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9-30 09:58:1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认识”。它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在说课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能够理解整数的意义。另一方面,学生已经懂得了平均分,知道如何将物体按照所要求的分数进行平均分配。这都为学生学习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爱学。

  学法:课刚开始,教师就设疑,让学生用拍手的方式回答怎样平均分。当1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的时候,用拍手不能解决,学生就会出现认知矛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怎样表示一半。认识了二分之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各种方式认识、表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新的知识

  二、说教学流程

  (一)整体设计思路

  1、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从生活中引入分数,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表示半个月饼时,让学生尝试着想办法表示它。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知道产生分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接着引入“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1/2 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学生要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先让学生认识分数1/2,又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实践操作中,使学生体会1/2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3、为使学生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认识1/2的基础上,再通过观察涂色部分所占总体部分,认识“几分之几”。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读写,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4、在练习、反思与评价、课外延伸中,主要是要让学生进一步清楚地认识

  到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前提下研究的一种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同时也揭示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预设方案

  1、故事导入,激发情趣

  通过王妈妈帮双胞胎女儿过生日的故事导入,先将4个苹果分成2份,每人几个?(可能不是平均分,不公平,引出平均分),再将2个小熊平均分成2份到1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怎么表示这"半个"?

  当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时,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半,并作集体交流。交流是要让学生说清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一阶段的教学,复习"平均分",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学习1/2(1) 板书课题,直观演示,强调平均分

  师: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帮他们分一分(将一个月饼分成一大一小)

  (这里故意用错误的动作引起学生的质疑,为后面学习分数的意义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师:他们每人分到的半个月饼,在数学里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

  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试问孩子们刚刚一大一小的月饼能用1/2吗)

  (2) 认、读、写分数及其意义、各部分名称

  指导学生认、读、写分数及其意义。

  (3) 提高认识

  师:同学们,如果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是整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

  (4) 强化平均分 (出示题目)

  师:同学们,你能判断这些图中哪些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的?

  (从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入手,用多种手段加强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初步体验分数的意义)

  (5)认清1/2的含义

  随机分给学生不同的纸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星形),折出纸片的1/2。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2。渗透单位"1"相同,则其1/2也相同,单位"1"不同,则其1/2也不相同。为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埋下伏笔。同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突破重点。]

  3、 认识几分之几

  (1)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等办法来表示分数。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写出的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3)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写分数、读分数的?

  (4)师引导学生小结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通过1/2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再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创造、拓展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学生的办法也许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应该给予肯定。

  (5)教师引导像1/2、1/4、2/4、3/4、4/4,的数都叫分数,并分数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再次正确指导学生正确地写分数,读分数。

  4、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在练习设计中采用了课本的“练一练”,是由浅入深的基本练习,旨在巩固新知,掌握重点内容。

  (课本55页“练一练”)

  (1) 选择一个正确的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 看分数,涂颜色。

  (3) 判断对错,对的给笑脸,错的给哭脸。

  (4) 谁能最快说出一个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而又有趣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有效在巩固了新知。)

  5、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通过小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计划预评估。

  本节课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按照“激趣激疑—自主探究—体验验证、深化知识”的过程进行教学,不仅把学生实际生活和课堂生活紧密相连,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认识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像1/2、1/4、2/4、3/4、4/4,这样的数都叫分数。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68~69的内容。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观察、探索、分析的能力,在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4、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互通之处,并能熟练运用进行计算。

  二、说教学策略

  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要由学生自主建构,数学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而老师扮演的角色是组织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动学习把新知纳入旧知。

