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07 10:30:2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背景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揭题]板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1、分子组成:CH4

  [提问] 碳原子需要形成___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欲形成两个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60实践活动并小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H键比较牢固。

  [过渡]至此,我们对甲烷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甲烷的结构决定了甲烷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展示]贮存甲烷气体的装置,并结合甲烷的式量,让学生判断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质。

  1. 对于一种并不是很了解的化学物质,我们研究它的化学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

  2. 甲烷能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等物质反应吗?

  3. 如何设计上述实验?

  [探究活动]根据以上预测,分别设计甲烷能否与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反应的探究性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设问]1.点燃甲烷前应注意什么?

  2.如何定性检验甲烷的产物? 点燃 [学生活动]上台板演:CH4 + 2O2→CO2+2H2O

  [板书]2、化学性质

  ⑴甲烷较稳定,不与水、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

  ⑵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 2 O2点燃 →CO2+2H2O

  [过渡]甲烷除了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外,还会在光照情况下跟氯气反应。

  [演示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边引导学生观看实验现象,边提示学生在观察重点实验现象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讲授]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原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部分的关键词,

  [投影]电脑模拟的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氯气的取代反应的动画

  [板书]⑶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光 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CH4+Cl2 → CH3Cl+HCl

  [提问]CH4与Cl2反应后产物有几种?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种产物最多?

  [学生活动]完成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方程式

  [投影]随堂巩固练习

  [投影]甲烷的三点利用及图片

  [课堂小结]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和热解反应。它主要取决于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取代反应是甲烷的特征反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65课后习题1、2、3、5、6

  2、查阅资料,从反应形式、反应条件、反应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几个方面比较取代反应和我们学习过的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引入通过介绍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有机化学“有趣、实用”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以比较兴奋高昂的情绪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在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时,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回忆,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甲烷的性质,始终紧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学习甲烷的性质时,利用学生探究活动、演示实验以及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取代反应的实质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甲烷的性质的探究活动这一块要注意控制时间,否则很容易让这一块内容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究法,帮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设计2

  【教材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习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

  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点】

  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理性思考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深层微观本质。

化学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铁的性质是现行教材(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氢、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第八章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A.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

  B.学会铁制品的一般防锈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A.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B.通过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并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B.通过宣化钢铁公司的发展史及我国钢铁史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好化学的志向。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2)难点:A.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B.学生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

  1.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铁制品已是司空见惯,对铁的一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了解。因此,对于铁的物理性质,可采用以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入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关于铁的化学性质,在本章之前已经学过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与酸的反应,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也曾接触,则可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加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2.教材处理及意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宣化钢铁公司生产发展情况,钢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我国的钢铁发展史及产量情况等资料的收集。每一组推选一人课堂发言,教师评价总结后转入铁的性质学习。这样处理能使学生自主认识身边常见物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联系,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铁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讨论题的形式完成,教师选取生活中的钢铁制品为例,由学生讨论各应用了铁的哪些物理性质。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3)铁的化学性质采取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铁跟氧气的反应时,在学生了解铁丝在纯氧中能够燃烧但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探究铁镁两种金属跟氧气反应时的条件的差别,得出镁比铁活泼的结论。在学习铁与酸反应时,由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入,学生亲自动手做锌、铁、铜与酸混合的实验,探究锌、铁、铜的活泼性差异。学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则通过一个新奇的实验导入:一把明亮的小刀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取出,铁刀变成了铜刀,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奥妙,探究反应的实质。如上的教材处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归纳结论;总结规律的过程,获得主动发现的快感,增强了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元素的概念;

  2、统一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读法及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略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评:这样的复习提问不仅复习了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分子的微粒,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讨:构成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很自然的引入元素概念的教学。

  新课引入:构成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不管构成哪种分子的氧原子,它们都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荷。我们把这些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同样把具有6个质子(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称为碳元素。此外,还有铁元素、氯元素、钾元素等等。

  〔板书〕一、什么叫元素?

