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
- 相关推荐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
课题一: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P72的内容,练习十五的第1-4题,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正方体呢?
认识图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2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用加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作如下设计:
1.关注课前复习。
为了使新知的学习顺利进行,在课前要安排复习题,为学生扫清计算方面的障碍,实现知识的'自然迁移。
2.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每列出一个算式都要提出“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让学生说出理由,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1.学校运动会正在进行中,这些是为参加100米赛跑的运动员准备的题卡,你们也算一算吧!
课件出示题卡:(师指名口算)
9+4= 8+8= 8+4= 7+9= 2+8=
6+7= 5+9= 7+3= 6+8= 5+7=
2.主席台两边摆了不少鲜花,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盆。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为本节课解决实际问题扫清计算的障碍;重现用加法解决问题的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30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2-17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04-2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1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1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1-27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10-09
数学教学设计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