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3 09:59: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领悟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关注人生,积极进取。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揣摩词语和重要语句的表达力,深化对人生的思考。

  2、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预习作业:

  1、生字

  宗璞()藤萝()迸溅()沉淀()花苞()穗()绽()开

  依傍()伶仃()酒酿()盘虬()卧龙花舱()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2、作者简介

  宗璞出生与1928年,祖籍河南南阳。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大部分时间在《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而后从事英国文学的专门研究,主要作品有《红豆》《三生石》《丁香结》《南渡记》等。文笔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新课学习

  一、导入

  二、整体把握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2、这篇课文以“我”对xxxxxxx的感情为线索,按xxxxx的顺序层层深入,表达主旨的。

  赏花

  惜花

  思花

  三、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究了文章的语言魅力,从课文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赏析。

  思考: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3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的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好处?

  4观察两幅图,第一副图是盛开茂盛的紫藤萝,第2幅是花谢后的藤萝。从图片中你能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分析第8段和第9段)

  5、作者最后由花的勃勃生机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6、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7、课文开头说“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结尾的时候说:“”在这淡淡的紫色的光辉和紫色的芳香中,我不由加快了脚步”说说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又为何加快了脚步?

  四、作业

  请你课外欣赏每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托物言志)(如向日葵、爬上虎、白杨树。牵牛花)

  五、教后记

  略。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

  通过文章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四)美育渗透点

  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二、学法引导

  通过朗读,感悟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助挂图或实物照片,加深理解、加强感悟,学生可联系自己的感性经验加深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2。本文的难点是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理解。

  3。解决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紫藤萝花的挂图或照片;

  2。投影片

  ①生字词;

  ②保尔·柯察金在烈士墓前对生命意义思考的一段话;③随堂练习。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他所见所想到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

  (二)纠正读音

  齐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迸溅(bèng jiàn)伶仃(1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

  (三)分析第一段

  看第1自然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理了悬念伏笔。

  (四)学习第二段

  齐读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五)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

  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冰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六)学习第八、九段

  齐读第8~9自然段。

  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七)学习第十、十一段

  齐读第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的人生意义,是对花形、花色、花香的一个总体提炼和归纳,由景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现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八)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九)布置作业

  略

  (十)随堂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词。

  忍俊不禁2。迸溅

  二、《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文章的主旨句是。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1。jīn忍不住笑2。bèng向四外溅

  二、宗璞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突出紫藤萝的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引发“我”感悟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四、从内容上看开头是因为“我不由自主地被盛开的紫藤萝瀑布所吸引,结尾是因为“我”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从结构上看,前后照应,使文章更加严谨。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闹

  花色——热烈沉静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3

  课 型:品读课

  主导教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创意:自主性学习,让学生说话

  《紫藤萝瀑布》选自宗璞的《铁萧人生》,是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性散文。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紫藤萝瀑布》文意含蓄,意境深远。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是本文教学的成败的关键。基于本文抒情性的特点,我将教学设计成“品读课”。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可分为三个板块:理解——品味——感悟。用朗读来贯串这三大板块,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激活学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

  课前30秒视频(花繁叶茂的紫藤萝)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追踪作者的心灵轨迹,感悟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紫藤萝由衰到盛,使作者陷于凝思而顿悟,又将会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一、 理解:

  1、 放朗读录音。

  2、 学生朗读,标记描写紫藤萝树和紫藤萝花的语句。

  3、 学生按句式说话:

  “ 这句话,写出了 。”

  教师择要加以引导:

  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期终极”

  ——藤萝生长的繁茂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藤萝色彩的跃动

  C.“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又一个张满了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盛开的藤萝花的形状,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囔囔。

  ——花开之闹,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教师小结:作者对藤萝花的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4、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请学生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词。

  花 花 花(看、忆、思)

  5、 学生讨论: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本文主旨。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6、 教师小结,板块过渡。

  文章借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活的喜悦”,次写花受到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作结,回应前文。思花则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可以说紫藤萝花启示了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二、 品味

  1、 学生朗读,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朗读指导:读出凝思后的彻悟,彻悟后的轻松、愉快。语速舒缓而稍快,语调深沉而略有上扬。

  3、 指名读(或各读)

  4、 品味

  ①品味语言。设疑讨论:

  A.作者描写藤萝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学生按照“写 ,运用了 修辞方法,既表现了 ,也隐含着_______”格式说话。

  教师择要引导:

  ——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不停地生长”,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既表现了花繁叶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是无休止的意蕴。