  阅读元素概念的有关内容。(画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句):

  〔分析〕无论在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还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其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有8个质子。所有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的这一类原子,就统称为氧元素。所以说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同样硝酸铵分子、尿素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所以说它们都含有氮元素。

  评: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培养和指导学生看书,画关键词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始方法。

  强调:

  1.计量核电荷数时不管中子数。

  2、只要质子数相同的同种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

  〔板书〕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组成物质。

  (3)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的。

  〔分析〕元素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②同一类原子

  ③总称,这就明确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

  也表明了元素只论种类而没有个数的特点。例如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可以说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但却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也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分析〕世界上的一千多万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但到月前为止,人类发现的元素仅有112种,这112种元素怎样组成形形色色的物质这是化学课长期学习的问题。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差别,就是原子中核电荷数不同。

  〔板书〕

  2、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氧、硅、铝、铁、钙……………

  教会同学们会看“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图。记住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还可介绍宇宙、地壳、水、生物体、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指导阅读选学材料。

  〔板书〕二、元素符号

  〔分析〕目前知道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的物质。为了应用和交流的方便,化学元素除各国语言文字的名称外,化学上还确定了一套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在古代各个国家,甚至各人都自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元素。这样很不便于科学文化的交流。19世纪道尔顿用园圈内加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元素,但由于元素不断发现,这种符号也不能适用了。后来1860年世界各国的化学工作者大会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这种符号就叫做化学元素符号。

  (1)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氧、氢、氮、碳元素就依次用O、H、N、C来表示等。

  (2)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如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Cu表示铜元素等。

  〔板书〕

  1.写法

  (1)1—20号元素是按质子数1—20排列的。

  (2)写法一大二小。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一大二小”的原则必须牢牢掌握,否则不仅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还闹出笑话来。如钴的元素符号是Co,如果写成CO,就不是钻元素而表示化合物一氧化碳了。

  评:把元素符号按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排列进行教学,这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后面,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化合价、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教学作准备,使学生初步形成“周期”的概念,为高中学习做铺垫。这种方法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掌握这些基本上能满足初中阶段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需要。

  〔板书〕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表示一个氧原子。

  练习:说明H、K、Cl、O、Al代表的意义?

  (3).系数:5个氢原子如何表示?

  练习:写3个氢原子,10个硫原子,5个铝原子……

  〔板书〕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分析〕元素和原子是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但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的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可将下表制成投影软片进行投影和讲解。

  [小结]

  本节课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熟记、会写会读27种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布置作业:P65 1、2、3、4

  教学反思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也反应了《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只能对元素概念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但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化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2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其中1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认识燃烧的条件;认识灭火的基本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了解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体会化石燃料的宝贵性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六、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七、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练习设计相结合。

  八、教学过程: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二部分着重描述爆炸,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引入】在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们知道许多物质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燃烧、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提问】生活中有许多燃烧现象,你能根据这些现象列举一些使物质燃烧的方法吗?

  【回答】用火柴、打火机、烟火、炉火等火源将纸、煤、酒精灯等引燃,用电子打火点烟、钻木取火等

  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

  待征——发光、发热

  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总结:

  【板书】 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演示】在烧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热水,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红磷,过一会儿后白磷燃烧起来而红磷不燃烧。

  【提问】通过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

  【演示】在玻璃棒的下端、中部、上部三处各系上一小块白磷,把玻璃棒插到盛有80℃热水的烧杯里,使下端的白磷浸没在热水中,中部的白磷悬于水面处,上部的白磷露在烧杯外,结果只有水面处的白磷燃起来了。

  【分析】水面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不同的是水面上的白磷与空气接触了而水中的没有,这就说明物质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水面上的白磷与烧杯外的白磷同在空气中,而烧杯外的白磷下面没有热水,其温度未达到着火点,说明物质要燃烧还得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若缺少一个就不能燃烧。当发生了火灾时,应如何灭火呢?

