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稿

时间:2023-07-04 10:00:5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幼儿园说课稿(经典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说课稿(经典15篇)

幼儿园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

  前几次活动中,我班幼儿接触了一些人与人之间联络的方式,为了让中班幼儿对联络方式和信息传递有更多,更广泛的了解,把幼儿的这种探究性拓展开来。引导幼儿对动物的们的联络方式产生好奇。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特点产生兴趣和探究欲念,本次活动是让幼儿了解动物们的有趣的联络方式,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已具有的语言能力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探索学习,让幼儿了解,并感知不同动物之间都有自己的联络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

  3.情感目标:体验动物之间联络这一现象带来的乐趣。并懂得爱护动物。

  三、重难点:

  根据本次活动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初步了解几种小动物的联络方式,难点定位于对动物联络方式的感知。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我做了如下准备,小蜜蜂,小狗,孔雀,狼等图片,以及其与同伴交流视频。

  五、说教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我主要采用多媒体展示法、探索讨论法、游戏激趣法等。活动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是一节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采用以下几种学法:观察法,操作演示法等。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中我将通过这几个大环节来展开:

  (一)展示欣赏,引发兴趣1.展示图片和视频,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2.让幼儿之间做讨论,说一说,图片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小结,蜜蜂飞,采蜜。小狗撒尿。孔雀在开屏,狼在嚎叫

  (二)师幼互动,一起交流讨论动物联络的特征1.观看视频,介绍动物们的种类,活动特性2.请幼儿来说一说,小动物们是怎么发出信号的?怎么做的,3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尝试帮助小动物交流。

  教师小结,小动物和人一样,有情况和事情的时候都要和小伙伴交流,

  (三)依次播放视频,了解小动物有趣的联络方式。

  1.逐一播放视频,了解活动中几种小动物的联络方式;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交流方式;

  3.教育幼儿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联络方式各有不同,但能准确的传递自己的信息。

  七、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将知道的这些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幼儿园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新年到》是大班综合活动内容.这首诗歌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星星、月亮、太阳都拟人化,描写了共同欢度新年的快乐,同时通过自然的对话,幼儿知道了过新年自己长大了一岁,更加懂事了。幼儿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流露出了盼新年、过新年的喜悦心情。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基础知识,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

  目标定位

  根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以及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任务,特制定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1)感受新年欢乐气氛,增强大一岁的自豪感。

  (2)学习诗歌的语言,能创编诗歌。

  (3)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活动难点则是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使活动得到深化。

  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富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有关的课件以及幼儿运用的小图片。

  (2)关于《新年到》的歌曲磁带、背景音乐,创编诗歌用的小图片(如小狗、大树等)。

  (3)绘画用的纸、笔每人一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让幼儿想说、敢说。在活动中,我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的原则,采用了以下教法:

  1、游戏法:

  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中。首先,在导入部分运用了音乐小游戏“模仿动作”。随着音乐引导幼儿模仿做梦等动作,创设情境。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时,设计了游戏“对话”。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对新年的认识。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运用了音乐表演游戏“一年过去了”。

  2、视听讲结合法:

  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以及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听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述。包括自由接结伴讲、分组讲,这样可以更好的满足每个幼儿想说的愿望。视听讲结合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3、分段跟诵法:

  在幼儿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图片进行分段跟诵的方法。由于这首诗歌描写了四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诗歌的完整性,所以运用分段跟诵法,每一段设计几种不同形式的提问,使幼儿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

  以上三种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使用形象逼真的图片,适合幼儿操作的小图片,以及优美的音乐,使语言与艺术极和谐的融为一体。

  三、说学法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了给幼儿今后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奠定基础,本次活动运用的学法有:

  1、倾听表述法:

  首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教师声请并茂的 朗诵,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并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

  2、探索仿编法:

  新《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拓展语言经验。我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同时,提供了各种小图片,以引起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学习,突破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程序

  (一)模仿动作,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在活动开始时,伴随Flash动画请幼儿听音乐“模仿动作”,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说:“小朋友进入梦乡,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幼儿用动作表现出酣睡,并用语言说“我做了一个梦,我坐上飞船遨游。”教师将飞船的图片贴到梦的背景图上,这就使幼儿从艺术活动中产生兴趣,并为诗歌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师幼互动,共同探索。

  这一部分工共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语言游戏“梦见谁”。教师出示飞船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在遨游时碰到了谁呢?”“他们是怎样过新年的?”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述自己的想法,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第二环节完整欣赏。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诗歌里说了什么,感受新年的快乐,感受诗歌的美。第三环节分段跟诵。首先,幼儿自选太阳、星星、月亮的图片有感情的朗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调动幼儿的情感共鸣,进行有感而发的朗诵。

  然后,教师再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诵。自然过度到第四环节完整的有感情的配乐朗诵,完成活动重点。第五环节仿编诗歌。出世小鸟、大树等图片引发幼儿思考,让幼儿自选一种与同伴讨论。例小鸟们说“新年就是躲在窝里听鞭炮······”。通过这样的操作讨论,让幼儿学以致用,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参与仿编,教师及时指导和帮助。

  (三)游戏体验,表达情感。

  教师进行情感启发:“过新年,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小朋友,唱起歌,把舞跳,敲锣打鼓真热闹。”然后在音乐游戏“一年过去了”中让幼儿充分感受新年的快乐。

  (四)评价活动,培养自信。

  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情感、语言、动作等多方面的随机评价和阶段评价,并注意调整控制好活动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同时针对性的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一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五)说活动延伸

  请幼儿欣赏诗歌《新年到》,并组织美术活动,利用灵活的教育机机制,巩固了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体现了各种教学的整合性。

幼儿园说课稿3

  蔬菜是幼儿每天都接触的食物,以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大家的青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

  然而幼儿对蔬菜的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馄饨的知觉,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让我们同幼儿一起在“香香的蔬菜”这一主题活动中去看一看、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由模糊的、馄饨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知觉重组,一起去经历一个令人兴奋、主动学习的历程。小鬼当家是本主题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11月17日,我们中班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城西市场蔬菜买卖区,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蔬菜,他们睁大眼睛、发出惊讶声。在热心摊主们的帮助下,认识了许多的蔬菜。购买蔬菜的`时候他们学着大人的样子,认真比较、仔细挑选,很有主见。当拎起自己挑选及购买的蔬菜时,张张小脸写满了自信与快乐。

