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的边缘》教学设计九上

时间:2024-09-13 18:03: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上)

  •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悔的边缘》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识记并积累生字词,通过学习,了解小说的内容;

  2.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作者,识记并积累生字词,通过学习,了解小说的内容;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境导入

  大家看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没有?(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这是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此剧一播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甚至饰演男主人公的演员冯远征走到大街上,也不断有人朝他扔石了。不仅如此,此剧的篇名一时成为人们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甚至在网上还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信任危机的争论。在如潮的人海中,我们到底要不要信任、帮助陌生人?难道陌生人都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位老人热情地为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带路引发一系列碰撞的

  故事。)

  2.读第1----4自然,理清事情发生过程中小伙孑和老人行为或心理活动。

  明确:小伙从侧面撞问路又问别人表情复杂惊讶婉拒不让带路老人并不在意回答慨叹帮助热情带路理解体谅叮嘱

  3.叙述故事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悬念、对比、伏笔)

  4.悬念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使故事情节更能吸引人)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5.小伙在老人如此此信任的举动中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 (悔)

  6.老人知道钱包被小伙偷走后心理如何?

  (悔)

  7.两人都有过后悔的心理,他们各为什么后悔?

  (小伙良知示泯奉还钱包

  老人好心相助遭人偷窃)

  8.题目能否改为“悔”?和“悔的边缘”有什么不同?

  (不能。“悔的边缘”不仅表现了“悔”,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它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在两种思想之间徘徊。)

  9.在短暂的徘徊后,两人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悔小伙继续偷窃报复社会

  老人助人无错多做好事)

  10.你怎么看待这两个人最终不悔的行为?

  (各抒已见)

  11.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态度吗?

  (人与人之间应真诚信任、乐于向善)

  12.老人和小伙子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找出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句子,分析描写手法并说明作用)

  (老人:热心、善良、纯朴、高尚;小伙:堕落、卑劣、但又良心未泯)

  五、拓展延伸

  讨论:如果把文中主人公的行为也看作送礼,他送的是什么?他的礼送到了吗?

  (十二万分的善意)

  六、教师总结

  二千多年前的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也提出“性善说”。我想,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相信任、以真诚感化他人,社会才能真正达到文明和谐。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九上】相关文章:

六上《艾尔比的水彩笔》教学设计09-15

教科版六上14课《野菊》教学设计11-26

人教新课标六上:《我们去看海》教学设计11-14

九色鹿教学设计通用11-09

练习6第九册教学设计06-03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1-11

语文上教学总结10-27

二年级上黄山奇石教学设计09-04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10-26

标志设计教学设计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