  2、说教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活动之中。在教学中着力已有的知识着手,既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在算一算、练一练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在尝试、探索、练习过程中能总结出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我利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内在的求知需要,教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需要,激活他们的内在潜能,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展他们的个性,启迪他们主动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说学法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先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认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三、说教学流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通过抢答、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了必要的铺垫。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口算时的算理,这些复习题就是为学习重点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学时教师先出示游乐园的场景图,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后,自己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由问题列出10乘几这一新授内容,而不是由老师给出问题和例题,而是完全是由学生主动提供的。在教学完10乘几后,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然后用学生自编的题目展开教学,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学习独立思考乘法的方法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并进性讨论与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学生在试算20乘几时有的直接算,有的用加法列式计算,有的口算,有的笔算,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也随之变化。教师则及时结合实例,展开讨论:怎样使计算正确率更高而且计算又方便呢?让学生感悟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从而在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重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作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在练习设计中我设计了基本达标练习,推进练习,巩固应用以及拓展思维等层次性的变化,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同时溶入趣味性,如抢答,游戏,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做得愉快,练得开心!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0×2=40(元)

  2个十×2=4个十就是40

  30×3=90(元)

  3个十×3=9个十就是90

  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提高各种能力。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说明

  1、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第一课时:认识周长。

  2、教材简析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同时也将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奠定基础。理解周长的概念则是本单元的学习基础。这里的周长概念不仅局限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也包含所有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编写的目的一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规则图形,另一方面学生只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不利于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真正理解。

  把认识周长单列为一个教学内容是西师版教材编写的一个创新。教材通过让学生摸、描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对周长的理解,组织学生测量图形的周长,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力求让学生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我们应当明确教材编写的意图。

  二、说学生

  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操作活动,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另外,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此教师要注意启发、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为:

  1、结合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的意义,并能指出和测量出具体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验现实生活与周长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与探究能力。

  以上教学目标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部分的要求拟定的具体目标。第一个是本课的认知目标,第二个则是体现数学思考的能力目标,第三个目标的确定主要是以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方面来思考的'。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学习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等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都应当注意培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图形的周长。因为不管是从教材改编的意图,还是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来看,都是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周长的意义。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后,学生才会理解计算图形的价值。

  教学难点是建立周长的观念,因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的教学准备是: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

  学具:(图片:长方形、三角形、圆、五角形、心型;一个篮子里面有毛线,软尺,40厘米刻度尺)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量中理解,联系生活应用周长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该环节设计动画展示的两只小蚂蚁争论谁爬得快,然后约定沿树叶的边沿爬行一周,看谁先到达终点,评出冠军。学生十分喜欢看动画,情景展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和兴趣。接着让学生来当裁判,你认为谁应该是冠军?启发学生分析理解,强调1、是沿树叶的边沿,2是要爬一周(虽然红蚂蚁先到终点,但它没有沿树叶的边沿爬,黑蚂蚁沿树叶的边沿爬了一周,所以冠军应是黑蚂蚁),让学生初步认识周长,感知周长的意义。根据图示教师激励学生给这一周的长度取个名字,然后自然揭示课题,认识周长。

  (二)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1、首先让学生从学具中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摸一摸它的周长,让学生感知一周的长度,安排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感悟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2、然后组织学生在白纸上用水彩笔把这个图形的一周描下来。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作品上台展示,让学生观察描出来的图形周长,并适时评价。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师课件出示五个图形(与学生学具中的图形是一样的),动画再描出刚才展示过的图形的周长,并启发学生思考,刚才你们用水彩笔描出了图形的一周,围图形的一周的长度是图形的什么?设计让学生在纸上描出图形的周长,这里实际上是一个从物体平面抽象出图形周长的过程,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数学模型的过程。

  3、当学生感知周长的意义后安排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另外几个图形周长的图像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先想像三角形的周长,再想像五角星的周长。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4、因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指出实物或图形的周长,有助于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教师启发学生边指边说,并适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生活中见到的实物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

  5、引导学生概括出周长的意义

  接着学生的若干举例后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周长?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周长的理解,教师结合图形引导学生概括出;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并板书出来。

  (三)合作探究,量中理解周长的意义

  1、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后再组织学生具体测量一些图形的周长(完成教材98页第3体测量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通过实践操作在测量中深化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学会测量图形周长的不同方法,为后面学习周长的计算作一些过渡性准备,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可能有的同学每条边都量,也可能长方形只量长、宽,正方形量一条边)。

