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1-12 16:40:4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的尾巴的再生的特点等有关科学常识,并受到文明礼貌教育。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课文提供的知识和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图。

  师: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评:根据小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编成谜语,唤起学生头脑中小壁虎的表象。“壁虎”一词用谜语引出,可以避免生硬地介绍有关知识,然后由壁虎自然引出课题。教学环节的衔接流畅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评:教会学生由题目提出问题,既训练思维,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第1遍读课文:

  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确, 边读边画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第2遍读课文:

  指名7个学生,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音读准,尽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读后老师正音。

  3、第3遍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师:我们读3遍课文,每遍的要求一样吗?

  评:教师要给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此处设计的三读课文,各有要求,而且逐步提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的指导。

  三、深入学习,读议课文

  1、出示图一:

  大家先看一看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思考:

  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

  ⑴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学生选第1、2自然段,各自轻声读。

  出示活动投影片《小壁虎挣断尾巴》。

  读后判断: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①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

  ②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⑵ 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

  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评:一年级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都是说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通过投影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挣断的。并在此基础上讲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护自己生命的作用。

  2、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

  ⑴ 要求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老师读的语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说说标点符号“?”所起的作用。

  ⑵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评:让学生听听,说说,练练,引导他们开动脑筋,认真读书。

  3、看图,听第3~5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⑴ 思考: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附图。

  ⑵ 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评:结合看图听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并使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4、读议第3~5自然段:

  ⑴ 学习第3自然段:

  ① 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

  教师引读:

  小壁虎爬到哪?→看见谁?→他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② 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氨“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③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评:通过2组对话的比较和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带着情感去朗读,这样,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

  ④ 演示活动投影片:

  理解“摇着”、“拨水”并让学生做动作演示。

  ⑤ 小结:

  课文第3段先写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再写小壁虎怎么说,最后写小鱼怎么答。这样就写清了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评: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这一段,采用“扶”的办法,初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⑵ 半扶半放,教学第4自然段:

  ① 学生自读:

  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到第4段与第3段写法相似,只是地点变了,借尾巴的对象变了。

  ② 指名学生用手势做“甩”的动作。

  ③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老黄牛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④ 师生分角色朗读。

  ⑶ 以放为主,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① 学生自学本段:

  想一想1、2两句写什么?3、4两句写什么?

  ② 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

  让学生找出说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词语。

  (摆、掌握方向)

  ③ 让学生做手势,帮助理解“摆”,“掌握方向”的意思。

  评:对于叙述顺序相似的3、4、5自然段,教师采用教──扶──放的方法指导,不仅使教学环节避免了重复,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兴趣与能力。

  ⑷ 总结3、4、5自然段:

  让学生把3、4、5自然段连起来朗读,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让学生把手当作动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摆”三个动词,体会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评: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词语,有很强的直观性,把这几个重点词放在一起,学生自己演示,自己感受,再一次加以领会,效果很好。

  6、读议第6、7自然段:

  ⑴ 指名读课文:

  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⑵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

  评:通过抓一组反义词,把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全概括了,教学环节简洁,又抓住了关键。

  ⑶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评:这样等于让学生复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告诉”一词的意思。

  四、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练习:

  ⑴ 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⑵ 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⑶ (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⑷ 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评:总结课文,既要归纳课文,又要进行语言训练。

  五、知识延伸,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鸟、猴子、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2、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

  评:这样训练学生说话,既拓宽了知识面,又依照课文进行成段说话的训练,将增长知识和有条理地说话训练结合起来。(点评:王秀荣)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弱,落实识字、写字,才能为阅读打下基础,孩子已初步具备了拼拼音识字的能力,但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师在引导孩子识记时,要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能用“渐渐”说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文中感悟乌鸦的聪明能干,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背诵课文。

  2.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明白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能用“渐渐”说句子。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生词卡片;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乌鸦喝水的图片;

  4.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这节课继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乌鸦,你为什么要喝水?你怎么找水喝的?最后你喝到水了吗?)

  2.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认读生字词。(出示生词卡片)口渴喝着水瓶子到处石子渐渐办法许多找水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很相像,你是怎么记住并区分它们呢?喝—渴(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他生评议。

  二、问题引领,感悟课文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乌鸦为什么要找谁喝?他是怎么找水喝的?最后它喝着水了吗?

  2、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句

  (1)你知道,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吗?快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第一句)

  (2)乌鸦口渴了,你知道它渴到什么程度吗?