  回来后,大家对这些蔬菜进行了解剖、进一步的探索,最后摆出各种漂亮的蔬菜沙拉造型。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2、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蔬菜的名称,并能大胆在小朋友面前说出自己爱吃的蔬菜名称。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蔬菜、蔬菜菜肴、背景音乐、故事挂图、录象。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导入:“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我们一起到蔬菜王国做客好吗?”带领幼儿进入蔬菜王国。

  2、基本部分:

  (1)带领幼儿到有新鲜蔬菜的地方,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蔬菜并认识说出蔬菜的名称。

  (2) 鼓励小朋友拿起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并大胆向客人老师讲出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名称。

  (3)教师拿幼儿没有选择的蔬菜,提问幼儿为什么没有选择?引出并了解幼儿不喜欢吃的蔬菜,提出幼儿挑食得不好习惯。

  (4)教师通过讲故事《西西和南南》使幼儿知道挑食对身体有哪些不好,教育幼儿多吃蔬菜养成不挑食物的良好习惯。

  (5)看电脑图片,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蔬菜营养的认识,知道以后要多吃蔬菜,身体才能健康。

  3、结束部分:

  教师请幼儿去品尝蔬菜。

  活动小结: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观不仅认识各种各样的蔬菜,而且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很多孩子能大胆的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喜欢的蔬菜,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初步培养成了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健康〈〈玩皮筋〉〉,我设计的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发展以走、跑、跳、钻、爬等动作,并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增强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勇敢精神,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怎样玩皮筋,把难点定位于怎么样钻山洞,用了一些物质准备:地毯、椅子、铃铛、皮筋等。还用了些空间准备。 首先我来说说教法,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活动中我以自己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我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游戏法、操作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的适时的赏识,把幼儿的创造之花点燃,我还用了情景教学法,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此外,我还适时的使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

  接下来我说说学法,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感情,本次活动采用了:尝试法、游戏体验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身体素质得到发展。

  最后,我说说教学程序,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1)、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教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妈妈要带小兔们到森林里去玩玩。”教师边念“小兔子蹦蹦跳”的儿歌用“跳”的方式出活动室,来到操场上做伸展运动。

  (2)、体验游戏—小兔采蘑菇

  教师以兔妈妈的口吻说:“啊!你们看,小河对面有许多蘑菇,我们把它采回来,今天可以回家美美的吃一顿了,不过,小河中间有座独木桥,小兔们过桥的'时候可要小心点,兔妈妈带领小兔过桥。这个环节我用了游戏体验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快乐的感觉,又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

  (3)、自由探索---小兔玩皮筋

  教师:小兔采蘑菇累了,先休息一下,我示范轻敲小腿,幼儿跟学,以此来放松刚才过小河时腿部肌肉的紧张,教师可在活动前在草地上放上几根皮筋,在休息时候肯定有几只小兔会发现我的“阴谋”,因而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幼儿主动进行探究,活动中力求形成了“合作式探究”的师幼互动,可自创玩皮筋的若干种方法:可以跳,两个小朋友拉着皮筋,中间若干个小朋友可跳;也可以把皮筋两头吊起来,玩玩小时候的跳皮筋游戏;也可把皮筋圈成一团,玩投掷游戏等等,让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

  (4)、游戏体验---钻山洞

  活动快结束前,兔妈妈对小兔说:“天色已经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可是前面的森林里有大灰狼,我们只有钻过草地旁的山洞回家了,( 教师在活动前就设置了山洞,当然这个山洞是用小椅子放在两边,皮筋绑在小椅子上,并系有铃铛),小兔在钻山洞的时候要注意别碰到山洞壁上,因为有蝙蝠,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教幼儿正确的钻爬方式:胸、腹、腿着地,臀部翘高。发展了幼儿的钻爬能力。

  (5)、放松活动

  终于到家了, 我们听听轻松的音乐,跳跳兔子舞。

  我希望我今天设计的活动能给孩子带来欢乐,让每个孩子体验快乐!

幼儿园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秋天来了,叶子一片片都变黄,秋风一吹,就像是翩翩起舞的蝴蝶飞落下来,美丽的意境贴近着幼儿的生活又为他们所喜爱。《小树叶》这首歌曲不仅符合了季节特征,而且易于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优美抒情的旋律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提高艺术表现力,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歌曲是一首AB段式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教材,第一段主要表现小树叶离开树妈妈,心里很难过,第二段主要写小树叶变勇敢了,树妈妈很高兴。此环节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幼儿对比作品中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运用启发引导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树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学习用连贯,舒缓的声音表现秋叶飘零,略带伤感的情绪;用断顿,有跳跃的声音表现小树叶勇敢,乐观,期盼春天归来的情绪。以此来化解活动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活动呈现趣味性,游戏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更加喜欢音乐中的游戏活动,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了,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具体目标为:

  1、理解歌词,知道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初步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情、动作等来表现音乐的内容。

  3、热爱大自然,从小竖立起保护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良好意识。

  三、教学方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也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在本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和示范法。其中,通过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情境教学法贯穿活动始终,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为幼儿享受艺术,表现艺术提供了机会,激发幼儿的艺术表现欲。

  四、教学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的姿态及树叶飘落的情景(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为理解歌词做好铺垫)。

  2、多媒体课件《小树叶》(这是作品欣赏的重要部分,它将作为一个载体,向幼儿呈现完整、感性的'视听觉的艺术形象。创设意境,帮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3、若干片“小树叶”(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运用这些材料来创设秋天的情境,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呼应,同时为最后的表演环节提供材料)。

  五、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活动过程中,将充分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促进幼儿艺术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为此我将活动分为六个环节来完成。

  1、设置情境感受旋律“小朋友,秋天到了,风呼呼得吹着,马路两旁的树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学学树叶飞落的样子。”

  教师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做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样子,以及树叶在风中飘舞的情景。目的在于引发幼儿对秋天落叶情景的联想,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初步感受《小树叶》的音乐旋律,并由此而导入故事《小树叶》。

  2、欣赏童话理解作品“秋风起来啦,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心里可害怕。它们伤心的哭了。”(你们听到故事里讲了什么?你们伤心时会怎样呢?等等)在此环节中,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引导法,通过开放式的问题给了幼儿一个较大的思考空间,让幼儿回忆自己伤心和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老师巧妙地将的范唱溶入到童话欣赏中,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为下面理解歌词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3、整曲欣赏感受音乐“老师把这个故事也编到歌曲里去了,我们一起来看着电视完整的听一听。”幼儿边看课件边听歌曲。