  ——写花朵儿“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既表现了花的勃勃生机,烂漫情趣,也隐含着生命的喜悦、生活的美好

  ②品味构思。设疑讨论:

  B.文章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处“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构思布局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教师点拨:开篇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出奇制胜,未见其树,却已感受到了心灵的震动。结尾处“不觉得加快了脚步”与首句呼应,是由于作者有了透彻的认识和理解,才得以从个人的悲痛和历史的阴霾中解脱出来。“停住”到“加快”是“凝思”到“彻悟”的心灵历程的外泄,是质的飞跃。文章言尽而意未穷,把我们读者带入了沉思之中。

  ③品味情感。本文感情浓郁,情感流露婉曲有致,情景交融。设疑讨论:

  C.“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露作者怎样的情思?

  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D.“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人亦如花,时代的河流至今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绽放人生之花,描绘人生的绚丽和灿烂。

  5、 小结,板块过渡:

  作者由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我们通过朗读、理解品味,我相信一定会有许多感想,一定有对文章更深层的感受。

  三、 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用一句简洁的话说出学习本文最深的感受。

  A. 生,就是美。

  B. 荡起生命的双桨,在生命的长河里搏击。

  C.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吧!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E. 走向低谷,再创新高。

  F. 挫折人生,才是最富有的人生。

  G. 花总会绽放,人应该向上。

  四、 结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也许会有这样的联想:那花繁叶茂的新生,也许就是作者从个人悲痛和历史的阴霾中走出之后的新的人生。每个人都经历挫折,甚至失败,但要坚信,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让我们扬起生命的风帆,乘风破浪,去谱写人生精彩的乐章。

  五、课外练笔:

  细细观察一种花,边看边思考,最好也能对生命,对人生有所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设想】

  《紫藤萝瀑布》一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的要求,把教学目标定为: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在具体的教学中,尽量做好三个衔接:

  1、知识与能力的衔接:巧妙调动学生小学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使学生在小学已有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语文的学习,达到中学要求的标准,实现本课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目标。

  2、情感与态度的衔接:通过朗读给学生的理解搭建一个桥梁,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对紫藤萝美好形象的感受和文章优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问题。实现本课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仔细观看教科书前面的彩色插页上的紫藤萝图片。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 1、花多(课文是繁盛),2、由株、穗、朵组成,3、每一穗上的花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4、每一朵花的颜色是上浅下深。等)同学们观察得都很细致,今天,我们来共同地读宗璞的文章《紫藤萝瀑布》,看看宗璞是怎样描写紫藤萝的!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文章对紫藤萝的描写与我们对紫藤萝图片的观察相比,有那些不同之处?

  三、交流探讨

  1、文章对紫藤萝的描写与我们对紫藤萝图片的观察相比,有那些不同之处?

  明确:学生有可能回答:

  ⑴ 课文写了紫藤萝的花瓣和花蒂,图片上看不清楚;

  ⑵ 课文写的是一大棵紫藤萝树,图片上的只是一棵小树,也可能是一根树枝;

  ⑶ 课文写了花的香味,图片上闻不到;

  ⑷ 课文中的紫藤萝是立体的,动的,图片上的则是静止的,平面的;

  ⑸ 课文还写了从前的紫藤萝,并与眼前的进行了对比,带动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2、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文章中,作者对紫藤萝进行了详尽地描写,你喜欢宗璞描写紫藤萝的语言吗?(学生答喜欢)请举例并讲明理由与大家分享!

  3、那么,作者仅仅是为了描写花而描写花吗?为什么?

  特别点拨:人的感情变化有时流露在表情神态上,有时则表现在言谈或动作上。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宗璞被深深感动了。在充分地接触了作者的感情世界后,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内容,看谁概括地好!

  明确:赏花忆花,感悟生命。

  5、学生可能提出来的难懂的其他问题:

  ⑴ 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生死迷、手足情到底怎样理解才正确?

  明确:作者的弟弟得了癌症,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章写于当年5月。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而作者在文中只用了六个字一带而过,毫不矫情,由此可见,作者的性格非常坚强,这就是她的为文风格。

  ⑵ 你了解宗璞这个名字的涵义吗?

