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六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第二至八自然段。
【教学准备】
《鲁滨孙漂流记》原著、《夏令营的较量》、其他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同学们,你们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吗?有谁能告诉大家这篇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谁?
板书:
英、笛福
2、解题:
“漂流”什么意思?
(随着水浮动。)
3、这部长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本课是该书的缩写,所谓缩写就是略去具体情节及细节描写,留下主干部分。
4、鲁滨孙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八年。
你能想像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
5、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描绘了一幅荒岛风景图,真的是很荒凉,很艰苦。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滨孙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读第二自然段) 。
6、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
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都是乱石野草。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那么,鲁滨孙又是怎样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思考并交流:
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
交流时随机板书:
住、吃、安全、孤独
3、这些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细读课文第4~8自然段说说鲁滨孙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板书:
搭起帐篷、打猎捕鱼、养羊种麦。住所前空地插树桩,羊群分养,救下“星期五”为伴。
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
1、鲁滨孙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历尽艰难,勇敢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孙你佩服吗?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
2、指名朗读,并谈感受。
3、鲁滨孙孤身一人在岛上历尽千难万险,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困难,肯定还有其它困难,请你想像一下鲁滨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学生讲讲原著中的故事。
(种麦子、做陶器、做独木舟。)
4、通过学习,同学们对鲁滨孙的了解更深了,那么他究竟是靠什么在荒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
(坚韧不拔的意志、丰富的知识技能。)
5、鲁滨孙从遇险上岛到回到故土,想尽办法,积极改善生存环境,全是靠了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历。这对于处于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的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在夏令营中他们进行了一场较量,是一场怎样的较量呢?请看《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思考:
中国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会生存”?中国怎样才能不落伍?
阅读资料后四人小组讨论。
派代表总结发言。
6、教师总结:
在当今的社会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四、课外拓展
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或《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
1.复习巩固字的笔顺规则,归类掌握字的4种间架结构,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积累词语,大部分会用。
3.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提高听、记句子的能力。
4.初步培养表述亲身感受和参与活动的说话能力。
5.通过逐项对照自己的行为及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议,初步养成言行一致、尊敬国旗、尊敬长辈、热爱老师、帮助同学、上学不迟到、专心听讲、按时回家、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7种笔顺规则和4种问架结构;看图说话;复习10项行为规范要求并进行检查评议。
教学难点 :
10项行为规范检查评议,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评议的结果真实性程度较难把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学过的7种笔顺规则;复习5种基本笔画名称,巩固学过的字,掌握汉字的4种结构,提高识字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词语,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3.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提高听、记。写句子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人,明确学习任务。
1、看书交代学习任务。(第1至5题)
2、回忆已学的识字方法,说明今天要进行集中复习、巩固。
二、有机结合,综合练习
1、复习笔顺规则,练习第一题。
①示:十、人、点、你、同、小、国,读一读。
②指名7个学生在黑板上按笔顺规则写一写,其余学生各自练写两个。同时想一想,你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③反馈:a.指名说一说:先写什么,后写什么?b.找一找,还有哪些字也是这样写的?
④小结:笔画笔顺不仅是识字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写好字的重要条件。
2、复习笔画名称,练习第2题。
①读题,想想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②示:(5种基本笔画),指名说说这5种笔画的名称。也可同步用媒体演示这5种笔画,注意这4种笔画的区别。
③让学生照例用直线把字与笔画连起来。
④反馈小结:a.用实物投影仪示一学生的练习或用其他手段出示,进行反馈矫正。并让学生说一说,如:船的第8画是横折弯。b.掌握汉字的笔画名称也是识字的一种基本方法。
3、复习间架结构,练习第2题。
①由第2题引人:谁能说说船、课、过、奶各是什么结构?(指名说)
②读题目3,想想: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③出示:冷、过、雪、国、病校、园、星、起、座,说说这些字的.间架结构。
④以这几个字有几种结构开头,用有有还有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⑤根据结构分类把这些字写下来。
⑥反馈。是否能正确区分,可根据学生做的情况,每个结构补充说几个。
⑦小结:间架结构也是识字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结构,识记字形就不需要一笔一笔地记(独体字除外),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记,这样识字更快更好。
4、小结:笔画笔顺、笔画名称。问架结构是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我们要学会,更要会用。
5、复习词句,练习第4、5题。
①读第4题,说说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A.读词语。(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注意正音)
B.说说回家、新年等词语的意思。
②读第5题,想想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A.指导:听写句子首先要听清老师讲什么,然后要记住,才能写出来。
B.练听。老师说一句,学生复述一句。内容是:谁怎么样或谁干什么句式的短句。
C.听写句子。(先听,自己复述一下,再写下来,然后读一读是否对,同时注意标点。这里的读、复述当然是不出声的)
③抄写第4题中的词语,每个两遍。
三、课堂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单元目标概说】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本单元的主题。冰心《谈生命》借助自然界的生命成长现象,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以及进程中的幸福和艰难的辩证关系。王鼎钧《那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的命运,含蓄地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通过描写地下森林这一奇特的景观,抒发了对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生命的礼赞。勃兰兑斯《人生》通过描写虚拟的“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的场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关注我们的社区”。开展这一活动,一定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积极有效地进行实践,扎实地到社区这个更大的语文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激发他们对学用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设计】
人生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与精读课文相比,教师重点分析的内容要少些,重要的是以文本为平台,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拓展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如果人生是一江春水,我们应选择那奋勇向前奔流的疾水;如果人生是一条路,我们要向往那美妙而曲折的幽径;如果人生是一座高塔,我们又该如何去攀登呢?让我们到勃兰兑斯的《人生》中寻找答案吧。
二、熟读课文,感知文本
1.学生交流上网查找的作者资料,教师补充。
2.听录音朗读,认知字词,疏通文句,初步感受文章。
3.自由朗读全文,标记自己感触很深的.语句,进一步感受文本。
三、按要求自学,研讨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结合下面的提示自学课文,必要的时候可以小组商量。
①你觉得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这个比喻恰当吗?说出你的理由。
②你能够概括文章中涉及的四个场景吗?