  此环节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和整曲欣赏法。课件将生动的画面与歌曲《小树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下子就将幼儿带入歌曲的情境中,使幼儿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艺术美的享受。

  4、分段感受加深理解“歌曲中第一段讲了小树叶离开树妈妈在空中飘荡,小树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用什么歌声来唱呢?”(带领幼儿边看课件边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来唱第一段歌词)。

  “第二段写小树叶变勇敢了,树妈妈很高兴。我们又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呢?(带领幼儿看着课件、听着音乐用断顿,有跳跃的声音来唱第二段歌词)。

  此环节借助了多媒体课件,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幼儿对比作品中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运用启发引导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树叶、树妈妈的内部心理活动,探索思考什么样的歌声适合体现该段歌曲,体现了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气氛。突出了重点,为解决难点做好准备。

  5、学唱歌曲“刚才小朋友知道了第一、第二两段音乐的不同,我们在看着画面来说说歌词。(师生共同朗诵歌词)“那我们把歌词用‘啦’来代替,听着音乐来唱一唱,感受一下一二两段地旋律。”(师生共同尝试两遍)“我们再完整的把这首歌唱出来。”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朗诵歌词,接着用单音“啦”来哼唱旋律,进一步熟悉旋律,最后,幼儿完整学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在支持、帮助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教师在尊重幼儿想法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这样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6、自由表现体验乐趣“小朋友我们一起再来玩玩小树叶的游戏,我是大树妈妈,你们做小树叶,一起随着音乐唱着歌做树叶飘落的游戏,好吗?”

  这是本活动的结束部分,所有的幼儿与老师一起手拿小树叶扮演树叶娃娃,让幼儿置身于角色中,随着《小树叶》的音乐自由表现,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在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让幼儿在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再创于各种感官的表演下,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学习的乐趣。

幼儿园说课稿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的综合活动《我学小动物》,此活动选自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小班的主题活动《我喜爱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喜爱动物又是孩子们的天性。此活动故事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2)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3)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幼儿通过本主题活动,产生对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能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动物,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动物是人类朋友。

  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还有距离,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本次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地用自然音说话、正确发音并能够表演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模仿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渗透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方面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语言领域中的故事为主,主要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模仿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与动作;难点在于理解故事中的词汇:轻、响、快、慢,并能用自然音说话、唱歌。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自己来通过模仿叫声、创编动作加深对动物的印象;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注重练习与游戏的多次重复性,使幼儿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从而理解词的意义,明白道理。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主要以直观法、谈话法、表演游戏法三个方法为主。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因此在活动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1、直观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范法。

  通过操作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故事、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等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正确的示范则是教幼儿掌握语音的基本途径。通过示范,不仅要求幼儿能正确地感知语音的微小差别,而且还能让他们掌握发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养幼儿正确发音又是小班语言教学的重点任务。

  2、谈话法:由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

  3、表演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表演游戏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节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规定的内容进行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内容。

  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练习法、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 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 ,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

  1、课前请家长利用休假日带幼儿到动物园、动物市场观察、认识各种小动物。

  2、搜集各种有关动物的故事、图书、图片、影碟资料,充实到各区域角。

  活动中的准备:

  1、故事《唱歌比赛》课件;小动物声音课件。

  2、故事角色中小动物头饰。

  3、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坐。

  (三)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练习)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表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根据纲要中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使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在开始部分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有什么声音 "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欣赏故事中借助于想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配乐解说,以及我声情并茂的重复,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模仿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2、游戏体验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表演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游戏中,幼儿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四)说活动过程:

  1、听辨声音,模仿动作。在开始的部分播放声音课件,让孩子们倾听辨别:“你都听到了谁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孩子仔细倾听分辨各种声音,有意识地让幼儿模仿所听到的小动物的动作,给幼儿一个创造性地表达、表现的机会。通过用耳朵、用脑、用手、脚、用身体来体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为突破重点做了铺垫。

  2、欣赏故事,了解内容。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强化“小鸡唱得太轻了,小鸭唱得太响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儿对难点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我的提问指向明确,幼儿易于表现,如:“小鸡唱得怎么样?他是怎样轻轻唱歌的?怎样唱才好听?”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复习巩固。《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小班幼儿基本上是以模仿性游戏为主,要在成人的.不断提示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在表演时,我也加入到游戏中,既担任着 “兔子裁判员”的职责,又能够适时指导幼儿表演。在游戏中,我不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进行暗示性的帮助,与孩子共同参与,享受快乐。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总结评价,适时教育。在总结的过程中,我对每个(组)幼儿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及时肯定、表扬其表现,并且教育幼儿懂得:说话、唱歌声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最好听的声音。

  此活动内容体现了根基性、直接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倾听声音(静)——模仿声音动作(动)——欣赏故事(静)——表演游戏(动),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五)课件制作:

  根据故事内容及幼儿年龄特点,我用Flash软件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其画面色彩鲜艳,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充满童趣,配乐明快、解说清晰,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认知活动---1和许多

  说活动教材

  认识“l”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

  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兔采蘑菇”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并帮助他们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所涉及的动物形象“小白兔”,孩子们很熟悉,而且其中的活动简单。比较形象直观,满足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

  说活动日标

  1.活动目标

  在生活中孩子们也会常常接触到“1”和“许多”等这样的数现象,但对这些数现象模糊不清,不能很准确地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孩子能够进一步地掌握理解“1”和“许多”,特制定以下两条目标:

  (1)在游戏中让幼儿初步感知“l”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进行表达。

  2.活动重点: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l”和“许多”。

  3.活动难点:感知“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分析】本次活动重、难点体现一个“认识”和“感知”的问题,所以把认识“l”和“许多”作为整个活动的重点,通过让幼儿根据兔妈妈所给的任务进行认识“l”和“许多”的关系。活动的难点定位在感知“l”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因为在教育幼儿学习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一个由易到难的规律,在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感知,体现了幼儿学习数的发展过程,这样才具有一定的递进性,让幼儿知道1个1个和起来就是许多个,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增强了幼儿的数概念。“l”是自然的单位,“许多”是含有两个以上元素的集合,它们之间有一个量的区别。在目标中还强调了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l”和“许多”两个量.符合小班幼儿的思维发展要求,也促使幼儿在表达过程中理解“l”和“许多”两个方面的意义。