  【讲解】灭火的原理是由燃烧的条件决定的,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可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一: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原理二: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讨论】

  1、实验室如何熄灭酒精灯?它应用了什么原理?

  2、木头着火时,通常泼水可以熄灭,为什么?

  3、请联系实际,列举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并分别说说它们的灭火的原理。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引入】大家知道,同是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现象也不相同。如碳、硫、磷等在氧气中燃烧就要比在空气中剧烈;在同一条件下,有些物质能平静燃烧,有些物质则急剧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为什么同是燃烧,但现象会出现如此的差异呢?

  燃烧的特殊现象——爆炸

  【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看到:

  1、氧气的含量不同,可燃物燃烧的激烈程度是不同的。

  2、由于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混合,经点燃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生成的气体受热急剧膨胀即引起爆炸。所以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的一些车间都写有严禁烟火的警告,就是因

  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会有爆炸的危险。

  【引入】外界条件的变化对燃烧的现象也有影响,总的来说就是

  【板书】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化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①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②掌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质量及其相互换算。

  ③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掌握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重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换算

  教学方法:

  分析引导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注意】:在理解概念时,不能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是多少,它是一个专用名词,而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的量”仅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很多,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也可用化学式表示为lmolH、l mol H2、1 mol H+等。此外,“物质的量”还可用来表示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如由Na+与Cl-按1:l特定组合构成的NaCI晶体,可表示为1molNaCl。

  【思考】1 mol NaCl和1 mol HCl所含的粒子总数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是Na+和Cl-,而HCl是共价化合物,组成微粒是HCl分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加载中...)。符号:NA;单位:mol—

  【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完全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原因是NA是指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2 g12C中含有的原子数,是一个真实值,而6.02×1023是一个实验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说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原子量标准均为人为规定的,如果它们发生改变,则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均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微粒数目、密度、体积等客观因素却不会改变。

  【讨论】:假设12C的原子量为24,以24克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据肯定不变的是:

  ①氧气的溶解度 ②44克CO2的体积 ③气体摩尔体积 ④摩尔质量 ⑤相对分子质量 ⑥阿伏加德罗常数 ⑦物质的量 ⑧气体的密度 ⑨物质的量浓度 ⑩质量分数

  答案:①、②、⑧、⑩。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①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②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距。

  【思考】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如果当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一定是标准状况吗?

  答案:不一定;因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和气体的分子数有关,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6.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度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单位:mol·L-。

  【注意】:

  ①要用溶液的体积,单位是升,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如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或微粒数,应根据有关公式换算为“物质的.量”。

  ③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④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变。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5.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M(平均)=加载中...

  6.气体密度与式量: M=p×Vm (注意:密度的单位为g·L-1,多用于标准状况下的计算。)

  三、基本规律

  1.摩尔质量与式量关系规律: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注意】:①使用范围:气体;②使用条件: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2)重要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②同温同容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式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加载中...=加载中...;克拉伯龙方程:加载中...=加载中...

  3.物质反应的计算规律: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②在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方法与技巧】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20xx·新课标全国卷,9D)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20xx·新课标全国卷,9C)

  题组三 物质的微观结构

  3.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

  (2)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

  (4)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

  (5)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6)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

  (7)12 g石墨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8)31 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 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5.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2)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突破陷阱】

  1.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2.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

  4.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

  (1)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5.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一些“隐含的可逆反应反应”,如:

  (1)2SO2+O2催化剂△2SO3 2NO2??N2O4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Cl2+H2O??HCl+HClO

  (3)NH3+H2O??NH3·H2O??NH+OH-

  6.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是一类典型的“陷阱”,突破“陷阱”的关键是: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做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做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上述题(5)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NA。

  〖板书设计〗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化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

  2、教学步骤:

  3、活动与作业:

  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

  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

  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

  ⑥其它(自拟)

