,豁达开朗,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生活富有情趣,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深受学生的喜爱,桃李满天下。他们整个工作过程也很快乐和幸福,每一天都是在享受人生。当然如果缺乏爱心,情形往往是相反的,工作一天很忙很累,没有快乐感和幸福感,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心态不好,吃力不讨好,伤心又伤身。可以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就对你笑;你对她哭,她就对你哭。我认为,笑对生活,笑对事业,笑对学生,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活哲学,更是一个人是否富有爱心,是否热爱生活的深层次的体现。

  我们要做有追求和有理想的一代新型教师,首先要求富有爱心。我认为,这个爱心就体现在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三个方面。

  热爱我们的祖国。国家,有国才有家。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的重任,特殊的行业,拥有特殊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对祖国应该有一份赤子之心。

  热爱自己的学校。学校是我们工作的地方,也是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的地方,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要树立主人翁精神,每个人都是学校的小主人。学校是个大集体,我们教师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们每个人和学校是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要明确学校这个集体的兴衰和我们的切身利益时息息相关的。我们和学校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把学校建设好,我们个人才能发展得更好。

  热爱自己的学科和专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教师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我们除了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使之成人,也要教会学生很多知识和科学技能,使之成才。我们要勤于专研,树立终生学习意识,不断“充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吸收最前沿的专业科学知识,不断借鉴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艺和水平,学会在工作中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技艺征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以突出的业绩献身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更好为学校发展做贡献,更好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也是培养对象,我们每天直接和学生打交道,应该有很深厚的感情。师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前进。

  爱学生,还要特别注意爱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然也是很艰苦的事情。转化后进生更需要爱,真诚的爱,公平爱,还有方法和鼓舞。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的迁就,要讲究方法,同时对学生还是要严格要求,爱严相济,相辅相成。

  一份坚守社会浮躁功利,无论如何,教师是应该有一份坚守。我们要坚守: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坚持自己不断进步;坚持对学生尽最大的力帮助;坚持不影响不忽视自己的孩子,家庭和生活;保持接触新鲜事物,保持年轻心态,保持善解人意

  一份淡然。淡然,是一种心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守住一份淡然。一直以来,很欣赏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淡然,是一种生活态度,面对多种诱惑,只有淡然这种态度,才能使我们静下心来坐我们的工作。教书育人,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名利太多了,教育也就变味了。

教学心得体会8

  在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进行角色的转变,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合作地学习已势在必行,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达到高效课堂的一种好的方法或手段。

  1、英语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念的转变

  在学习的形式上,变“灌输式”为“互动式”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学生课堂上英语知识的消化和掌握程度,教学中重视课内知识的封闭传授而轻视课内外方法的开放学习,这种传统的灌输式使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极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再现。在听、说、读、写、思维、表达等方面进行训练,力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一律放手,使学生能自学、自答、自测、自做、自评;凡是学生能够参与活动的,学生必须参与,如:对话训练、短剧表演等,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让学生“会学”英语,培养学生和老师互动式学习,这是当今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方法。

  2、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设计者、策划者”

  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策划者,他应当确定好教学内容,对于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他还必须了解对象,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好各种教学活动。一般来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单一不变的灌输更具有吸引力,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的不同而给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不使基础差的学生因为活动难度太大不能完成而产生挫折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因为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从实践活动中受益。应当说,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策划。

  在课堂教学中可实施以下策略: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确立新型的师生观,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2)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

  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维,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生活的交际现实,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体验、领会、接收教材提供的信息,语言强调“language immersion”,让学生在参与、交流、合作中学习和使用。可以是显而易见,教学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了欢快愉悦、情意盎然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浓烈欲望。

  3、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合作式教学手段

  合作教学即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恰当运用合作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师生合作。

  跨世纪的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学生在某些领域拥有的信息量,极有可能超过教师,因此,师生合作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更是对古训“教学相长”的新发展。例如教一个新单词或新句子前,有些学生己通过其它途径提前接触到,我就先请学生读,当确认他的发音准确无误后,他就可模仿我平日新授方法,使其它学生学会这个单词或句子。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开拓教师的.思路。