  (3)你从哪里知道它特别渴?(到处找水喝)请你想象一下,乌鸦会飞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找的地方多不多呀?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说明乌鸦确实很渴,就像我们平时口渴了一样,是一种什么感觉?

  (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口渴的感觉表现出来吗?谁想试试?

  指导读:渴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二)学习第二、三、四句

  (1)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乌鸦终于找到水了。此时乌鸦的心情又怎样?让学生扮演小乌鸦,老师采访各位小乌鸦,谈谈此时的心情。

  (2)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划出来。

  (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思考: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4)老师再次采访小乌鸦们喝不着水时心情又如何?(体会乌鸦着急、无可奈何、难过的心情。)

  (5)乌鸦虽然很着急,但是它仍然在积极地想办法。快来读读最后的这句话吧!怎么办呢?

  (三)指导朗读:想象自己就是那只小乌鸦,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是呀,多着急啊,快来看看小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出示第三段)

  (2)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把乌鸦的办法用波浪线画出来。

  (3)比较句子:(出示课件)乌鸦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这句跟书上的一样吗?这样改行吗?为什么?

  (4)分组实验:那一个一个是怎样放呢?请你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里面装有一点水)和小石子,往里面一个一个地放吧。注意边放边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5)在小乌鸦的努力下,水怎么样了?用你的手势来告诉老师,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

  (6)比较句子,用“渐渐” 造句。

  课件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瓶子里的水很快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哪一句好,为什么?

  你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吗?

  出示课件: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_____热起来了。

  ____渐渐__________。

  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 (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著;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7)指导朗读第三段。乌鸦喝到水了,心情怎么样啊?那你就高兴地读一读吧!

  4、学习第二段。

  乌鸦的这个办法好吗?它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办法来?

  三、方法引领,指导背诵

  1、师:是呀,这只小乌鸦多么善于观察、不怕困难,爱动脑筋啊!让我们大家像小乌鸦一样,积极动脑,想办法背会这篇课文。

  2、提示方法:

  (1)想想乌鸦先遇到什么困难?接着它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

  (2)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4、检查背诵情况,师生评议。教学活动4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

  2、多好的办法呀!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及时点拨、评议方法的合理性。)同学们像小乌鸦一样爱动脑筋,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

  3、在你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交流,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勇于克服的品质。)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 、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怎样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准确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 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第四章 多项式的运算

  本章主要要求了解多项式的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以及乘法公式。注重联系实际,为将来学函数奠定基础让课堂内容生动、趣味化,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

  重点:对于每个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各项法则的正确、灵活的应用。

  难点:探索各项法则的形成原因。

  五章 轴对称图形

  本章主要体会对称之美,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重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难点: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几何规律。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本章紧扣数据,抓住概念本质,紧密联系实际对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进行阐述。注重了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形成结论的教学方法。

  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计算及与普通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理解极差、方差的有关概念与意义;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数据的分析。

  难点:能联系实际问题,利用数字特征分析数据组的统计特性,并对不同数据组的性质进行比较。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目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 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2、 体会沉默的可贵。懂得爱自己的父母是一种美德,懂得回报他人。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

  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具: PPT

  授课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体会思想

  三、朗读感悟

  四、演读感悟

  五、拓展延伸

  六、总结全文 1、听写生字词。

  出示自读要求:

  1、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

  2、老师在期待他们的回答,但他们此时却躲开了老师的目光,好象犯了错一样,他们在想什么呢?

  1、范读。

  2、引读。

  让学生明确演读要求。

  读了课文,你现在心里想些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根据板书谈话总结。

  1、听写生字词并订正。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2、小组内读画出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自由练读。

  2、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学生自由回答。

  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板书设计:

  17、可贵的沉默

  自己的生日(举手 热闹)

  回报父母

  记住父母的生日(沉默 热闹)

  教学后记 :《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接近,学生理解起来没有难度,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让学生通过展开进一步的思考,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再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资料理解一些词语和句子,更注重了朗读的指导,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能和文本融为一体。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一篇课文,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不分巨细,面面俱到。而要想使学生有本质上的进步,有实质性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着力语言,突出重点。因为前者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后者突出了阅读教学的关键。基于此,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时,我着力进行语言训练,力图突出以下重点:

  加强概括训练。教学课文第二节时,我主要进行了概括训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层次大意。首先进行逐句概括。明确:第一句讲森林非常美好。第二句写蔷薇丛中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第三句说萨沙一家人分别在干什么。第四句写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第五句讲萨沙一家在大雨中为保护弱小者而递让雨衣。其次进行整节概括:第二节记叙了萨沙一家在森林中游玩时,突然遇上大雨,他们挨个儿递让雨衣的事情。