  【点评】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化学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学生在化学课的第一节课上对化学学科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但是怎么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通过这节课将对这个问题有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又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2)难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二.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于化学的了解几乎为零。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未接触过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学生实验、如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

  2.教法分析

  本课题在教法上主要采取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索学习知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建议按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引导学生,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探究方案如下:

  第一步: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有关蜡烛燃烧等现象进行回忆,并设疑

  第二步: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步:交流讨论问题

  第四步:填写学案、小结

  三.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4点的指导:

  ①对学生实验方案的指导

  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与设计,也就是学案的设计。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物质入手展开实验。在实验设计上,从活动步骤、现象、分析结论三个方面列表。在每个具体的实验操作后面,要设计现象和相应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自主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化学本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的方法和观察现象的角度。

  ③注重引导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

  规范、准确、全面的描述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价值观。

  ④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

  探索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给予鼓励或指导。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更应注重实验过程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学生课前准备:提前一天布置家庭小实验。取一支蜡烛,观察;将蜡烛点燃,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2.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图片,并解说图片

  讨论这些化学成果都是怎么得来的?

  学生观看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引入新课

  (板书本节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提问)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蜡烛。请每个同学想想看,你对蜡烛或蜡烛燃烧了解有多少?

  学生回顾家庭小实验并讨论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手触摸的感觉,交流看法,填写表格(见学案表格1)

  通过身边的化学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来引出主题,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除了上面的现象外,还有哪些现象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呢?

  思考

  发散学生思维,积极参与思考问题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进一步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指导实验观察的方法和角度

  学生根据学案上提示的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学案中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

  (引导探究)

  第一阶段:实验前

  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除了这些以外,还应该注意观察蜡烛的哪些特性呢?

  (学生发言)还应该观察蜡烛的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

  (学生实验)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并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并且密度小于水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探究出蜡烛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第二阶段:实验过程中

  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想想看,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深浅不一,温度会不会也高低不同呢?

  蜡烛越烧越短,那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呢?

  (学生实验)将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火柴梗两端迅速变黑说明外焰温度高。

  (学生实验)取一干燥的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立即倒转烧杯,向里面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干而冷的小烧杯内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第三阶段:实验后

  (学生实验)吹灭蜡烛的时候,观察现象:有白烟生成

  培养学生完整观察实验的习惯

  布置思考题

  为什么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热烧杯行不行?

  烧杯罩在距火焰太近或太远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提出猜测

  通过干而冷的烧杯使水蒸气冷凝成水雾,便于观察蜡烛燃烧生成水

  太近或太远都不行。太近,烧杯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冷凝;太远,水蒸气逸散到杯外,效果不明显。

  通过讨论明确每步操作的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

  为什么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高?

  (预计学生答案)

  因为外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剧烈,放热多、温度高

  讨论蜡烛蒸气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吹灭蜡烛的时候,观察到有白烟生成。猜测一下,观察到的白烟可能是什么物质?

  提出探究任务

  怎么用实验来求证白烟是什么物质呢?请你设计实验

  (预计学生答案)

  白烟可能为3种物质:

  ①水蒸气

  ②二氧化碳

  ③石蜡蒸气

  学生设计实验: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的白烟

  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完整细致观察实验的习惯,并透过现象来认识化学实验本质

  (播放多媒体动画)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的白烟

  观看动画

  推导结论:说明该白烟是由石蜡蒸气冷凝形成的

  形象、生动再现实验现象,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总结归纳)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学会了观察实验从哪几个方面观察?