  2)生生合作。

  在进行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座位重新布局,组为单位,每组八人,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某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合作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这样可以增加学生间的练习机会,增大密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又要促进小组组员间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并且在合作中面向了全体学生,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别,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

  4、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改革中,对老师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努力做到每天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正能量,也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2)灵活运用教材,活化教材内容。

  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材不同,一是课本量大面广,灵活性强。要求师生的配合性强,以单元为单位,听、说、读、写较以往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若按以往教法是很难在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二是难度增大,生词量,阅读量增加近一倍。针对这一新变化,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需有新举措。须将其内容活化,按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师生互动,共同投入

教学心得体会9

  数学知识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要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又全面的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设置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方向”,让学生理解概念的逻辑性、明确概念的层次性、掌握概念的抽象性、抓住概念的扩展性,经过反复运用,让学生熟能生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实质。

  心理学认为:正确、合理的“目标方向”是激发人们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上课时始终围绕例题讲述,采取“零售”数学知识的办法,把数学概念当作“尾巴”来处理,不重视概念的教学,课后布置各种题型,采取题海战术,老师整天忙忙碌碌钻在题库里,学生昏昏欲睡埋到解题中。结果,中高考试卷中有练习过的题目拿得住,而稍有变化的习题就呆住了。其实数学试题是千变万化的,哪能遇上一成不变的题目?事实证明:只要求学生解习题,而不给学生讲透数学概念、实质问题,等于只是给了学生一把对号开锁的钥匙,而不是教给学生解剖锁的结构原理。不交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是很难找到窍门的。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而又严肃的概念教学,事实上数学知识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首先必须获得清晰明确的数学概念。

  一、理解概念的逻辑性

  数学概念可分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概念的“质”,也就是概念的内涵(概念的本质属性);二是概念的“量”,也就是概念的外延(概念的所有对象的和)。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把握定义中的关键字句,弄清概念间的区别和它们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加深对概念外延的理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把不同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并从不同侧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它系统化、网络化,这样就不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模糊,从而导致错误地运用。相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贮藏,有利于“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明确概念的顺序性

  苏科版教材中一般的数学概念,都是通过对实验现象或某些具体的事例的分析,经过抽象概括而导出的,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它们一般是从几个原始的概念或者公理出发,通过一番推理而扩展成为一系列的定义或者定理.而每一个新出现的概念都依赖着已有的概念来表达,或是由已有的概念推导出来的。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概念教学的顺序性。正是这些概念的出现的顺序性才将我们的教材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图。

  针对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连贯性,我们教师教学中应当注意:在学生对某些预备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急于引入新概念,最好先复习涉及新概念的相关预备概念,尤其是对特别重要的、关键性的预备概念,教师要反复强调,以求得学生较为彻底的理解,方可为新概念的导入作出良好的铺垫。如上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就是关键性的预备知识,学生真正理解了“方程”“整式方程”等概念,方可正确地领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才不至于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

  三、掌握概念的抽象性

  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原始概念,如点、线、面、体、数、常数、变数等等,都是由具体的事物观察然后再抽象出来的。由此可知,概念是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的产物;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或感性认识不完备时,我们就应该借助于实物、模型、教具、图形或形象的语言进行较为直观的教学,从而使学生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对于一些概念(属概念),教师可以直接从已知的概念(种概念)中引入,不必再经过取得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有理数的概念,就可以直接从整数、分数的概念中引入。

  四、抓住概念的扩展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着“反变”的相依关系,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四边形是个大概念,平行四边形是个小概念,正方形是个更小的概念,但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角相等、对角形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共同属性,就比四边形的共同属性四条边、四个角来得多。

  因此,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不断运用相关的概念组成正确而又恰当的判断,进行逻辑推理;不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我们的学生解题能力才能逐渐得以提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平时重视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应变能力,才能让学生建立起整个初中知识的结构图,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分析问题、比较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也才能真正做到“快乐数学”!