  说活动准备

  1.前期准备:了解幼儿的喜好。

  2.活动材料准备

  (1)兔宝宝和大灰狼的头饰、篮子及蘑菇若干。

  (2)合适的活动场地,为幼儿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

  (3)场地布置如图:(×表示小兔出发的位置)

  说活动延伸

  1.活动一: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水果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哪种水果是1个,哪种水果是许多个。(教师根据需要可更换图片的内容)

  2.活动二:区域活动中提供小卡片。听指令找出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请你找出是l(许多)个物体的卡片。

  3.活动三:找找自己身上什么东西是l,什么东西是许多,并告诉同伴和老师。 4.活动四:教师带领幼儿找找教室和室外的物体,什么是1,什么是许多。请幼儿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1个,什么东西是许多个。

  【分析】 起到加强巩固作用,让幼儿通过进一步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感知“l”和“许多”,加强理解“l”和“许多”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

  说活动特色

  1.活动情景游戏化。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2.活动内容整合性。在活动过程中以小兔采蘑菇为主题,融人认知(“l”和“许多”)、语言(我拿了……;我采了……)、社会(伯伯借篮子给小兔们,突出关爱)、健康(下蹲、跳等基本动作)等方面。

  3.活动自主性。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带领幼儿参与活动,打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界线。活动中没有强硬的规定,创设较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幼儿轻松地学习本领。

幼儿园说课稿7

  导读: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火车呜呜叫》是一首节奏非常鲜明的歌曲,中速,匀速每个音都有配一个字,整首歌曲有4句,以8分音符为主,每句都是相同的节奏╳╳╳╳一音一字的格式幼儿在演唱中就感受到了八分音符在42拍中的旋律节奏。我班幼儿已经学过2拍子和4拍子的节奏型,所以要他们来给曲子完整打拍是很容易的。但要两种节奏结合起来以双声部的方式来打拍就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将曲子同时用4分音符和8分音符来表示,不同的节奏型可以让曲子表达的更丰满、厚实有立体感,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同的节奏有不同的声音效果,激发了幼儿学习打击乐的兴趣。小朋友在春游活动中已看到过火车的外貌,聆听过开动的声音,这个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表达火车形象的自由舞台。

  二、活动目标: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集体的打击乐活动中对幼儿的倾听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仅要有专制的注意力,还要有与他人协调配合的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在复习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4、8分音符来同时表达歌曲旋律节奏,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节奏型表现的不同声效。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节奏感和感受力。

  三、活动准备:

  1、曲子的节奏谱电脑课件一个。

  2、已学会唱《火车呜呜叫》的歌曲。

  3、录音机一个。

  4、圆舞板每人一件。

  四、教学方法:

  本次活动以乘火车的游戏形式贯穿整个活动环节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利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将无形的音乐,用有形的动画来表现,有利于幼儿对节奏的理解。运用单句引导,整曲练习的方法,让幼儿由易到难掌握整首曲子的节拍。

  五、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有五个步骤

  1、听音游戏。

  2、复习歌曲。

  3、语言节奏游戏。

  4、观察节奏谱,学习用两种节奏同时打拍。

  5、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

  下面具体说说每个环节的.内容和要求:

  听音游戏《去森林玩》整首曲子有六个乐句分高、中、低三个音区,要求幼儿在不同的音区做不同的动作。如:在低音区做弯腰动作,中音区:向前平衡地开火车,高音区:抬头抬手往上爬。整个练习提高了幼儿听音的能力,同时发展了动作表现的能力。

  复习歌曲《火车呜呜叫》。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乘火车到祖国各地去玩一玩呀,请你唱一唱《火车呜呜叫》,唱的时候注意火车声要有远到近,声音从轻到响,速度稍快些。教师示范一遍,幼儿演唱数遍。在演唱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的节奏。

  三、单句练习4分音符和8分音符的合奏效果。在这里主要练习四小节:╳╳┃╳╳╳╳┃

  的节奏。出示课件动画,有上下两个画面,上面是2拍子的烟囱冒烟的情景,一拍冒出一团烟雾。下面是车轮滚动的画面每半拍车轮就由原来的黑色变为红色。两种画面都能分别隐藏。

  在这两种节奏中4分音符的拍打是难点,因为他不是一词一拍的。而按照幼儿平时的打拍惯常会把2拍子处理成╳0╳0的形式。因此我隐藏了8分音符的画面,不从视觉上去干扰他们,集中注意力练习╳╳┃的节奏型。为了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了乘火车旅游的游戏。“小朋友,我们坐着火车出发罗,火车漫漫启动了,准备好了吗?请你跟着

  火车的车轮声用╳╳┃╳╳┃╳╳┃╳╳┃

  咔嚓咔嚓咔嚓卡咔嚓上海到了上海到了

  教师出示表示伤害内的东方明珠塔。并用拍手的方式示范一遍要求原来的空拍也要用手拍打出声音来。教师用1、2给出语言速度,让幼儿有个心理节凑,有利于整齐的打拍。幼儿练习数遍。

  2、隐藏上面的画面,出示8分音符的画面,幼儿用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咔嚓咔嚓咔嚓卡咔嚓上海到了上海到了

  虽然一词一拍但同样的音乐换了8分音符后打拍的速度就快了,所以要提醒幼儿在拍手的过程中幅度要小些否则来不及。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型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3、两种节奏一起打,同时出示两种节奏谱,先请女小朋友打4分音符的节奏,男小朋友打8分音符的节奏,要求一边念词一边打拍,用有声的语言和画面的变化做有形的指挥拐杖能让幼儿将两种节奏磨合的更整齐。以同样的形式进行交换,在幼儿掌握一定方法和规律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如:将上海替换成北极等,一方面让幼儿觉得有了新意,另一方面通过多次的练习能将双节奏的配合磨合的更加协调整齐为整首曲子的演奏打下基础。

幼儿园说课稿8

  一、说教材: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可以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既可以进行造型训练,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幼儿在通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所以,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内容。由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目标

  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活动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三、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

  3、欣赏老师的作品

  4、白纸,铅笔

  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本次活动设计中,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2、观察比较法。本次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直接感受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我采用了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三幅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中,发现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我采用了欣赏评价法,在欣赏的同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点评:

  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鱼宝宝?为什么?”使幼儿在审美的同时自然地习得经验,为下次经验迁移做准备。

  问题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说活动程序:共有5个环节:

  1、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的花纹,引导幼儿说出鱼儿身上花纹的特点。(导入活动,观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鱼。)2、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的画用了那些线条装饰的,并进行比较。

  再欣赏老师的作品,让幼儿学习装饰鱼宝宝的基本方法。我同时逐个展示各种点、线、面(即根据幼儿回答展示各种线形和点形装饰),既增强了趣味性,又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的功效。

  (欣赏幼儿绘画作品,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示范讲解几种鱼的画法:(欣赏老师的作品)(1)请幼儿说说老师画的画都用了什么线条来画各种各样的鱼。

  (2)教师在幼儿最喜欢的鱼身上示范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线条的疏密关系。

  (3)请幼儿来装饰几条鱼宝宝。

  (4)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

  3、通过比较,了解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线描画抽象的形式美的构成规律。我选择了三副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图一: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图二: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图三:疏密变化恰当、有一定规律),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探索、发现,从而掌握线描画的基本规律,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5、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线条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既给予孩子技法上的帮助,又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根据对本次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教学程序的设计,估计活动的重难点将会得到突破。但是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在活动中还将根据孩子的基础和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幼儿园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实验实验教材第八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幼儿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新课标指出:这一学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幼儿空间观念,使幼儿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幼儿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幼儿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幼儿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幼儿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智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幼儿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四、教学方法

  本课设计理念为: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幼儿的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让幼儿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幼儿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原则及直观性原则。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幼儿采取“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幼儿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适时运用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五、说教学流程:

  对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及学情实际,我尝试构建一种探索性数学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模式,主要分为:“初步认识梯形—→操作体验,了解特征—→操作探究,深化新知—→游戏活动,拓展新知—→交流评价,总结升华”五大教学环节。

幼儿园说课稿10

  一、设计来源及意图

  《吃“伞”!》出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中班上册的“伞的世界”单元。在这个活动之前,小朋友已经通过围绕“伞”来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对伞的结构、外形特征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让幼儿认识像伞一样的植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然要数“蘑菇”了。小朋友平时在家里或在幼儿园里经常都会吃到蘑菇,它的外形特殊,像一把小小的可爱的伞,小朋友看见蘑菇都会忍不住拿来玩一玩,摸一摸,甚至闻一闻。同时,蘑菇的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可是由于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许多幼儿都不喜欢吃它,一种极有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优秀食物就这样被幼儿拒之嘴外,真的是很可惜!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这些可爱的“小伞”,并愿意与它成为“好朋友”,从而使幼儿能更加健康的成长,特此设计了《吃“伞”!》这一个综合活动。

  二、说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不同的像伞一样的菇类食品,激发幼儿喜爱蘑菇的情感(其中重点认识各种食用菇)

  2、 培养幼儿的分析和观察能力

  3、 体验尝试合作烹饪的乐趣

  三、说活动准备

  1、 购买各类食用菇。如:香菇、金针菇、平菇、茶树菇、草菇等

  2、 一把美丽的伞,录音机,录音带,有毒蘑菇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3、 不少于师幼人数的碗筷,盘子多个

  4、 电磁炉,烹饪材料——盐、油、酱油、糖、葱花、蒜粒,已炒好的肉丝、鸡块等

  四、活动程序

  (一) 我和伞来做游戏

  活动开始,老师指着场地中央放着的一把伞,用游戏的口吻说:“哟!太阳都老高了,伞还在睡懒觉呀,真羞!小朋友,我们去捉弄一下伞,把它叫醒,好不好?”小朋友就会很高兴的响应。音乐声中,幼儿快乐的进行游戏,或碰或拍或摸伞。

  游戏的时候,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把注意力放在伞的结构上,用动作或语言进行提示,比如让幼儿摸一摸伞面,拍一拍伞柄,嗝吱一下伞骨等等。如果老师不加予引导的话,小朋友碰摸伞的位置大多数都会集中在伞的一个地方,象伞面或伞柄等,那伞的其它结构就会被小朋友忽略了。因为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和伞玩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伞的基本结构,为后来的“认识蘑菇”做好铺垫。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幼儿把伞的基本结构都注意到了。

  游戏的最后,伞就要醒了,老师赶快引着幼儿背对着伞躲起来,配班老师悄悄的把伞藏好,藏伞的时候注意不要给幼儿看到,否则会影响游戏的效果。

  (二) 通过伞来变魔术,让幼儿找像伞一样的蘑菇

  很快的,幼儿就会发现“伞不见了”,小朋友正在奇怪的时候,伞出现在大屏幕上。

  通过课件,让伞来告诉小朋友,伞躲起来是在玩变魔术,伞变了好多“样子长的像它的,可以煮来吃的菌”出来。伞要考考小朋友,能不能猜出是什么?并把它们找出来。小朋友看完了以后,就会很开心的一边猜一边找。

  可能大多数幼儿都不知道菌是什么,他们在找的时候,不单把场地周围事先放置的蘑菇找出来,也会把用来装饰主题环境的美工小伞或玩具伞也找了出来,教师就可以提示:“它可以煮来吃吗?”让找错的幼儿重新再找。找到蘑菇以后让幼儿把它们分类放好。这里不要求幼儿了解菌是什么东西,因为这个对中班小朋友来说,有点难,只要幼儿知道蘑菇是一种菌就行了。

  这个环节通过外形的联系,让伞来变魔术引出蘑菇,幼儿在找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他们想认识蘑菇的兴趣。

  (三) 让幼儿认识常见食用菇以及它的简单结构,在这部分解决“让幼儿观察和认识各种食用菇,激发幼儿喜爱蘑菇的情感”这一教学重难点

  1、 识蘑菇的简单构造

  蘑菇和伞的结构很相似,基本的部分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地方

  比如:伞面——菌伞 伞柄——菌柄 伞骨——菌

  老师可以把伞和蘑菇放在一起让幼儿对比一下,或让幼儿在蘑菇上找一找伞的影子,看看哪些地方象伞。小朋友很容易就弄清楚了蘑菇的基本结构。在前面“我和伞来做游戏”这个环节中所做的铺垫在这里就派上了用场。

  2、 认识常见食用菇

  (1)结合识字,让幼儿认识各种食用菇的名称

  老师分别向幼儿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蘑菇?

  你吃过哪一种蘑菇,什么味道的?

  你刚才找到了哪一种蘑菇?

