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病说课稿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类遗传病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遗传病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3节第一课时。
教材的价值分析,在学科价值中,本节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联系密切。在这部分,教材还安排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可使学生接触社会,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和数据的能力。在应用价值方面,本节活动较多,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紧密,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生认知发展价值上,通过学习能使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认识,从宏观定性的层面螺旋上升至微观定量的层面。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三、课时计划
考虑教材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将本节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的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
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突破策略:
(1)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一周,布置学生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确定调查目的→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活动→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论。
(2)在调查的基础上,设置问题串,让学生理解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难点:
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突破策略:
教师制作好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
五、学情分析
学习者为高一学生,在认知基础上学生已学过“伴性遗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在能力素养方面,学生虽已初步具备了实践操作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实践调查,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我先加以趣味性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以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理论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对各种遗传病的类型在理解和记忆上稍费力,鉴于此,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六、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在课堂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所以本课采用调查法、直观教学法、讨论学习法、归纳法、赏识性评价等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1、调查法:通过对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增强学生对常见遗传病的直观认识,增进理解加深记忆,也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知识。
4、学生进行角色演绎解答遗传咨询的内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七、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有三个环节。
环节一,联想比较。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却有一部分人无法拥有我们看似很平常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健康就是奢侈品,这些人的生活有着不为常人所知的.痛苦,甚至有些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都生活在病痛的折磨和摧残中,其中有些较严重的疾病是因为遗传所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遗传病吧!用富有感情的话,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主题-----人类遗传病。
环节二,交流研讨。提出第一个探究问题:各小组汇报对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情况及结果。上课前一周布置下去的调查人类遗传病的任务应该有了一个结果,由各小组长汇报出调查的结果并让学生讨论有没有出错的地方。如:第一小组调查的内容为: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第二小组调查的内容为: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调查及遗传类型的分析。
我根据学生调查中的常见错误,列出第二个探究问题: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的区别?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引出人类遗传病的概念,我引导学生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和总结发言,顺利得出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先天性疾病如果是由于遗传物质的该病造成的属于遗传病,如果仅仅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机体或器官发生畸变就不属于遗传病了。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充分调动起来。
为了巩固和拓展这个知识点,我设计了第三个探究问题:遗传病可以分为那些类型?我先展示出几种常见的和比较严重的遗传病的图片及视频,学生观察后踊跃发言。我引导学生依据其病理,对常见遗传病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学案上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也在此呼应了题首。
环节三,活动探究。现在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这也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我是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再次利用小组进行的调查来探讨突破。设置第四个探究问题:一对夫妻想生一个孩子,听说红绿色盲会遗传,担心孩子会患色盲,前来咨询。假如你是遗传咨询医生,应该怎样进行解答?由学生通过小组中红绿色盲的调查结果分析色盲的遗传类型,再推出学生当一回咨询医生来分析解答,不足之处可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以及产前诊断的具体内容。最后由我来点评小结,通过此环节,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和表达的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及团队精神。解决遗
传病监测和预防问题的一般思路也顺利得出。既深化了学生对遗传病监测预防重要性的认识,教学重难点也在次突破。这里也由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联想到对遗传病的治疗,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和展示,对人类遗传病的认识的得到了升华,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课的最后让学生来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和方法上的收获是什么。到此,本节课教学过程结束。
人类遗传病说课稿2
一、考纲解读
1、考纲展示
考纲展示高考频率考情分析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和预防 ( Ⅰ )☆☆☆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基因型、表现型的判断和概率计算。
2.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Ⅰ☆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及意义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实验)☆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方法,对调查表进行设计和正确选定调查对象等。
2、分析解读:
人类遗传病通常与伴性遗传的内容一起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人类遗传病的考题往往借助于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基因型、表现型的判断和概率计算,综合考查学生对遗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如何判断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如何根据亲代的基因型正推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何根据后代的表现型逆推亲代的基因型;如何运用数学中的乘法原则和加法原则计算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等。
二、教材解读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在“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这一章中,前两节复习了可遗传变异,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在人体则可表现为某种疾病。因此,复习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之后,在进一步复习遗传病的类型,了解人类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顺理成章,同时也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在学科价值中,本节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联系密切。
2、教学目标
结合高三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和预防
(2)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基因型、表现型的判断和概率计算。
能力目标:
(1) 通过复习遗传病的类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总结的能力。
(2) 通过复习知识,培养学生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介绍遗传病的危害,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
(2) 通过介绍遗传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3、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和难点: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基因型、表现型的判断和概率计算。
对于重点和难点,通过展示四个典型系谱图让学生讨论分析,自主合作学习明确各自问题后,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再加以练习,达到突破难点。
三、课时计划
考虑教材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将本节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内容,及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基因型、表现型的判断和概率计算的方法。第二课时完成相应例题及习题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
四、教学模式
第一步 课堂导入 。
第二步 出示教学目标。
第三步 根据导学提纲,学生自学 。 原则:动静结合,自主与合作结合
第四步 展示提升
第五步 学习反馈达成目标。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 课堂导入 。有本节课的考纲和考情分析导入。
第二步 出示教学目标。课前将教学目标写在黑板上,结合考纲和考情分析对教学目标进行说明和强调。
第三步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与预防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自主复习后回答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1、3、4、5题让学生直接回答,第2题学生在黑板上或本子上书写。
考点一是课本上基本内容的复习、总结,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所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用概念图,列表比较的方法完成内容的总结概括。
考点二 判断遗传系谱中遗传病的传递方式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遗传系谱图,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考点二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展示四个典型系谱图让学生讨论分析,试着总结规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明确各自问题后,师生共同总结规律达到突破难点。最后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应用。
第四步 学习反馈达成目标。
课堂检测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存在问题。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总体上比较好理解,也容易把握,但是在做题时,具体到复杂的遗传系谱图,特别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时学生容易迷糊,所以考点二以具体系谱图引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完成细节上的分析,多练习,遇到具体题目时让学生自己通过做题来强化这方面的应用。
【人类遗传病说课稿】相关文章:
《人类的“老师”》说课稿04-01
给人类建议书09-28
给人类的环保建议书03-16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反思 09-28
《人类的“老师”》教学反思 10-06
人类的老师教学反思02-22
《小池》说课稿12-18
压强说课稿12-19
《养花》说课稿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