教学心得体会10

  现今,许多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是被动学习,处处依赖别人,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敢质疑问题,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英语学习水平很难得到提高。读了肖成全所著的《有效教学》一书,使我大开眼界,我受益匪浅。该书提倡探究式的自主的有效的预习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金钥匙。

  在看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以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课前预习 提高学习效果

  《中学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突出了变教学生英语知识为全面提高其学习英语能力,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强调了学生英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训练能力,提高其英语水平的重要环节。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又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课前认真地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明确难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遇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才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一定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否则上课就吃力,抓不往重点,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补课,得不偿失。可见,课前预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开端,应特别重视这先入为主的第一环。如果这一先入为主是正确的,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提高。如果这先入为主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学生接受新知识就会走弯路。做好预习学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预习抓得扎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把预习做好了,教师上课变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还可以把多的时间用在拓展知识上,在45分钟内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有效教学》中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就会主动去学。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要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中享受快乐。如果学生对学习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对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取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因此,教学中,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实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授某个对话时,教师根据情境,可把它设计成一个小品,让不同学生参与其中,充分体验角色的变化。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真正的参与过程,实现了有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学生既独立自主又相互协作,求知的欲望不断被激活,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三、加强预习指导 掌握预习方法

  1、预习时,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比。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过上了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遗忘。在预习时,要注意知识的重现率,及时复习巩固,尽量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当天就予以掌握和巩固。

  2、明确预习目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了解学习内容。在必要情况下,教师可编预习提纲,带领学生一起学会如何预习。预习一般分为学期总预习、单元预习和单课预习。学期初指导学生了解教科书的内容安排、编排体系,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并通过任务型活动和完成项目来实现教学目标。单元预习中,首先指出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带领学生看本单元的内容,。其次,指导学生明确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和主要词汇、句型。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预习内容要全面。要重视包括单词、短语、重点句型,也要重视听力、课文、语法和课后练习。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要积极思考、大胆设疑。

  4、采取正确的预习方法。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点批注。看完书后,最好能合上课本,独立回忆一遍,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作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5、 检查预习结果,进行合作探究。为了保证预习的有效性,调动学生自觉预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检查预习效果 保证预习的实效性。学生自主预习结束后可以和同学相互交流预习结果。如我在预习的过程中认为哪些内容是重点,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相互之间可以探究一下。如果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可以请教老师。同学之间通过交流、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会了知识,提高了理解问题的能力

  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语学习是一项持久的劳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一定要注意加强积累,认真抓好课前预习,唯有如此才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教学心得体会11

  在多年的教学学中,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觉。今年特殊时期,网上上课,每上完一节,同样也有不同的体会。多了种种担心,学生是否认真听课了?学生课堂上是否按要求去思考了?比学校的课学堂更多了几分担心。于是在课前的准备也就更多,例如课前的准备,课件的制作,问题的提出与研讨,如何做好交流等等,这一节课下来,看似短短的30分钟,可它真不比学校的45分钟轻松,学校的45分钟是可以触摸得到的,一切都是直接的。

  为了弥补其不足,我在上每一节课时,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每一张课件,到课件上的每一个问题的呈现,都做精心的琢磨,力争让每个知识的出现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知识的循序渐进。同时多运用知识导图,上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体系。

  网课虽有它的不足,但其优点更多。音频、视频、语音、图片等等可以随时在课上推送给学生,更丰富了课堂内容。例如,我每一节课课前准备都会送给学生一句话,有的网红语言,有的是歌词,有的是我的一时感想的一句话,如“今天你努力了吗?”“带着灵魂来上课”等。课前等学生签到时,利用音频播放欢快的歌曲;课上回答问题,连麦费劲,那就发语音,我再播放给其他学生和联播班级的学生听,学生的回答和收听基本上同步,有个学生回复我两个字“绝了”,哈哈,问题是很多,但方法还是有!学生们思维互补、集思广益、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想出许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网课上课之初,曾一度很担心课堂的演示实验效果。但实际利用实验视频,完美的解决了课前的担心。实验视频操作规范,还有一些实验要求比较高,在课堂无法完成的实验,都可以以视频的方式传送给学生,学生反而获得的更多了。比如第七单元一氧化碳的燃烧,第十二单元甲烷的燃烧实验,第八单元的工业炼铁,这是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另外视频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回放、暂停,更便于教师对实验的讲解。所以我们化学三位教师在网上广泛搜罗,找到了所有我们所需要的实验视频,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下载后,格式不对的播放不了,利用格式转换技术转换;时间太长的,为了节省时间,利用截取功能将视频有用的关键部分截取。