  理解重点语句。大家知道,三四两节是写第一次对话。在指名学生朗读之后,我先引导学生划出关键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然后引导学生将此句默读三遍,仔细揣摩它的含义:所有人都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自觉保护弱小者。最后要求学生联系课文,说说大雨来临时,萨沙的父亲、母亲和姐姐是怎么做的。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弱小者,我们又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样,不仅让学生准确理解了这个重点句子,而且还让学生受到了应有的教育。

  比较句子语气。不难看出,第二次对话是在五六两节。教学时,我专门设置了一个练习,重点比较了以下两个句子。一是萨沙的反问: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二是妈妈的答话: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我先后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比较:一是将前者与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进行比较。二是将后者与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进行比较。三是将前者与后者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明确:反问句语气强烈,具有独特的强调作用。

  体会萨沙言行。教学第三次对话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朝着掀起和盖在,体会萨沙为什么要这样做:蔷薇花花瓣被冲,花儿低垂,是最最娇嫩纤弱的;萨沙的动作是有意识的行为,意在表明他也在保护弱小者。然后要求学生体会萨沙的语言: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三点:一是要体会出语言的反问语气。二是要体会出语言的含义: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的了。三是要体会出萨沙天真、聪明和可爱的性格。

  利用插图想象。在总结课文时,我重点进行了想象训练。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指出插图上有些什么人物,他们正在干什么,主要描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进行恰当想象:当萨沙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时,他的爸爸会说些什么,他的妈妈会说些什么,他的姐姐又会说些什么。当萨沙听到爸爸说之后他会说什么,听到妈妈说之后他会说什么,听到姐姐说之后他又会说什么。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虽不敢说我的教学设计有多高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着力语言、突出重点的思路肯定是正确的。因为这种思路可以加强语言训练,突出教学重点,增强语言基本功,强化语言表达,培养语言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节约爱储蓄的好习惯。

  内容分析

  1、 重点:使学生明确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难点: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利息计算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去查寻或向父母了解有关的储蓄知识;

  2、银行定期存款凭条;3

  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教学模式

  导入 依提纲自学 小组交流自学体会 师生补充说明

  教学程序

  一、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每个月的工资都做什么用了吗?剩下的暂时不用的钱呢?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那么怎样计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问题。(板书课题:利息) 学生自由谈。 检查学生课前的调查情况。

  二、自学教材 领悟新知

  三、小组讨论 解决疑难

  四、排疑解难 学后测查

  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自学提纲,独立自学教材38——39页的内容。屏幕显示自学提纲:

  1、存款的意义

  2、存款的种类和形式

  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

  4、存款的利息计算公式

  5、小丽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2.25%,年利率2.25%的含义

  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教师巡回指导,并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把重点的地方画下来。师:大家在自学过程中都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也可能会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学提纲把自己自学所获得的知识及遇到的问题带到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解决。若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暂时保留。(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理解有误的与同学们商讨解决。使学生从悟中学。)针对学生在自学中、小组讨论中遇到的疑难发现的新问题,师生共学生自己读书。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画。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解疑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读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

  同商量,研究解决。(也可利用学生上网查找的资料来共同解决)

  师: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看屏幕小红1999年10月1日在银行定期存了200元钱,如果存整存整取二年期的年利率是7.92 % ,到20xx年10月1日小红一共能得到多少元? (读题,给学生思考时间,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上前板演,其他人在练习本做)

  1、拿出存款凭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学生填写并算出你将获得的利息。(选几个放展示台展示)

  师:你还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识或常识?

  1、基本练:选择题 (略)

  2、提高练:应用题 (略)

  3、思考题 (略)

  依自学提纲进行总结复习,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略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做。学生观察。学生自己填。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学生自由说。 资料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自学情况。锻炼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锻炼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利息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00×7.92%×2×(1-20%)+200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说说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课前准备

  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地方是神圣的。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三、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四、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五、悟“神圣”,探究段落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自由读文,找相关语句,在旁边写感受和体会。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因为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重点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果家园受到破坏,我们不能及时补救,那么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六、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此为了子孙后代,你们需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七、读全文,背诵语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八、巧拓展,提升认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七篇】相关文章:

1.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七篇

2.【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7篇

4.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9篇

5.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七篇

6.【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6篇

7.【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五篇

8.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八篇

9.【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