  学生讨论,小结:

  关注物质的性质;

  关注物质的变化;

  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小结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索科学实验的一般规律

  布置作业

  记录、练习

  课堂及时反馈

化学教学设计9

  一、设计意图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种重要理念是学习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有用的化学。而能源是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单元把化学能与电能转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科学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生已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化学反应中存在的能量的变化和转化,这是学习本单元重要的知识基础。我所在的学校释厦门六中,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想法大胆又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经验和能力。本单元安排3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重点是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而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又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首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往。其次,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学习,设计到较多需要想象的抽象思维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费力。可先设计四个操作简单、对比性强、现象明显的实验,引导学生也能够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电能。再借助动画演示形象地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更加快更深刻地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1、制作水果电池,以巩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出原电池的应用:制作电源。

  2、对比实验:粗锌和纯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喜获新知:利用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为认识钢铁腐蚀及防止金属腐蚀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对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二、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②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③了解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

  2、了解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3、化学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

  教法:试验法、讲授法、探究法、阅读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五)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一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 2.电解质溶液。3.构成闭合回路。

  4.发生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四、原电池的应用

  1.制造多种多样的化学电源

  2.利用原电池反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利用原电池原理防止金属腐蚀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四个现象明显的实验发现化学反应过程中能产生电流,再通过Flash形象地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又进行了分组试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较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各种能力。最后通过制作水果电池和粗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试验进一步巩固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也为下一节钢铁腐蚀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有序。不过由于本节课安排较多实验,45分钟的时间有些仓促。

化学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也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学生在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并没学过多少元素,因此难以理解元素周期律。本课题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他们可以从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涉及了“元素”,比如绪言中提到“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以及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中都涉及了元素,所以对元素已经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但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最好还是从分析具体物质的组成出发,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所有这些物质中所含有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一样的,凡是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所以要求学生阐述元素的概念并不难,困难是在应用的时候,元素和原子两者之间经常发生混淆。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所以在本节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个对难点进行突破。

  1、注意和前面有关原子的知识进行区别和对比。

  2、组织好本课题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组织好本课题的课堂讨论。

  4、使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化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

  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五教学策略

  1.组织学生探讨并举例说明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出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着火点说明:

  ①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②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随意改变。

  3.根据生活常识,列举一些火灾的事例和灭火的方法,结合课本[实验7-1]和[实验7-2],总结出灭火原理。

  4.展示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选择灭火的影视素材播放,引导学生找出灭火的方法和消防知识,理解课本中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的含义。到实验室或一些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方实地调查后,设置虚拟火灾现场,组织消防演习方案评比,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5.课本习题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讨论完成。

化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从实验入手的讨论法导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在进行书写配平的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和读写。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元素、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是化学最基础的语言,通称为“化学语言”。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哪种“化学用语”表示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化学方程式。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为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举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12 32 44

  [讲解]: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c和32份质量的o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co2。

  [提问]: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kclo3 === kcl + o2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71-72页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标明“↑”、“↓”。

  (说明“δ”、“↑”、“↓”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请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提问]: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意图]:加深理解,熟练掌握配平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页第三自然段。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三自然段并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师活动]: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读法(说明“+”和“=”表示的意义)。

  [板书]:2kclo3 == 2kcl + 3o2↑

  2×(39+35.5+3×16) 2×(39+35.5) 3×16×2=245 =149 =96

  1.含义:[质]:表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反应进行的条件。

  [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读法:[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量]: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平方法。

  [目的者图]: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扩展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体、沉淀,箭头要标明。

  2.最小公倍数配平法步骤:

  ①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平的突破口。

  ②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③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④把横线改成等号。

  ⑤检查。

化学教学设计13

  教学要求:

  认知目标:

  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2.了解大气、土壤、水污染的现况,以及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

  3.通过探究,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和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做出初步的设想来改善及防护;

  情感目标:

  通过对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的了解,使学生珍爱自己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空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硫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酸雨的形成;

  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废水净化的简单原理。

  探究实验:

  通过硫的燃烧了解酸雨形成的原理

  知识整理:

  预备知识: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清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

  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等;

  2.空气污染的来源:

  (1)化石燃料的燃烧(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产生SO2、燃料燃烧排放的粉尘、CO等);