  一节网课的准备真是调动了我所有的能量,原来会的更会了,原来不会的现在也会了!只为了给学生一节更好的课!

教学心得体会12

  一、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学生勤于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动耳,为他们设置种种参与实践锻炼的情境,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亲身体验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才会不断得到提高。另外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对摸得着、看得到、闻得出、觉得到的极易掌握。针对此特点,在《空气》这个模块的教学中,为了扭转学生总认为空间是什么也没有这一思维定势,我设计了看、摸、听、称等几个环节。首先是感受空气的踪迹,我让学生每人拿一个塑料袋来回甩动,一会儿工夫,袋里就装满了气。再让学生一手抓袋口,一手去捏、去摸。接着把袋口拔开一点,靠近耳边,挤压袋内空气,听声音。再装气,用牙签扎一个小孔,压入水中观察。就这样,依靠视觉、触觉和听觉,学生就乐意接受空间存在着空气,空气会流动这一事实。在课外延伸活动中,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个小任务,让学生回家用铁丝做个平衡器,两端分别挂上空塑料袋并使其平衡,接着取一端的袋子装上空气再称,这时你会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带到学校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带着问题回家去做实验了。第二天来校,兴奋的告诉大家平衡被破坏了。原来是空气在捣鬼。这一实验,使学生又明白了原来空气是有重量的。这一教学设计,既降低了知识难度,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新知的探究率也大大提高了。

  二、在实验中要让学生享受快乐,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是科学实验课的主题及生命。只有科学课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投入其中,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五彩缤纷的科学实验要让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要让学生在“做中学”科学实验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不断的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一个个小实验中,不断的探索,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会碰到一个问题,推动着学生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三、在实验中要注意发挥个性,让学生有创造的机会

  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动够。即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只有自己思考才能遇到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产生创造的火花。“有疑才会有进步”,注重让学生自由发挥,观察到什么现象,将是答案纷纭、稀奇古怪,虽然会花去许多课堂教学时间,但我却十分愿意,因为这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花,学习知识的闪光点。因此作为老师要有耐心,有信心,能让学生一直的发问,直至问够,说够。另外,还要注意在实验中让学生玩个“尽兴”,如果时间确实不够了,可以让学生回家继续做延伸活动,或通知家长,帮孩子一起完成实验,切不可半途而费,草草收场,因为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知识的过程,是知识表露的过程。最后还要让学生用眼看够,认真的观察,仔细的观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观察到事物的变化,都能明白整个实验的过程。

教学心得体会13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和大家谈谈我的心得,说句实在话,有点忐忑,因为虽然是个老老师,虽然进城考试考的试数学,但是从教学数学的角度来说,在座的所有人都是我的老师,并且,我的成绩和一些先进班级还有很大差距,努力一直在路上。我还应该向大家多多学习。既然领导分配给我这个任务了,我也就勉为其难在专家们面前班门弄斧谈几点。大家借鉴这听吧,有不足取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狠抓常规,对后进生转化有很大效果。

  本学期借学校强化常规培养之东风,我也在课堂上下大力度抓好学生常规,有交头接耳的,有小动作的,有走神的绝不讲课,宁可停下来,也要让多数学生养成会听讲的习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感觉以前一些不听讲,成绩后进的学生还是有一些明显的转变,最起码比原来会听讲了,能回答一些简单问题了。有时候,对这些同学我可能只让他回答诸如,“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之类的问题,但是他通过回答问题我至少达到了两个目的,首先;老师可以掌握他的思想脉络了,看他是不是在听讲,其次,可以让这些同学在数学课堂上有获得感,让他感觉认真听课能回答老师问题了,慢慢再过渡到一些需要思考的技术难度高一点问题,循序渐进培养后进生的习惯。