  明确:宗表示动作,它的意思是效法、学习、师从、崇尚等意思。璞是包着玉的石头,又指没有雕琢的玉。玉石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品位很高的石头;当然它又不是完美的玉。可以理解为天然的,本真的,不矫揉造作的那样一种高雅、高尚、高贵的品位。连起来讲,宗璞的涵义就是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高雅境界。

  教师总结:由作者的笔名,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意外的收获。在大家的启发下,我真正感觉到了宗璞意谓的丰厚,它不仅揭示了作者高品位的审美趣味,让我们知道了她喜欢什么,而且感到了作者在精神深处不懈追求的人生态度,明白了她是怎样做的。同学们,我们这次简直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是了不起呀!这次学习,我们不仅读了一篇好文章,还认识了它的作者,拜访了作者的心灵。

  6、倾心美读,交流感受。作者由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我们通过朗读、理解品味,我相信一定会有许多感想,一定有对文章更深层的感受。请同学们用一句简洁的话说出学习本文最深的.感受。

  学生可能回答:

  ① 生,就是美。

  ② 荡起生命的双桨,在生命的长河里搏击。

  ③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吧!

  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 走向低谷,再创新高。

  ⑥ 挫折人生,才是最富有的人生。

  ⑦ 花总会绽放,人应该向上。

  教师总结语:

  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无众人欣赏,但仍尽情开放。

  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然历尽磨难,但仍顽强而快乐地成长。

  教师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也许会有这样的联想:那花繁叶茂的新生,也许就是作者从个人悲痛和历史的阴霾中走出之后的新的人生吧。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甚至失败,但要坚信,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让我们扬起生命的风帆,乘风破浪,去谱写人生精彩的乐章!祝同学们早日成功!

  四、布置作业

  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反思】

  暮色时分,一个体弱多病的八岁小男孩,鼓起十二分的勇气,爬到六七米高的悬崖上的时候,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心惊肉跳,吓得几乎要晕到。是他的父亲,鼓励他、指导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试探着挪动身子,最后安全地回到了平地上。这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讲述的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者从这番经历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让他一生受用。我在指导学生学完这一课之后,头脑里一直萦绕着他父亲的那句话: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句话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似乎也是一种启示。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总是广受诟病,这种境遇从满堂灌时期一直持续到满堂问时期,现今到了满堂说的新时期,满意率似乎也未见上升多少。目前,在主流视线关注下的中学语文课堂,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里,师生的课堂行为大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帜下发生和进行。但是,如实地说,即便是从那些经过反复演排并精炼出来的课例里面,我们在经历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短暂欣喜之后,仍不免有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慨。

  我相信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据我十分有限的课堂阅历看来,教师的教学姿势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前的课堂里,教师似乎无所不知,授课成了呈显才学的机会,是居高临下式的;现在学生主体以后,教师便煞费苦心地将课堂设计成娱乐板快,自己成为节目主持人,还是那种快乐大本营式的。我并不否认,教师在课堂里有时候需要作为知识的上帝出现,有时候扮演节目主持人效果可能更佳。但教师的本色使命除了课堂的组织者外,更应该是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尤其是参与者,教师应该有身临其境的参与姿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超然于学习活动之外,做一些应节而舞的假动作。而进入学习状态之后,教师表现出来的通常就是一小步一小步的真实姿势。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在组织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格外注意与学生同甘共苦,从而才有了意外的收获。我想,这也正是我教学本课的收获吧!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设想:

  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二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读、赏析、反思、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既来自自身,又来自其它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同时可以采用画面进行直观教学,通过故事和名言等教学手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导、学、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幻灯片1----3)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

  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五、紫藤萝瀑布

  宗璞

  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或默记目标内容。(演示幻灯片4)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 走近作者(演示幻灯片5)

  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年生于北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主要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出版了多种小说散文童话选集。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

  2、 检查预习(演示幻灯片6---7)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横线词语注音。

  迸溅 (bèngjiàn )伶仃( língdīng ) 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3、(过渡)《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彩的工笔画,即使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要理解文章的内涵,认识作者在我们面展现的紫色的、绚丽多彩的紫藤萝,就必须听一听全文的内容,从中感受到那花的色泽,花的神采和花的气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配乐范读)。 (演示幻灯片9----13)

  问题组:

  ①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③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可以在听读的基础上简要回答。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教师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为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三、合作交流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对文章进行了整体感知,大体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好文章总有眼睛似的精彩片段,研读好的章节、段落,其实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贴近了。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

  ①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②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③赏析语段中好句子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各有千秋,归结起来,本文主要内容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欢欣的心情描写了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

  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

  3.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大屏幕投影后认真阅读,并教会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1)朗读文章有感情,注意 重音、语速及四声。

  (2)细品味佳词妙句,内容中心都理清。

  (3)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允许思维发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简单的内容归结:

  赏花———花似锦

  忆花---思绪万千 生命的永恒

  悟花---振奋精神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4)赏析语段中的好句子,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了解的一些社会事例,展开思考。

  教师小结: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疑惑、疾病痛楚”,结合作者的简历稍做介绍。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的彻悟,对生命的感悟。

  4.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

  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例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导、学、练。

  【教学手段】

  CAI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整体感悟

  1、精心导入:

  (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出示紫藤萝瀑布的视频片断,定格于一丛灿烂的紫藤萝花,并以此画面作为整个课件的背景)

  美好的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紫藤萝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2、感知内容:

  检查预习练习。字词教学:

  P19读一读,写一写。

  配乐范读。明确要求:听一听全文的内容,从中感受那花的色泽,花的神采和花的气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出示问题:

  ⑴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⑵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⑶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学生听读后讨论,再简要回答。学生相互评论、补充。

  二、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整体感知,只能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要具体把握文章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必须研读好的章节、段落、精彩片段。

  2、自主探究:

  投影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体味。

  ⑴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⑵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⑶赏析语段中好句子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

  3、学法指导:

  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朗读文章有感情,重音、语速及四声。

  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

  ⑴简单的内容归结:

  看花──繁花似锦

  忆花──思绪万千

  生命的永恒

  思花──振奋精神

  ⑵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教师小结:理解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感情的变化。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对人生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⑶赏析语段中的好句子,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的感悟。

  教师小结: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谜、手足情”是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对生命的长久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不能被厄运压倒,要振奋精神。面对新的生活。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的彻悟,对生命的感悟。

  4、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小组合作交流。

  三、体验反思

  1、质疑交流:

  ⑴学生质疑,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⑵教师向学生质疑:你能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吗?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拓展延伸:

  ⑴类文欣赏:《生命就是奇迹》

  ⑵提供材料(如野菊花),学生口头作文:《我看野菊花》。

  教师总结:紫藤萝瀑布像一首深沉的歌,是一幅绚丽的画,它不与群芳争艳,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的为自己的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的浪花,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象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四、延伸作业

  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题目自拟。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人生应该是乐观,奋发进取地,遇到困难要保持乐观心态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从《生命 生命》一文中我们懂得生命是应该倍加珍惜的,但如果说真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磨难,我们应该如何从心灵上去寻求解脱呢,下面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或许对我们会有帮助地。

  板书: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

  2.写作背景:

  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并在这一年的10月份病逝。

  师问:可以想象当时作者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生思考并回答,师明确:

  痛苦

  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下,作者有一天忽然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目释怀,她的心情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从而对生命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要求: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师提名几个学生朗读,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阅读。

  问:从本文中我们了解到紫藤萝有过怎样的遭?生思考回答,师板书:

  紫 藤 萝

  十多年前: 被冷落

  被杀刈

  现 在: 繁 盛

  问:作者看到如此繁盛的紫藤萝原本痛苦的心情发生了怎样得变化?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生答后明确: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师板书:

  看 花 前 看 花 后

  作者的心情: 痛 苦 宁静、生的喜悦

  师:这时作者很自然地把花和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对生命有了更深地认识,从文中找出来这样的句子。

  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师:最后一句意味着作者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要求用第三课里面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三:作业:解决课后“读写”中的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检查生字词握掌握

  二.体会作者写花的技巧

  三.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一.默写本课的字词

  二.完成第二个目标

  师 拿一支花让学生观察(最好是成串的花如一串红之类,学这一课时一串红正开放,很适用)

  问:如果让同学们写这枝花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写?

  生:可各抒己见,师作板书:

  花色: 光

  花的形态: 整穗

  一朵

  成片

  花香

  师:如何去描写花的这些部分呢?每个学生对花的一个部分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生写后在班上交流。

  师:看课文中写紫藤萝是不是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的,在课文中分别找出来。

  生找出后回答。

  明确(略)

  师:把我们描写的一串红和课文中作者描写的紫藤萝比较一下,看谁描写的更形像,更生动?