  (2)工厂废气的排放(主要是NOx、SO2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3)汽车尾气的排放(主要是NOx、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4)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如裸露地表、工地沙土等造成的粉尘;燃放烟花爆竹等引起的SO2等气体);

  3.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1)NOx、SO2等气体形成酸雨(主要成分为HNO3、H2SO4等)

  A.实验:模拟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在空气中被点燃

  在氧气中燃烧硫与氧气发生反应在燃烧匙被加热,硫先熔化为液体,然后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S + O2 点燃=== SO2用注射器抽取40mL的SO2与10mL水混合如水中滴有紫色石蕊试剂,则液体变为红色。

  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水溶液呈酸性 SO2 + H2O == H2SO3将少量混合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pH=4酸雨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含硫物质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 + O2 点燃=== SO2

  (2)在空气中,尘埃等催化作用下,SO2逐渐转化为SO3:2SO2+O2 尘埃=== 2SO3

  (3)SO2、SO3溶于水形成对应的酸: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2)酸雨的危害 主要为腐蚀建筑设施(如大理石雕像,钢铁设施等);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农作物减产;土壤及水体的酸化;影响人体的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等。

  (3)其他污染物造成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释放,加速臭氧分解;——防治:使用无氟冰箱等 全球性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CO2不属于污染性气体)。

  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减少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改进燃烧方式

  (2)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3)工厂废气的排放,严格遵循“先处理后排放”的原则

  (4)对汽车尾气的安装催化净化装置

  (5)对于化石燃料进行脱硫

  二.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2)农业上:农药、化肥的滥用及不合理使用;

  (3)居民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

  (2)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当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

  (3)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3.净化水装置

  实验步骤:取污水→测定污水pH值→选择适当的试剂调节污水pH值至中性→加入少量明矾,吸附小颗粒→过滤沉淀→消毒→处理后的水其中,消毒这步骤肯定为化学变化。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1)实现化工产品的无污染生产,工厂的废水先处理后排放;

  (2)研制无污染的化肥与农药,研制无磷洗涤剂,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3)不随意向河道中丢弃垃圾,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研究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

  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1)垃圾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2)埋入土壤的垃圾会破坏土壤;

  (3)丢入水体的垃圾会污染水体。

  2.垃圾的处理方法:

  (1)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和高温堆肥等;

  (2)可燃性的垃圾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等。

化学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教学难点

  1、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

  五、教学内容

  【引入】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新授课】

  一、金属资源概况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

  【阅读资料——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普遍使用的金属如铝、铁与其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关。

  【看图8-17】

  2、几种常见的矿石:

  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铝土矿(Al2O3)、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

  二、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3、设备:高炉

  4、实验室还原氧化铁现象:玻璃管内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先通CO再加热,反应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CO。②尾气要做处理(点燃或收集),以免污染空气。

  三、原料或产物有杂质的计算(例题:P18)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

  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

  【提问】为什么铁制品容易腐蚀而铝不容易腐蚀?

  【回答】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3、金属资源的'保护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4、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第一条为了发展矿业,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前和长远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制定本法。

  第三条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第三十二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处以罚款,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五、【课堂小结,作业】

  六、板书设计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金属资源概况

  二、铁的冶炼

  1.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3.设备:高炉

  4.实验室还原氧化铁

  三、原料或产物有杂质的计算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锈蚀

  2、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化学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b、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2、过程与方法

  a、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b、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b、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在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一个重点。此前,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研究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对其中表现出的金属活泼程度的不同有所了解。在这里安排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能使学生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又能通过反应上的区别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下一课时,这样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建构更加完整,对置换反应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更容易。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

  三、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四、执教者自我分析

  本人对新课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恰当的处理教材,正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对象,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探究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探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实验、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发展和学习。

  六、教学策略

  1、以活动形成探究的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习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实验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设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利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建构金属活动性顺序15 min【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讨论了金属和氧气的反应,首先来回忆一下,mg、fe、zn、au这四种金属,是否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如果可以,各需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