  二、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严谨细心能力的培养,每节课坚持口算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孩子们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孩子要想在初中高中有更大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就必须算的准算的快,一张卷子在40分钟内能够完成的才算高手。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多想多说,老师不要代劳,不要嫌进度慢,只有孩子经常动脑不断思考,思维能力才会提高,学到的知识才不是死知识。同事好多孩子都有马虎的毛病,我认为绝不能让孩子每次都以马虎为理由来麻痹自己,严谨认真也是一种能力,是需要通过锻炼才能提高的。平时要细到即使一个单位也不要重复,不要丢掉。读题一个字也不要丢掉。平时做题我都是让孩子们读两边题,然后把书扣过去再去问他们题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这样也是一种训练,长时间坚持会受到一定的效果。最起码对那些以往做题都不读完的同学会有帮助。把严谨当一种习惯去培养,当一种能力去提高。

  三、变讲授为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训练。

  以前老是有困惑,明明自己讲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可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不好,慢慢的体会到在传播知识角度来说,老师做了主体,学生是受众。这种形式学生被动性较强。老师讲的天花乱坠效果却不好。所以我现在采用的就是用问题引导代替老师讲授。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把知识点抽丝剥茧,一点点的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来。这样学生就不得不去想,把问提按难易程度分层去问不同基础的学生,时不时的再来个齐答,齐答时,我的要求就是要全班54个都发声,这也是对学生听讲状态的一个检验。一直要求,习惯了,以前那些不发声,不听讲的估计也会听个一句半句的。慢慢促进他们习惯的养成。归结一点,就是课堂上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去想,不能让他闲着。

  四、变练习为测试,每节课都要清晰掌握课堂效果的评估。

  具体做法就是精讲多练的原则,讲完课以后,立即测试,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为了得高分,所以在听讲过程中,他就会更专心一点,脑袋就会去转一转,因为他知道不听一会儿做题会露馅。操作流程就是学生在随堂练习本上做题,做完以后马上由小组长判,然后给出相应分数向我汇报,并且记录每位同学的随堂测试成绩。,学生的随堂测试成绩还可以看出一个阶段他的学习状态。

  五、赏识、鼓励、加物质奖励,各种刺激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上要多表扬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自己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例如,我们班有个叫陆宇泽的学生,开始基础很差,作业都不能及时交,慢慢的我发现他,不仅会回答问题了,而且一些应用题也能分析的头头是道了,于是我就经常适时地表扬他,现在感觉他学习劲头也比较足了,听讲、作业也都能完成了。虽然和好学生比还相差甚远,但是和他自己纵向比较有了天壤之别。我们班随堂测试成绩100分的,每次要领取一个小红花,积攒30个小红花给以物质奖励,虽然仅仅是一支笔或一个本但是学生依然很高兴。其中还有荣誉在里边。所以在隋唐测试时,也都全力以赴的想得100分,这样也间接促进了他们的听讲的积极性。

  以上这几点就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数学老师相比还相差甚远,我会继续努力向大家学习得。感谢大家听我白话了半天。谢谢!

教学心得体会14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我再次深深认识到了书法的意义和书写的一些规律,更深得体会到作为教师,一定要练好书法,才能更好地去指导自己的学生写好字。以后,我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

  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为了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二、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三、定期开展展览。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放在风采展示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班级里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兴趣有了,有了学习的兴趣,我就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孩子们一些进步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能有一个进步的方向。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教学:(1)基本笔画。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基本的笔画,因此,写好一个字,

  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具有起笔,运笔,收笔。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就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起一个良好的开头。(2)字的偏旁。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识字的学习更简单些。(3)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这样的字要求做到左右基本等高,然后再看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也要均匀,左中右结构的字每个部分要写得扁而且宽