  生议后师明确:

  作者对紫藤萝的描写用了什么方法使之形像生动起来的呢?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拟人,这些修辞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想像。

  师:把刚才你对一串红的描写也用上这些方法看是不是比原来的描写生动起来了。

  三.作者写花写的得很美,但是更值得我们去欣赏地是作者写花时写出了自己的的情感体验——借物抒情,

  看看下面写紫藤萝花的用词:欢笑、挑逗、在笑、嚷嚷、忍俊不禁、笑容。这些词表现了花的什么?明确:

  生 命 力

  再看看第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对花的描写是怎样和自己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

  作者抓住藤萝花的生理特征通过想像很好的把自己要表达对生命赞美的情感融汇在了一起,可以说借物抒情水到渠成。

  四:作业

  课后仔细观察一种花,并写出一篇小文章,要求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写出的花生动可感。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8

  一.概述

  1.课名是《紫藤萝瀑布》,是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

  2.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3.《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散文。本文主要是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是作者由个人感情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主要学习内容是生字的识记、朗读、感悟、扩展阅读以及写作。

  二.《紫藤萝瀑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利用工具书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3.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紫藤萝的特征,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赏析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继而学会创作同类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观看图片视频,进一步加深对紫藤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紫藤萝花的独特意蕴,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在具体的教学中,尽量做好两个衔接:

  1.知识与能力的衔接:巧妙调动学生小学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使学生在小学已有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语文的学习,达到中学要求的标准,实现本课“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把握文章脉络”的目标。同时,通过分析课文作者对紫藤萝的描写,使学生学习作者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2.情感与态度的衔接:通过朗读给学生的理解搭建一个桥梁,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对紫藤萝美好形象的感受和文章优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问题。实现本课“体会紫藤萝花的独特意蕴,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目标。

  三.学生特征分析

  1.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遣词造句能力,以及较为基础的词语积累。能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文字。

  2.具有仔细观察事物以及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领悟到紫藤萝花以及其他事物的美。但对紫藤萝花的了解不多,一些小细节可能有所忽略。

  3.开始注意社会现象,开始探索人生,对社会、现实、人生等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提高。可以感受课文中蕴含的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以及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4.始终由于人生阅历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作者所处的特殊年代的历史认识不够深刻,对于生命的深度以及人心问题理解还难以达到很深的程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式、互相学习式等各种策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提出疑问、上机自学、分组讨论和汇报、解决疑问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学生解决部分疑问的工具,可以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解决疑难的积极性。同时采用现场朗读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能力。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课文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设计特色:

  教师不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识字、分析课文和情感体会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多上机自学,通过提出质疑、互相学习、口语交流、分组讨论和汇报,完成课文教学,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素养和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布置预习导学

  字词积累运用,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第二阶段:课堂讲授,巩固生字。学习课文,通过范读、引读、自读、赏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第三阶段:通过朗读给学生的理解搭建一个桥梁,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对紫藤萝美好形象的感受和文章优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问题。

  第四阶段:课后进一步探索感悟学习课文。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及观察能力的提高。

  第五阶段:启发学生热爱生命,鼓励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创新写作,抒发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流程图:

  六.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一)多媒体计算机:

  1.放映与本课作者宗璞有关的一些图片和文字介绍资料;

  2.放映与宗璞的创作背景有关的一些视频资料;

  3.放映与紫藤萝有关的flash动画资料;

  4.放映能够陶冶学生情感的轻音乐;

  5.《紫藤萝瀑布》的课文录音朗读;

  6.使用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课件;

  7.利用Internet在网上搜索与紫藤萝、宗璞以及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有关的网站。

  (二)传统媒体:

  1.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

  2.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同步辅导资料

  3.现代汉语词典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1.课堂参与情况较好,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面较广

  2.识字:认读生字,用生字正确组词、造句

  3.课文内容理解:有感情地将课文读给小伙伴听,并且能用自己的话流畅地把课文中蕴含的独特意蕴和深厚情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4.扩展阅读:通过翻阅相关的工具书和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对作者及这篇文章所写的背景有了详细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蕴含的主旨

  5.学生能够尽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自主学习

  6.创造性思维:学生自己创作的小文章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具有新颖性。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感悟生命的永恒。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重点、难点

  l、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2难点:

  (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出beng)忍俊不禁(jin)

  仙露琼浆(qiong)盘虬卧龙(qiu)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l)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4)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酒酿;江米酒。

  (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8)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9)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3、阅读全文,思考预习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它会令人心旷神怡,会令人浮

  想联篇,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读完《紫藤萝瀑布》我们一定会更加热爱大

  自然,热爱我们的生命。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2、提问:请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写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想摘一朵"。

  写作者偶见一树茂盛的紫藤萝。

  第二段:从"但是我没有摘"到"流向人的心底"。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第三段: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到完。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3、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讨论并归纳:从三个方面写。

  (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4、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讨论并归纳: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趣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5、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讨论并归纳:这里运用了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6提问: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1)比喻:"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2)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7、提问: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