  2、测量圆的周长

  教师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想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什么办法?再同桌交流启发思维,然后合作测量圆的周长。本环节的设计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意图不是要求学生准确地测出圆的周长,而是学会思考用什么样的工具,用什么方法去量出这个圆的周长。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目的。接着组织学生汇报并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反馈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可能用毛线围的多一些,也可能用软尺测量出周长,还有可能有学生采用把圆在直尺上滚动的方法(这应当是学生想到的最高级的方法,他反映了学生的智力水平)。

  (四)联系实际,应用周长

  1、先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用到周长的事例?(教师适时启发引导:这块黑板给它镶边……)

  2、学生举例后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周长的应用,增长学生的见识,如用广告牌的边框、栅栏、装修房屋、地图的边界等等,最后一个场景是商场里一个叔叔因买裤子,正在量腰围。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互相量出腰围,并对学生量的情况进修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教师小结

  学生对腰围的兴趣正浓,教师随机启发学生回家去测量爸爸、妈妈的腰围,去量一下家中书桌的周长等,把课内学习引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是 认识周长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们只把周长的概念板书了下来。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口算训练,即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是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以两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的笔算乘法的算例和计算法则作了铺垫。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成功教学的一半。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29182102020360xxxx800

  教材主要介绍整百数乘一个数,就是用百位上的数去乘这个数,乘得数就是几百,所以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两个“0”。教材的这样安排,体现了知识的有序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会说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的算理,学会整百数乘一个数的口算方法。

  2、能指出乘法算式的两个因素。

  3、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4、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算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迁移法。

  2、发现法。

  3、练习法。

  4、目标教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铺垫

  从口算6道题入手,复习100乘以一个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使学生通过口算,归类小结,沟通旧知,激活思维。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当学生处在急于求知的状态时,及时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面的教学活动就紧紧围绕着目标展开。

  (三)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分两部分:

  1、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

  2、认识乘法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两个因素。

  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学生完全可以从整十数的口算中得于迁移。所以可以打破常规教学,先让学生编出几道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题,试着算一算,说说思考过程,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开思维,因为材料来自于学生,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的解决了教学中重点和难点。

  (四)练习设计

  1、看卡片说得数:

  在于人人参与,人人掌握算理、算法,面向全体,避免“两极分化”。

  2、直接写得数:

  这一层次的训练,要求人人动笔,算的又快又对,提高口算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题量的练习,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3、题组练习:

  通过一个因素不变,另一个因素扩大或缩小的题组练习,既巩固了乘数是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同时渗透了函数思想,引活了知识。

  4、综合练习

  这个层次的练习集旧知识、新知识、扩展性知识为一体,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

  (五)做目标检测题,及时反馈纠正。

  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及时得知自己所学知识的正误和能否及时获取矫正性的信息,通过做目标检测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且及时进行调控,查漏补缺,努力使每个知识点都落实到位。

  (六)课堂小结

  可以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作出本课的小结。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有关小数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是学生在熟练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学习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开始接触小数。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后,对小数的读写法进行教学。这是认识小数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习中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相当重要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这部分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是对计数单位的理解,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整个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相对于对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的读写方法可能会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拟在课堂中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比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中必须首先考虑到的问题。根据本节的内容我创设了一个“五一”期间模拟登山的情境,整个教学活动贯穿在这一个大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我将登山活动变成了一种比赛,学生初分成两队进行登山比赛。在登山的过程还设置了许多的“惊喜”,进行情感教育与表扬激励。

  2、自学辅导法。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养成一些自学的习惯。因此,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的检查帮助学习为辅。

  三、说学法

  本班学生一直都在课堂上尝试进行自学与教师辅助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加上本内容在一定层次上的相对简单。所以我大胆采用了学生自学与学生互教的方式。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然后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五一有什么旅游计划?想不想登山?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进行一场登山比赛。看看哪些同学能顺利登上山顶,拿到一份“宝藏”。创设一个比赛登山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一种新鲜感,在课堂上能保持一种较为旺盛的学习力。

