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设计最新

时间:2024-04-28 09:59:4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燕子》教学设计最新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燕子》教学设计最新,欢迎大家分享。

《燕子》教学设计最新

《燕子》教学设计最新1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聚拢、增添、掠过、荡漾、俊俏、凑成、演奏、五线谱、偶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激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3.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方法,并学会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表达上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呀?今天,滕老师给大家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纯色图。你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这幅图中有一些小燕子,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吗?如果能结合整幅图,说上一句话那就更好了。(引导学生围绕要求自由说)

  3.揭题。春天就是这样让人着迷,小燕子就是这样惹人喜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4.板题、读题。

  ①教师范写课题:看仔细,跟老师一起写课题:一间草房的屋檐下,一只小燕子正张着小嘴叽叽喳喳地叫着,一对俊俏的翅膀不停地扇动着,原来是它们衔来点点泥巴在筑巢呢!你看,这是多么勤劳的小燕子啊!让我们一起来跟它打个招呼吧!

  ②学生学写:“燕”字很特别,上面的一横不能忘,左边的一横不能错。先拿出你的手指划一划,再把它写在田字格的旁边。

  ③反馈:同桌检查,你认为好的就给他画个笑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一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遇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反馈

  吹拂掠(lüè)过荡漾(yàng)演奏(zòu)

  赞歌音符稻田偶(ǒu)尔(ěr)

  聚(jù)拢增(zēng)添俊(jùn)俏疲倦(juàn)

  ①先请学生轻声自由读。

  ②去掉拼音指名读。

  ③引导学生利用、做动作理解“聚拢”一词,并学写“聚”字。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是怎样描写燕子的呢?你能找到与它们对应的段落吗?课件出示四个自然段的小标题:①燕子的外形②燕子为春天增色③燕子的飞行姿势④燕子的停歇。并指名学生读文。

  2.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三、深入细读,学习方法。

  (一)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都写了小燕子的什么?(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2.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写。

  ①羽毛、翅膀、尾巴又什么特点呢?

  ②指导学生把特点所要表达的感情读出来。

  ③引导学生指导“一身……,一对……,加上……,凑成……”这样的写法,并体会数量词使用的准确性。

  ④再抓特点的'写法:燕子的身体上有爪子、有肚子,为什么不写,而要去写羽毛、翅膀和尾巴呢?

  3.在体会写法的同时指导朗读并尝试背诵。

  4.仿写。生活中,你也肯定有很多喜欢的动物,让我们也试着这样来写一些吧!(课件出示一些动物图片)

  5.汇报交流。

  6.小结:同学们都学会了抓住特点写的方法,并且能够有条理、有顺序地把动物的形象描写出来,以后也可以用到习作中去。

  (二)第二自然段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这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并自由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进行描写的。把找到的景物划一划。

  4.交流:(雨、风、柳、草、叶、花)

  5.创设情境引读。在春姑娘的亲吻下,柳树舒展了腰肢,小草也探出了头,绿叶也使劲地生长,花儿更是不甘寂寞,它们你追我赶,都怕错过了这场盛会。它们就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6.它们都可能在争先抢着说些什么呢?

  7.通过上面的铺垫,理解“赶集”的意思。这里用上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8.在它们的装扮下,闭上眼,你能看到哪些颜色呢?能用上哪些形容颜色的词呢?课文中用上的是什么词?(光彩夺目)

  9.说话训练

  小燕子快乐地飞呀飞,见到了柳树,它说:“ ”,遇上了小草,它说:“ ”,落在了面前,它说:“!”

  10.小结:这如诗如画的景色,真是让人心醉啊!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朗读)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欣赏了春天的美丽,感受了小燕子的活泼机灵,下节课我们将会继续去了解燕子的飞行和停歇两个片段。

  2.作业:抄写课后生字和本课生词;背诵课文今天的学过的段落。

《燕子》教学设计最新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

《燕子》教学设计最新3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抓住事物主要特点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进行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佛、晕”的两种读音组词。

  2、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郑振铎笔下的《燕子》,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还有印象吗?回顾课文内容并板书:外形为春光增添生机飞行停歇

  3、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描写燕子外形的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怎样描写燕子特点的呢?(抓燕子独有的外形特点,从部分到整体)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写法

  1、师:《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之所以能够这样经久不衰地受到读者的喜爱,你们知道原因吗?(抓住特点,描写准确)让我们走进第二小节,再来感受一下作者写法上的特点。

  2、走进第2小节,交流“抓住事物特点”的描写。

  交流出示:“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师:读一读,看看作者从哪里找到了春天?(相机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3、师:雨是什么雨?风是什么风?柳是什么柳?草是什么草?叶是什么叶?花是什么花?强化感受景物的特点。

  4、师:再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农产品从四面八方赶到一个集市上去卖)。这一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引导整体感知,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这种拟人化的描写所表达的效果。

  写出了花、草、叶怎样的心情呢?(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想去装扮春天)

  5、指导朗读

  6、过渡: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来写,把春天写得格外美丽。小燕子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怎样赞叹呢?小燕子()地说:“这真是一个()的春天呀!”