  二、常规性的指导。

  常规性的指导包括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字的间架结构等。其中对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字的间架结构的指导尤为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汉字书写质量及身心健康。因而,对学生从小进行写字姿势的指导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一年级的写字课中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

  1、课件演示《写字姿势》图,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逐步了解正确的执笔姿势。

  2、课件演示《儿歌》:“手掌手臂成直线,手里笔尖应一寸。眼离桌面要一尺,身离桌边要一拳。”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说一说儿歌中告诉我们什么?强化写字“三个一”意识。而后,放手让学生按要求互纠互帮,教师随时矫正,逐步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指导的另一个重点是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形体特点是方块形的。独体字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写这类字时,要求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如:材、科。学生了解了这一点,也就掌握了大部分汉字。而上下结构的字布局要匀称,如:姿。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如:湖。上中下的字,各部分要写得扁而宽。总而言之,不管写什么结构的字,都要体现出方块形的特点。三、规律性指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普遍性的毛病,如结构书写不当等。这时教师就要重点指导。俗话说得好“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这就说明了汉字的笔画、结构安排匀称极其重要。

  学习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教师要精讲多练,规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引导他们观察字的结构,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还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让学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静气和,这样才能把字写好。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学心得体会15

  一、精心布置作业:

  1、布置作业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

  精心选配习题,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够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课堂中必须留有5-10分钟的学生动笔时间。积极推广基本作业加弹性作业模式,减少简单机械的抄写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一般先将作业做一遍。

  2、份量适中。

  课堂作业力求在课上完成,课外作业应按有关文件要求布置,除语、数、英、科之外,其它学科原则上不留课外书面作业,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布置活动性或实践性较强的作业。严格控制家庭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不得加重学生作业负担。

  3、规范教辅资料征订和印刷的管理。

  严禁教师擅自统一征订或变相征订用于学生的教辅资料。所印资料至少应该是修改或剪贴拼凑过的,油印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定期公示。

  二、认真批改作业:

  1、提倡学生作业面批制,通过面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改。教师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当面批改,当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更正,加强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及时指导。

  2、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一般采用“等级与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从“正确”和“整洁”两方面以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或者用分数来评价,也可采用“五星”等形式。教师在等级、分数评价等基础上,应该用激励性的语言或特定的符号、图像来鼓励引导学生,特别是习作(作文、日记等)、美术等一些创作性的作业,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指导与激励作用。

  3、批改时一律用红笔。对正确的作业采用打“√”的形式,对于学生作业中特别精彩的地方,可采用其他符号或者语言进行提示鼓励。同时教师对具有创造性、独特性的作业应该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4、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般在错误的地方用小“×”或者“?”等形式指出来,并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进行批改,并要有二次批改的痕迹。

  5、习作批改分详批和略批。大作文详批要标注出错别字,对习作中优美语句用“波浪线”标出,批改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对学生习作格式、语言、选材、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作综合性评价。每学期每生至少得到详批四次。略批(面批),教师用批改符号标明错别字、病句和标点错误,给予评分。小作文(周记、小练笔等)批改参照大作文的略批。

  6、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业,教师应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既要对学生的作业做出再评价,同时应该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再评价。学生的作文一学期相互批改不超过两次。

  7、作业应该及时批改,作文一般在一周内批改完成,其他作业一般在当天批改。

  8、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关记录,特别是对有独创性和有普遍性错误的地方做好记录,作为讲解和辅导的依据。

  三、监督与评价

  1、语、数、英、科学科每学期应以年级组为单位举行一次作业展览,展出优秀作业,进行表扬,组织学生观摩。

  2、教研组一学期两次(期中、期末)进行抽样检查(项目:作业量、批改规范与学生订正情况),并及时上报教导处予以反馈。

  3、 教导处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反馈。

  蓝都小学教导处

【教学心得体会【推荐】】相关文章:

教学心得体会09-09

教学心得体会08-29

军训心得体会【推荐】09-08

【推荐】军训心得体会09-07

教学心得体会【精】01-06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01-02

【热门】教学心得体会12-31

【精】教学心得体会12-30

【荐】教学心得体会12-29

口算教学心得体会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