  (二)复习引入

  本节课是有关小数的读写法,这与整数的读数法有不少相似之处,可以通过以前有关整数的读写法及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和类比。所以,在新授之前安排了读整数,复习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等内容。

  1、我们今天上的是什么课?(数学课)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来一轮非常简单的读数游戏。

  用小卡片出示下面的数,两组分别抽一组的同学快速读。

  7093100000.7286000.632500

  2、要读出这些数就必须非常准确、熟练地知道整数的数位顺序表(齐声说)

  比赛:每队各派两人,从教师手中抽三个计数单位,三个数位,贴在相对应的数位位置上。

  个、十、百、千、万、…(一级)

  3、引入新授

  教师出示几个小数:2.7820.4635.9。这些就是我们昨天所认识的新朋友,它们叫什么?(小数)我们观察一下这些

  小数,它们以小数点为界,分为两个部分,左边为整数部分,右边为小数部分。刚才我们分析了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其实小数也有计数单位与数位。这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三)、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

  1、学生先在小助手“乐乐”的帮助下进行独立自学,(乐乐是在本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虚拟卡通人物,主要是在教学中提示帮助学生进行自学)

  2、在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以上的几个小数指名说说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然后通过一个比赛活动强化对小数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记忆。两队各派三名同学上前,依次抽一个数位贴在相应位置上。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二级)

  3、为了巩固数位顺序的相关内容,紧接着设计了以下这部分练习:

  (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第三位、第一位、第四位各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什么?

  (2)、省略号表示什么?

  (3)、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为多少?

  (4)、写出24.375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分之几?(三级)

  (四)、自学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仍然是在小助手“乐乐”的提示进行自学,教师进行课堂巡查,并对部分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检查自学效果

  在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自学后,教师通过设计练习,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检查,在教学中适时对学生在自学中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强调帮助掌握学习内容。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采取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设计,让学生找到自学的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自学时的漏洞。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还设计了两个比赛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动学习的乐趣,激发探索欲。

  1、你会怎样读小数?

  2、读出下面的小数:

  6.50.004160.0730.0085340.09

  3、想一想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呀?(四级)

  4、比赛:一组先派一个同学写一个数,请另一组同学说,如果答对那个同学就可以当小老师,出题考另一组的任何一个同学。进行五轮比赛,看胜负。(五级)[

  5、你会怎样写小数?

  6、写出下面的小数:

  四点零三九零点四零八三十点零一五

  7、想一想:每个小数表示什么?(六级)

  8、比赛:以纸条的形式出现:三点七三零点三零七五十点二零八四万零七十三点六九

  随机从每组中各挑两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先完成自己组的两道题,再检查另一组的是否正确。(七级)

  9、读P8788页的读写规则。

  (六)、巩固练习

  这个环节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于新知的一个消化吸引,再利用的一个过程。在这里安排了两种类型的题目:一是基础知识题,主要是书上的相关练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再次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一是知识拓展题,是一个书上的思考题,主要是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1、P88做一做(s)

  2、P894、5、6、7(s)检查方式:抽查与统一讲解相结合(八级)

  3、知识拓展:

  用5、0、7、6这几个数字,写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1)、小于1而小数部分是三位小数

  (2)、大于7而小数部分是三位小数

  (3)、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九级)

  (七)、小结:

  提示课题,哪些同学成功的获得了这些宝藏了?出示“我会读写小数”。你们都获得了这份非常重要的知识宝藏,相信会为你今后的学习带了许多帮助。其实学习数学就我们的队名也可以这样的快乐轻松而且简单呢。

  (八)、布置课堂作业:

  根据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以下两道作业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读出下面各数:

  0.07读作:1.405读作:

  20.03读作:70.009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二二写作:二十点零零七写作:

  三十点八写作:一百点零九三写作:

【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1.【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2.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3.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九篇

4.精选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8篇

5.【推荐】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

6.【推荐】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7.【热门】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8.【推荐】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