③你认为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请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④你读出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肯定的精神了吗?
⑤你能够解读文中你理解得还不透彻的一个难句吗?
2.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教师个别辅导,了解学情。
3.展开课堂讨论。
四、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1.续写练习。
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只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积极进取的人的活动景象,请你试着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场面。
2.读完文章对照自己,你将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请谈谈你的想法。
【资料整台平台】
1.作者 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90年出版此书,轰动了丹麦思想界。重要的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2.推荐阅读:赵丽宏 《人生是一本书》
【综合性学习指导】
关注我们的社区
一、活动目标
1.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
2.在社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发展个性。
3.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习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学会整理资料,能选择最好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4.学习几种应用文的写作(调查报告、倡议书、公约、演讲稿),能够独立地完成以“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里”为题的作文。
二、活动指导
(一)活动准备
1.成立活动小组。
在同学们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小组内自由推荐小组长、副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的活动,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
2.在教师的指点下各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二)活动过程
1.了解我们的社区。
①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人口状况。
②考察所在社区的环境保护情况。
③完成人口、环境调查报告。
2.倾诉我们的心声。
在对社区人口及环境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摸底之后,进行第二项活动,为改造、建设文明社区出谋划策。
①制定文明公约。小组长带领同学们深入到社区各家各户,广泛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然后商定公约内容。内容确定后,要与社区管理员协商,再出台施行。
②发表一次演讲。首先要明确演讲目的:针对社区不文明现象表明自己的态度,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为消除不文明现象努力;然后小组讨论构思演讲稿;最后由一位同学在社区集会上进行演讲。
3.伸出我们的双手。
完成了前面的两项活动,学生已逐渐融入到了社区生活中,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第三项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社区小主人。
①与草地为伴。要求学生关注社区的绿色,争做绿化社区志愿者。学生要对自己所分管保护的那片绿地进行跟踪管理,并以日记形式把管理情况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②丰富社区文化的行动。社区里有宣传栏,要求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以宣传栏为阵地,办一期丰富多彩的墙报,给社区居民送一股清新的文化春风。
三、写作指导
1.要求:以“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2.如果学生按计划扎实地进行了实践活动,完成这篇文章是有内容可写的。比如可以写一写活动过程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可以谈一谈与同学合作的感触,可以写一写参加了社区活动后对自然对社会产生的一些新想法。
3.学生自由写作完成后,分小组交流。小组长组织评选优秀习作向全体同学推荐。
四、活动总结
1.综合各小组活动资料以及社区群众的反馈意见,对各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只要学生认真参与了就给予肯定)
2.举办一期板报,刊出学生优秀习作。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课文。
〖速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指名由学生回答,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
〖讲解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小男孩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
(从两方面想:一是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张相片,贴在他们的墙报上。二是高尔基突然接到小男孩扔进的纸团,得知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自己拍照,让门卫放小男孩进来。)
2、突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一眨眼的时间内发生的,说明高尔基一点儿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3、用突然一词说一句话。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读第2~5自然段。
2、门卫为什么不让小男孩进高尔基办公室?
(从二方面想:一是高尔基工作很忙正在读书也是他的工作;二是不让人进来打扰高尔基是门卫的责任。)
3、高尔基在很忙的情况下让小男孩进来说明什么?