  7、春天已经被花草树木装扮得五彩缤纷了,那小燕子兴致勃勃地赶来,又为春天做了什么呢?(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你能把这种充满生机的美读出来吗?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品燕子飞行、停歇时的特点

  1、师过渡:刚才从第二小节的学习中,我们又一次体会了作者郑振铎老先生在描写的时候,处处抓住事物的特点。接下来,请你们自学课文的三、四自然段,郑老先生又分别写出了燕子飞行和停歇时的什么特点呢?拿起笔做好批注。

  2、给足自学时间三分钟,然后交流反馈。

  预设:

  1、飞行动态美:

  (1)、速度快。

  (出示句子)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点拨:“掠过、一转眼”都让我们感受到燕子飞行速度很快。

  “斜着身子”写出了燕子飞行姿态很优美,飞行时的轻快灵活。

  “唧唧地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欢快的心情。

  指名读,读出燕子的快乐和灵活。

  (2)、轻巧。

  出示句子:

  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用双手做燕子张开翅膀的样子,用讲台做湖面,做演示,理解“横掠和沾”的意思。

  你看,燕子快乐地在天空中,在稻田上,在柳树下,在湖面上飞行,它还会飞翔在什么地方,怎样飞行呢?

  同桌互说——交流

  朗读。看谁读得能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2、停歇静态美

  出示: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这里的五线谱和音符各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出示五线谱)图文结合,突破难点,让学生谈谈相似在哪里?

  这句话中有个字用得很特别,为什么说是“几痕细线”而不用几根?(这是在远看,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

  这些燕子谱成的春天的赞歌会唱些什么呢?

  四、关注写法,迁移运用

  1、师:这节课,我们不但读懂了课文,也感受了郑振铎老先生用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抓住特点描写了燕子。所以说,抓住动物的特点是我们写好小动物文章的好方法!

  2、迁移运用。练笔单子:借助课文插图,抓住事物的特点,把春天描写得更美丽一些。试试吧!

《燕子》教学设计最新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作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还有的停在远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体会燕子为春光增添的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及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段,感悟燕子的可爱、春景的美丽,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趣入题,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件,儿歌引趣。师述:歌曲中的小燕子是可爱的,春天是美丽的。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燕子的,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共同来领略燕子的风采。板书课题。

  (二)播放配乐课文朗诵,整体感知。师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燕子怎样的特点?

  (板书:外形飞行停歇)

  二、精读课文,品析感悟

  (一)图文对照,感受燕子的形象美。

  师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感受燕子形态的可爱、美丽。(板书:美)

  1、出示课件(燕子图),指导观察。师问:我们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

  2、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燕子的外形的?这一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词语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美?用一个词来概括燕子外形的特点。

  (板书:活泼机灵)

  3、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

  (1)读一读,比较一下,再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①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②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课文上写得好。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了燕子的'形象美。)

  (2)想一想,体会“凑”字的妙用。

  “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个分句在全句中起什么作用?如果不用“凑”字,能用哪些词?哪个好?

  (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比较悟出:唯有“凑”概括了前三个分句,起总锁上文的作用。“凑”字用得准确、生动)。

  4、指导感情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师述:作者笔下的燕子如此美丽动人,那他对燕子赋予了怎样的情感?(喜爱)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的情感读背第一自然段。

  (二)图文对照,感受燕子的飞行美。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每只燕子后,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说图中燕子的活动情况。

  2、(出示课件)填空后,回答问题: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在天空中(),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湖面,尾尖偶尔()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这段话抓住了燕子飞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掠”“沾”等词的妙用。掠:轻轻擦或拂过,有一闪而过的意思;沾:轻微地在水面上蹭了一下,体现了燕子飞行轻快的特点。)

  (板书:斜身掠过天空横掠过湖面)

  3、同桌同学互相欣赏对方的朗读并背诵。

  (三)图文对照,感受燕子停歇时的静态美。

  1、听课文朗读。讨论:你觉得本段中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下面带点的字:

  (1)几只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3)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3、思考:“燕子停歇图”怎么会“像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课文以蓝天作衬、细线作谱、燕子作音符展现了一个自然天成的曲谱。作者由此联想到燕子停歇时是静止的音符,当它飞行时是发出美妙乐曲的音乐,所以说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板书:谱出赞歌)

  4、师述:同学们停歇时的燕子美吗?(板书:美)那就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吧。

  (四)图文对照,感受大自然的美。

  1、出示课件(书上的彩图),指导学生观图、说图。想想你将按什么顺序观察这幅图?请同学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描述出来。

  2、图文对照,自学第二自然段:

  (1)画出最能突出春天美的特点的一个词。

  (2)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来突出这一特点?

  (3)请把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4)比较下列句子与书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哪句好,说出理由。

  ①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竞相开放了。

  ②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5)思考:假如这一自然段中没有写燕子赶来,会有什么感觉?

  (板书:赶来添美增添生机)

  3、教师小结:多么美好的春天啊!万物复苏,万物生长,这时,小燕子又赶来了,加入这个“盛会”,使春天更加光彩夺目。燕子的到来,使这幅春景图更加美好。

  4、带着对春天和小燕子的喜爱之情,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升华感情,总结全文

  (一)作者借描绘燕子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赞美燕子、春天热爱大自然)

  (二)自由朗读课文。同学们最喜欢哪一段就读、背哪一段。

  四、拓展训练,学以致用

  (一)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抓住特点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二)“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段短文。

《燕子》教学设计最新5

  教学目标:

  1.字词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2.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几张燕子的图片)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l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俊()骏()俏()悄()拢()

  竣()峻()哨()梢()笼()

  添()沾()倦()谱()符()

  填()粘()圈()普()附()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3)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2、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抓住“凑”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点。

  (2)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

  (3)指导感情朗读。

  (5)背诵第1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4自然段,继续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增添生机

  4、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仿照课文喜欢的段落,进行仿写。

【《燕子》教学设计最新】相关文章:

燕子教学反思04-06

《燕子》教学反思10-08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最新12-27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最新04-22

《燕子专列》三年级教学设计01-11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5-26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6-16

《燕子》教学反思(15篇)02-26

《燕子》教学反思15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