  每次提问后,请发言的幼儿看一看刚才找到的蘑菇里有没有所说的,如果有,就拿起来向其他幼儿介绍一下。有些蘑菇幼儿不一定知道名称,或者叫法不是很规范,老师就可以把这些蘑菇的正式名称告诉幼儿。在幼儿认识名称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蘑菇出示相应的识字卡,让幼儿进行识字

  (2)幼儿自由的讨论和比较一下,这些蘑菇有什么不同

  蘑菇的外形看起来都像一把伞,但仔细看来各有差异。幼儿的发言可能千奇百怪,毫无条理性和系统性,只要他们能够仔细观察并踊跃发言,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3)把差异比较大的两种蘑菇放在一起让幼儿进行比较,老师要充分的引导幼儿从蘑菇的大小、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来进行观察

  观察能力越强的幼儿发现的东西也就越多,比如:平菇长得像一把油纸伞,开的平平的,草菇长得像一把还没打开来的伞;香菇又矮又胖,金针菇又高又瘦……观察能力弱一点

  幼儿的也能区别简单的颜色、大小等等,老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启发和引导。

  (4)让幼儿自由的选择两种自己喜欢的蘑菇和它们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拿到蘑菇后,小朋友都会摸一摸,闻一闻,玩一玩。这个和磨菇玩的过程也是幼儿进行比较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过程,老师要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很快的,幼儿就会发现不同的选择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比如:香菇有时变高了,有时又变矮了;茶树菇的颜色时深时浅……,这会让幼儿惊奇得不得了,幼儿探索蘑菇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激发了幼儿喜爱蘑菇的这种情感。

幼儿园说课稿11

  蔬菜王国

  导读: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激发幼儿喜欢吃蔬菜的情感和意识。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我通过引导幼儿看动画、玩游戏、做蔬菜沙拉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和感受本次活动带来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以此来突出重点。

  活动设计:

  经过观察我发现多数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由于营养不均衡,从而出现了不少的小胖墩,还有的孩子有便秘现象,严重影响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结合新《纲要》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精神。我以南京教材大班健康活动《怎样吃最有营养》为蓝本,设计了本次活动《蔬菜王国》,目的在于引起幼儿对蔬菜的注意和兴趣,从而产生喜爱蔬菜和喜欢吃蔬菜的情感和意识。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蔬菜如何有营养、要多吃蔬菜,幼儿会感到枯燥无味,教育效果不会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我选择了看动画、做游戏、动手操作等活动形式,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建立与蔬菜的情感,同时其感知、观察能力,积极思维、敏捷反应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喜爱蔬菜的情感,培养幼儿喜欢吃蔬菜的意识。

  2、能够初步掌握正确的切菜方法,会自己动手尝试做蔬菜沙拉,有安全卫生意识。

  3、愿意将自己做的蔬菜沙拉与大家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激发幼儿喜欢吃蔬菜的情感和意识。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我通过引导幼儿看动画、玩游戏、做蔬菜沙拉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和感受本次活动带来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以此来突出重点。

  (三)活动难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幼儿正确拿刀和切菜的方法。幼儿缺乏用刀和切菜的经验,安全意识差,为了安全起见,我有意选用了适合幼儿用的能开合的小刀;为了降低幼儿切菜的.难度,我把洗干净的菜切成长条形提供给幼儿,通过示范、演示、及时纠正、指导幼儿正确拿刀和切菜,以此来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

  灵活多样,生动有趣,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次活动我运用启发诱导、演示、示范、游戏、操作等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以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主动参与,从而使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说学法

  幼儿好奇、好动、喜爱游戏、愿意动手操作,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看、想想、说说、玩玩、做做、尝尝等多通道参与的方法,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知经验,激发幼儿对蔬菜喜爱的情感和喜欢吃蔬菜的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观看动画片

  幼儿特别爱看动画片,因此,我选用了与本次活动相适宜的动画内容溶入活动环节,通过观看动画片的情节,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感受不吃蔬菜对身体带来的危害,我采用启发诱导法层层提问,步步深入,使幼儿逐步理解两兄妹从不爱吃蔬菜到喜欢吃蔬菜的变化过程,这时教师简单做以小结:小朋友不但要吃肉类还应该多吃蔬菜,不挑食,这样才会变得更加聪明健康。

  第二环节:巩固对蔬菜的认识

  1、观看录象:菜市场的蔬菜。

  通过观看菜市场的录象,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自己熟悉的蔬菜了解还不认识的蔬菜,这样更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更乐于接受,同时也为下面的游戏做了隐性铺垫。

  2、游戏:蔬菜商店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知经验,培养幼儿对蔬菜喜爱的情感,因此,我设计了蔬菜商店的游戏,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幼儿在游戏中既会积极动脑思考又会玩的很开心。

  第三个环节:动手做蔬菜沙拉——做做尝尝

  由于幼儿缺乏用刀和切菜的经验,安全意识差,因此这个环节中指导幼儿正确用刀和切菜是难点。我通过游戏化的讲解示范,教给幼儿正确用刀和切菜的方法,引导幼儿去思考怎样用刀不会伤着手,更安全。让幼儿知道做菜之前应该注意些什么,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自选蔬菜、自己切菜、自己做蔬菜沙拉,进一步丰富了生活经验,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幼儿情绪高涨,在做做尝尝中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五、结束部分

  现在幼儿吃独食的居多,为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我是这样设计结束语的:小朋友真棒,自己会做蔬菜沙拉了,我们请小伙伴和客人老师尝尝你们的手艺怎么样?在优美的乐曲中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说课稿12

  幼儿园说课评课原则:幼儿园托班孩子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幼儿园说课评课要根据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设计时要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幼儿园说课评课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关心活动的过程。因此,幼儿园说课评课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幼儿园说课评课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一、教材分析: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鸡蛋是幼儿比较熟悉的食物之一,他们基本上每天早晨都会吃一个水煮鸡蛋,以补充身体的营养。幼儿都知道吃鸡蛋可以补充我们身体的能量,会使我们的身体长的更加结实,更加棒。然而由于我们班的幼儿思维较活跃、求知欲强,平时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凡事爱问:“为什么?”,对周围事物喜欢探根究底,更乐意亲手去尝试一下。他们对鸡蛋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为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探索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索出使蛋站立的多种方法。

  二、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探索出让鸡蛋站立的多种方法。

  2、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和难点定位于:探索鸡蛋站立的多种方法,让幼儿通过多次操作、比较、探索、发现,使活动得到深化。为此,我们作了如下准备:

  1、物质准备:熟鸡蛋50个、蜡笔、剪刀、涂色纸、瓶盖、玻璃瓶、积木、沙包、旧手帕、碎布、小玩具、泥工……

  2、经验准备:让家长和幼儿在家搞一次小实验,看看怎样能将鸡蛋站起来。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蛋宝宝可不可以站起来。第二次操作主要是探究如果不敲破蛋宝宝,借助其他辅助材料蛋宝宝可不可以站起来,有哪些方法等等。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装饰蛋宝宝,使蛋宝宝变成一位小小解放军,使活动更加完整。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孩子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我就引入了可爱的蛋宝宝形象,结合深受幼儿喜爱的解放军形象,引发幼儿融入到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学会像解放军一样能够立正,并帮助装饰蛋宝宝,使蛋宝宝真正的像一个小小解放军的情境中,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达到科学探索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说学法:

  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引导幼儿多操作,多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尝试着不同的分法。当然幼儿不一定一次就能让蛋宝宝成功的站起来,他们不断的选择材料,重新尝试,伴随着一次次的尝试,幼儿的思维就会灵动起来,因而就有了更丰富、多样化的方法。通过介绍性的小结,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拓展了大家的知识面。

  教学程序: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律活动激发兴趣DD第一次自由探索DD第二次自由探索DD装饰蛋宝宝并展示DD以韵律活动结束活动

  1、韵律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和幼儿一起做“这是小兵”的韵律活动,以蛋宝宝也想像解放军一样能够站起来为情节发展主线,引出下一个环节。

  2、第一次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个环节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鸡蛋,供幼儿尝试。

  这一环节中,孩子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蛋宝宝究竟可不可以站起来,为此,教师进行小结,使幼儿懂得把蛋宝宝敲破才可以使鸡蛋站起来。这一环节落实了第三目标。

  3、第二次自由探索

  在第一次操作探索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第二次操作探索,在这次探索过程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材料。让孩子自己选择所需要的辅助材料,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尝试,寻找各种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则是起到引导、鼓励、支持、合作的作用。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鼓励,鼓励孩子能够用已有的经验或新的思维来尝试、操作;支持,老师支持孩子们的探索活动,相信他们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做;合作,老师能将自己与孩子们看作是合作伙伴,愿意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幼儿经过多次选择、尝试,探索出了更多的方法。

  在整个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有一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即实验结束后的讨论交流。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括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完成调查研究、回答该问题和向他人介绍成果。讨论交流是我们经常进行的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在这个环节中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讲述自己实验的过程、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反驳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疑惑。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将大家零碎的经验作一汇合,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拓展了大家的知识面。这一环节落实了第一目标。

  4、装饰蛋宝宝并展示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练习了涂色、剪纸、粘贴,充分的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了手臂小肌肉群的发展。充分的落实了第二目标。

  5、韵律活动结束活动

  活动结束,为了满足蛋宝宝的心愿,我们让蛋宝宝也排好队,和我们一起表演“这是小兵”。为此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活动反思:本节课,其实总的来说,我觉得幼儿对鸡蛋究竟能不能站起来还是蛮感兴趣的,但是也许由于在课前做准备工作时,我让家长回家已和幼儿一起进行了一次小实验,所以幼儿基本都已经掌握了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就可以让鸡蛋站立起来,他们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很快的就都让鸡蛋站起来了,感觉没有那种探索的过程,还有就是我在幼儿探索时没有提要求,所以,导致后来幼儿的鸡蛋都已摔破。而且还有个别幼儿表现的太过于兴奋,导至幼儿常规有点混乱。但是幼儿在涂色和剪纸装饰蛋宝宝的这一环节还是可以的,幼儿比较细心、认真。

幼儿园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秋天已经到了,小树叶也由绿变黄,一个个好象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日里翩翩起舞,一阵秋风吹来,小树叶告别了大树妈妈的怀抱。这是秋天最普通的现象,并结合我班的主题活动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这节音乐唱歌活动——树叶,更深刻得让幼儿体会到秋天的气氛和特点。同时也发展了幼儿良好的唱歌习惯和音乐表演能力。

  2目标定位:

  目标是整个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起着向导作用,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成就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

  学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在游戏中感知数的概念。

  3活动的准备:根据活动的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难点是在游戏中感知数的概念。

  二说教法

  引题法:为了让幼儿尽快的把思路集中在活动上,所以必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来拉回幼儿的思维,因此用了适宜的引题话题:秋天落叶的美景。幼儿基本能接受。

  教师范唱范念法:要把一首新的诗歌或歌曲传授给幼儿就免不了教师要进行范念或范唱,这样能直观的让幼儿感受到诗歌或歌曲的美妙之处,激发幼儿想念,想唱的欲望。同时教师亲切的语言又能增加师幼的感情,这也突出了师生互动。

  音乐欣赏法:音乐唱歌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一首歌曲,音乐欣赏法不仅能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处,又能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情景表演法:不仅在活动中起到了动的一面,又能锻炼幼儿的胆量。幼儿在表演中更能感受到歌曲的美妙,表演法在另一方面也更加全面的诠释了歌曲的内容,幼儿在边跳边唱的气氛中能身心愉悦。

  游戏法:在音乐活动中用游戏来做一个小插曲,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感兴趣的环节,幼儿能在自己较熟悉的旋律中进行游戏活动,更能提高幼儿游戏得积极性。

  三说学法

  倾听法:幼儿在活动中要多次听教师说,这就需要幼儿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然后来正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范唱时幼儿能仔细倾听就能对幼儿学唱歌曲有非常大大帮助。

  欣赏法:音乐活动就需要

  幼儿能非常好的欣赏音乐,这样有利于幼儿较好的掌握歌曲的旋律,同时又能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体验法:幼儿在唱歌活动中需要自己唱出来,这就是让幼儿自己体验歌词和旋律。在幼儿不断的体验中从而学会新的歌曲。

  参与游戏法:活动中幼儿把自己当作树叶来进行树的概念练习,这也对本活动进行了简单的延伸,幼儿在音乐中同时来进行数学的概念练习,心里比较愉悦。

  四活动流程

  一引题:

  小朋友,秋天到了,风呼呼得吹着,马路两旁的树会怎么样呢?

  老师发现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都飘落下来了,看着这么漂亮的景色,我呀做了一首诗,今天请小朋友也来学学,念念,好吗?