(这是破例,是对小男孩特殊照顾,也说明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热忱的关心和爱护。)
三、学习第6~11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写小摄影师给高尔基照相。)
2、小摄影师给高尔基照相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画出来。(6、7、9、10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
3、朗读画出的语句,从这些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仔细打量知道小摄影师观察细致,也含有思考的意思。摆弄很久小摄影师不停地摆弄相机,为拍照作准备,同时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态;哭着走远说明小摄影师出于礼貌不能用高尔基胶卷,想马上回家取胶卷;上车走了是小摄影师因为自己耗费了高尔基许多宝贵时间而悔恨,对自己一时疏忽而懊悔。)
4、高尔基在照相时动作、神态、语言是怎样的呢?将这些语句画出来。(7、10、13、15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
⑴ 朗读画出的语句。
⑵ 吩咐是什么意思?文中谁按谁的吩咐?从吩咐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呢?(口头指派或命令,一般指上级让下级干什么或长辈让晚辈干什么才使用它。高尔基按小摄影师的吩咐。小摄影师吩咐高尔基,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态,占用他很多时间,他任其摆布,听从吩咐,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⑶ 从画出的其它语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从面带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热忱慈爱,当小男孩哭着说忘带胶卷时,高尔基赶紧站起走到窗口大声喊道:我给你胶卷说明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热爱的感情非常强烈;从高尔基见小男孩,不见记者的态度上,说明他对下一代的成长非常重视。)
5、这段又一次出现突然这个词,读含有突然一词的.那句话。这次突然说明什么?(情况急剧变化。)
6、再用突然说一句话。
四、读第12~15自然段
1、小男孩会再来吗?
(再来可能性大。理由有两点:一是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强烈愿望促使他必然来;二是高尔基如此热情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仍会受到高尔基热情接待。)
2、高尔基工作很忙,他不接待记者,却希望小男孩再来这说明什么?
(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总结全文
作者写小摄影师给高尔基照相这件事,分别写了小摄影师和高尔基的语言、动作、神态,从中我们体会到高尔基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同学们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期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板书
小摄影师
男 孩 对比衬托 高尔基(关心爱护)
想进去 放进来
摆弄 微笑
坐、哭 站起来
跑 喊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活动名称
找片片
活动目标
感知、体验物品的共同特性,按标志找出和范例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片片。
活动过程
1.每一组幼儿的面前都有一筐圆片片,教师拿起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圆片片”。然后,让幼儿在自己面前的圆片片筐里找出和老师拿的一样的红色圆片片。
2.教师可以在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放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幼儿可以随时进行比较,看自己找对了没有。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看看筐子里还有没有红色的圆片片。
活动建议
1.设计这一类的活动,关键在于控制物体的相同属性。例如上面的实例,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材料的相同属性是圆片片,这有利于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2.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集体教育、分组教育、区域活动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小班的集体教育活动要带有一定的情景性,以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意义。
活动延伸
1.用相同的`方法可以使幼儿认识蓝色的、黄色的圆片片。
2.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颜色、形状不同的片片,让幼儿排除形状的干扰,找出红色的片片。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的目的:
1、 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
切割制作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信心。
3、通过对作品、媒材、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感知体验切割艺术的美,学习以形状、颜色、选材、切割制作动物并介绍自己的想法。
2、 蔬菜瓜果的制作及切割布局。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用蔬菜瓜果制作的造型样品、录音机 、磁带 、头饰、 奖励标饰、板书 、吸铁石、教案。
(学生)课本、蔬菜瓜果、头饰、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这是我们常见的食物,我把它简单的改变了一下,变成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蔬果造型。[板书课题:蔬果造型]
这是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新伙伴,他叫Jack。Jack 好像在说话,我们来听听他说些什么呀,哦!Jack向大家问好,同时还想问问同学们,为什么我的身体要用黄瓜来做,而不用别的`什么来做呢?[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Very Good!看来同学们平时喜欢看动物世界,知道鳄鱼有什么特征,那除了鳄鱼之外,根据黄瓜的形状和颜色特征,还可以做些什么有趣的东西?[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板书“形式”﹑“颜色”],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用水果和蔬菜的特性也做了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作品,可带下去走动,并适当做出一些动作],这是……。现在想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在欣赏的同时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要用这种蔬菜和水果做他,并观察一下他的制作方法。[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板书“选材”﹑“切割”]欣赏完老师的作品以后,同学们就以自己手上的蔬菜和水果讨论一下,用他们做些什么。讨论好了以后可以举手跟老师说说,怎么会想到做这个东西的。[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发言的学生]同学们的创意都很好,其实在做的时候并不是很复杂,能大致看的出就行,那现在同学们就可以做一做你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要注意安全。[学生做作业,板书“制作”]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放音乐]
四﹑小结
请做好了的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学生展示]说说你做的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或是学一下你做的小动物的叫声,或是讲述一段或一句有趣幽默的话,还可以说说你做的东西用英语怎么讲的。[学生回答,表扬奖赏同学们]同学们不仅做的好,说的也好。通过这次制作,我相信同学们会对蔬菜和水果有了另一种认识。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哦。
五﹑板书
蔬果造型
形状﹑颜色
选材﹑切割
制作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2-0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3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9-09
教学设计方案(实用)07-07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11-10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0-1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9-12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8-1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