  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8、提问: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讨论并归纳: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9、提问:本文的倒叙第二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一朵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0提问:"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并归纳: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四、小结

  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中心思想)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五、板书

  写景抒情

  树

  色:辉煌淡紫色焦虑和悲痛--宁静和喜悦

  形:瀑布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状:流动、欢笑、挑逗、推、挤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花

  穗

  上盛开浅紫

  下待放深紫

  花

  色:上浅紫、下深紫

  形:帆一舱一舱内

  香:嗅一视一幻(通感)

  六、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杏额现仅忍峻不禁仙露琼桨盘扎卧龙

  ┌─┬─┬─┬─┐

  │ │ │ │ │

  └─┴─┴─┴─┘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位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力。快了脚步。

  1、"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言下之意是什么?

  2、"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什么?为什么又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3、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上文第二段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

  5、上文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10

  【课文说明】

  课文的主旨也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欢欣的心情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抒发自己由焦虑和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将主题提升到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的`哲理上来。这篇课文对于学生的观察、感受、联想、思考都很有启发。从中也可以领悟,对生命的思考,既可以来自自身,也可以来自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设想】

  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读、赏析、反思、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既来自自身,又来自其它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或听配乐朗读,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指导语速、语调、重音等)

  交流朗读──全体配乐齐读。

  三、探究性学习

  学生自主生成问题,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生成问题预计。(可参见《读写导航》)

  1、请认真品读课文,按“看花”、“忆花”、“思花”顺序划出课文层次,并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在理解各段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3、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和对人生的感悟。

  (可在独立研读基础上,学习小组讨论课本练习二中的四个句子,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拓展创新

  学习课文对紫滕萝的描写,描写一种你熟悉的花。

  五、布置作业

  1、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请在课后搜集一些有关花木的文章,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联想和见解。

  2、课后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并抒写一组观察。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1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文章写景抒情以感悟人生为重点,所以应指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迸溅()忍俊不禁()伫立()挑逗()

  仙露琼浆()()盘虬卧龙()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迸溅:

  稀落: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3、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拟人、象征等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语言运用:请以“生活”为话题,仿照例句进行仿写。

  例句: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北极星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仿句:生活是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出生于河南书香之家。其父冯友兰,是一代哲学宗师。其姑母冯沅君,五四时期与冰心等齐名。宗璞一家,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文革结束后,当生活再次萌动希望之时,作者的小弟却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作者非常悲痛和郁闷,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由花儿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本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解疑释惑

  (一)。披文入情

  1、范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字音。

  2、分析作者情感。

  (1)自读课文。划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流动过程的句子。

  (2)分析句子。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心灵被震撼,造成悬念

  ②"流着......生的喜悦"→释怀

  ③"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感悟,重获轻松和活力。

  3、提问:是什么样的神奇力量使作者从巨大的悲痛之中解脱出来的?(紫藤萝花)

  (二)。缘情探境

  1、找出直接描写紫藤萝花的段落(2—6段,8。9段)

  2、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作者的写景技巧。

  (1)把握清晰的写景脉络

  看花——忆花——思花

  花瀑——花穗——花朵

  花色——花形——花香

  (2)找出精妙的手法

  如: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开满的小小之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用、拟人的手法,从外形、神态两方面,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

  ②"这里春江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既灿烂奔放又耐得住寂寞的纯朴本性。)

  ③"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味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让人感到亲切。)

  (3)品析精妙的词语

  如:①"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几个动词,使静态的花跃动起来,表现花的生趣盎然。)

  ②"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活泼热闹。"(使画面中跳动着活泼热闹的音符,奏响了一曲欢悦的生命之歌。)

  ③"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写出了十年前花儿惨遭浩劫衰颓零落的景象。)

  (4)体味流动的情感

  (作者对十年前的花儿流露出遗憾、惋惜之情;对眼前的花怀着感动、热爱、赞美之情。)

  (三)情与景谐

  1、研读第10段,体会"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意义。

  (1)初读,找出全段的主旨句。("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再读,思考"生命的长河"在段中还可用哪两个短语概括?("闪光的花的河流"、"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3)三读,思考人、花与生命长河的关系。("万花中的一朵"——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4)四读,思考人、花对生命的态度?("满装生命的酒酿"、"张满的帆"——热爱生命)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优秀02-17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06-01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10-26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10-04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08-23

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06-11

郑成功教学设计 《郑成功》教学设计10-06

《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 教学设计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