  二以诗歌的形式学念儿歌。出示图片,教师范念。

  1提问: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念边做动作,幼儿跟念。

  三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四教师范唱,幼儿学唱歌曲。

  五游戏:树叶。巩固幼儿对数的概念。

  五活动效果分析:

  做为老师的角度,这次用音乐活动的教案来上课也是一个新的尝试,在音乐课这一快对本人来说掌握的知识是比较缺乏,也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提高音乐课的质量,从而达到较好的水平;

  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唱歌欲望还是挺强的,不过由于部分教法的不当,最后幼儿的掌握程度也不是非常好。活动的气氛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更活跃些,可以让幼儿在自己的思考下来完成歌曲的舞蹈动作,而不应该由教师包办完成,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大脑发展,抑制了幼儿的想象能力。

  活动的种难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须在下次活动中努力尝试改变。

幼儿园说课稿14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一、说课的作用

  说课其实也是一种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通过说课,教师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预设学习中的各种“教学事件“,反馈教学中的得失,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具体有以下作用:

  1.可以更好的吃透教材

  教师在备课中,虽然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处理是浅显感性的。而通过说课,从理性上审视教材,这就可能发现备课中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吃透教材,优化教学设计过程。

  2.可以提高理论水平

  说课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来做,这就迫使教师要认真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要认真去思考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帮助教师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

  3.简便易行,共同提高

  4.提高表达能力

  二、说课的内容

  1.说教材

  说课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脱离课标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说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二说目标的可行性,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切合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三说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

  (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2.说学生

  就是分析教学对象。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况。这部分内容可以单列,也可以插在说教材部分里一起说。说学生包括:

  (1)说学生的知识经验。这里说明学生学习新知识前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这种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说学生的技能态度。就是分析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

  (3)说学生的特点风格。说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

  3.说教法与手段

  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说教法组合及其依据。教法的组合,一是要考虑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虑师生的劳动付出是否体现了最优化原则。一般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说教法组合的依据,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等方面说明。因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教法和学法同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还要说明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2)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学工具(含传统教具、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要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具的选择一是忌多,使用过频,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具或课件的展览;二是忌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学科特点;三忌教学手段流于形式。还有说明是怎样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教具的功能等来选择教学手段的。

  4.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就是介绍教学过程设计,这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教学过程通常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及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教学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说明教学思路设计的理论依据。

  (2)说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体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劳动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标志。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有重点地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要从知识结构、教学要素的优化、习题的选择和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强化等方面去说明突出重点的步骤、方法和形式。

  (3)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联系实际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方法等说出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安排的依据。特别要说明一节课里的最佳时间(20——25分钟)和黄金时间(15分钟)是怎样充分利用的。

  (4)说教学设计及其依据。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这堂课的板书类型是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等?什么时候板书?板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板书的展现形式是什么?等等。板书设计要注意知识科学性、系统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确、简洁。说依据可联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特点等加以解释。

  5.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归宿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预测,既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自我把握程度。教师在说课时,要对学生的认知、智力开发、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养成、身心发展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可能的预测。

  三、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

  1、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它虽也包括教案中的精华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2、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3、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4、误区之四:“一穷二白”,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四、说课稿体例

  1.课题名称,教师所在学校,教师姓名

  2.对课标的分析

  3.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及处理

  4.对学生情况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储备;已有知识和新讲知识的差距,如何解决;以往教这部分内容时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5.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6.教学方法的选择(陈述理由,要体现教学思想、学习特征等)

  7.恰当选择教学资源

  8.教学过程的简单陈述(学法体现,重点、难点如何突破,教学资源的运用)

  9.板书设计(体现课堂教学的思路与线索)

  说课文字稿格式:

  课题名称:教材版本:

  教师姓名:学校:

  教师年龄:教龄:职称:

  教学背景分析

  (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二)教学内容分析与选择

  (三)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i、教学重点

  ii、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简述教案设计创新之处及特色(300字)

  五、说课要求

  1.依据说课稿体例撰写完整的说课稿,一式三份,于说课前交给评委。

  2.配合说课过程,要有PPT演示文稿。

  3.说课前要对教师本人、说课教材版本、课题做简单介绍。

  4.说课中要简述教学过程,重点说明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以及如何突出学科特色。

  5.说课在(10——15)分钟之内完成。

幼儿园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在自然界中,孩子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树,高的、矮的、粗的,这无疑给孩子们增添了谈论的话题,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孩子们谈论“这棵树真高,它长多少年了”,“这棵树真粗,它有多少岁了”,孩子们对树木的年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大班孩子好奇心强,对事物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能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老师交流。

  为此,我根据教材设计了《年轮的秘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去“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提高。”

  二、活动目标

  依据教材内容与幼儿情况分析,本次目标为:

  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年轮的含义及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难点:是了解年轮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目标服务的。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树木年轮的资料;

  2、物质准备:木桩若干、彩笔、记录纸;课件、音乐

  五、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的总体思路是以新《纲要》精神为引领,在创设情境中激发探索兴趣――在观察交流中发现问题――在探索讨论中寻找答案――在角色表演中再现经验。共分为5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幼儿以“森林考察员”的角色进入活动,通过走木桩、观赏古树、探讨古树年龄的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年轮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此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幼儿与木桩交朋友,通过自由观察、交流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年轮的形状特点,然后通过分组观察、比较、记录引导幼儿发现年轮的秘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我以分组的形式让每位幼儿提出一个最感兴趣有关年轮秘密的问题,此环节设计使我了解了幼儿对年轮知识的`兴趣点。培养了幼儿的质疑能力。

  4、引导幼儿探究讨论寻找问题答案。此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幼儿对提出的问题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引导幼儿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再为幼儿提供形象的课件资料,阅读资料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收集信息与资料提升经验;最后,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数年轮、找年轮宽窄、摆年轮做年轮身份证验证自己的知识经验。提高了幼儿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活动中教师始终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5、利用角色表演巩固经验。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展现年轮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自由表演、合作表演,从而使孩子们巩固获得的知识经验。

  六、活动延伸:

  把木桩投放到科学发现区并引导幼儿继续探究年轮的秘密;在手工区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做年轮;在阅读区投放关于年轮的图书,引导幼儿阅读,开阔知识面;在户外区播放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的磁带,引导幼儿继续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年轮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说课稿08-26

幼儿园说课稿08-27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08-25

《树》幼儿园说课稿09-25

幼儿园说课稿:分类06-16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2-17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08-06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12-19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02-15

幼儿园数学说课稿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