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13 16:40: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新字,巩固识字写字。

  2.积累词语,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

  3.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4.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巩固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学会写祝福的话语。

  2.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3.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我是一位老师。我是学校的一位老师。

  二、讲授新课。

  1.师出示生词卡片:学校、老师。

  2.谁会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3.同学们,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是干什么的?指名说,师贴卡片:医生。

  4.生认读新词:医生,学生找到相应生字卡片:医生。

  5.妈妈在哪个地方当医生?

  6.师板书:医院,生找到相应生字卡:医院。

  (练读以上生字,形式多样,人人过关为主)

  7.同法学习生字词:工厂、工人、军队、军人。

  三、指导书写生字“工”“厂”。

  1.师范写,并指名说说书写规则。

  2.生练写生字,先描后练,并积极展示。

  四、师总结并拓展。

  我们今天又学会了这么多新词,学会写2个生字,我们高兴吗?

  字词句运用

  一、谈话导入。

  1.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开花了,你们想看吗?

  2.总结:生字宝宝真有趣,一个字可以组两个词。

  3.谁会读:皮(果皮)(树皮)。

  4.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读词,学会组两个词。

  1.出示卡片“法”,分小组讨论组词。

  2.比赛组词,看哪组又快又好,优胜者得一面红旗。

  3.同法学其他生词: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

  4.全班开展读词比赛。

  三、拓展。

  师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学生组词能力,组的词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课件,欣赏贺卡。

  (1)导入:新年快到了,我们都会做贺卡送祝福,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样制作的?

  (2)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

  2.计划制作贺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对学生的祝福语句加以指导)

  3.学生自制贺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

  (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

  (3)在贺卡上写祝福的话。

  4.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第二课时

  书写提示

  一、认识汉字“小、水、月、问”。

  1.师出示第八单元会写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小、水、月、问。”

  2.课件演示“小、水、月、问”四个汉字笔顺。

  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二、学习“小、水、月、问”的笔顺规则。

  1.观察课件中“小、水”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2.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小、水”。

  3.同法指导学生“月、问”。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

  日积月累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吗?

  二、学习。

  1.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引导学生欣赏。

  2.老师范读。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互相说说图中画的是哪句诗的景物?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5.学生尝试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6.教师抽查。

  7.教师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8.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将你今天的收获讲给你喜欢的人听。

  2.课外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春节童谣》。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10个生字,感受故事的趣味,初步具有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2分钟)

  1、谜语导入:两棵小树,十个树杈,写字画画,全都靠它。

  (双手)猜对了,我们的双手可能干了,有时大脑想不明白的问题,只要动手

  做做看,就能找到答案呢。

  2、板书课题:13、动手做做看

  3、质疑课题:课文的主人公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学习13课《动手做做看》。读了课题,我们不禁产生了些疑问,小

  朋友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二、初读课文(3分钟)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回答对课题的质疑。板书:朗志万 伊琳娜

  3、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明白朗志万是大科学家,伊琳娜是小姑娘。

  三、识记生字(10分钟)

  1、从主人公身上导入生字:朗、志、伊、琳、娜

  我们可得记牢故事的主角啊,来读读他们的名字吧。这里面可藏着不少的生字呢。(课件出示五个生字)

  带拼音朗读,去拼音朗读,比比谁的识字方法巧妙易记。

  联系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出谜语识字:士兵的心---志

  换偏旁识字:笋---伊

  熟字加偏旁:林—琳,那---娜

  给志找找朋友:志气、志愿、同志、立志、志向、志同道合

  2、引出另外五个生字:鳞、哎、哄、骗、漫(课件出示)

  除了主人公名字里的生字朋友外,课文里还有五个生字朋友,看谁最快找到他们,在书上用铅笔画起来。

  3、刚才我们用了很多巧妙的识字方法,这五个生字的识记一定不在话下吧。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交流识字方法,再给他们找到新的朋友就更棒了。

  4、学习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给生字组词。

  5、检查交流情况。抽读生词。(课件出示)

  朗志万、伊琳娜、鱼鳞、哎呀、漫出来、哄骗

  老师看见同学们交流得可认真了,基本上全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下面我把他们藏在词语花里,不知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念出来呢?

  6、从“哄骗”导入课文内容。

  我就知道光读准他们的字音是难不倒你们的,里面每个词的意思你们都明白吗?那我再考考你们。“哄骗”是什么意思?(用假话或手段骗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查词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查工具书是最快捷、准确的方法。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呢。

  注意“骗”的字形。

  哎呀,骗字藏起来了,小朋友们能找到真正的骗字吗?(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哄骗,让学生分辨,从而明确正确的写法。)

  学生书写“骗”,教师巡视。

  四、朗读感悟(18分钟)

  1、再读课文,找出朗志万说的话。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哄骗的意思,那么在这个故事中,是谁哄骗了谁呢?朗志万是怎么哄骗伊琳娜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想知道的话,赶快读课文吧。把朗志万说的话画出来。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他读得好吗?(读出奇怪的味道了。)

  朗志万的问题奇怪在哪里呢?

  课件出示朗志万的话。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还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甲: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乙: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丙: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丁: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

  评析: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兴,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评析: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充分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甲: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生乙: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生大声用质问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生丙: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生用较急促的语气读这句话)

  ……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齐读这句话。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找到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师:请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话。

  生:一组同桌起来朗读。

  评析:师让其他同学评读,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生生互动,共同提高。

  生甲:他们读得很流利,

  但我认为第二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得肯定一点,像我这样读

  (生大声读,师表扬他的自信与对角色的理解)

  生乙:我还认为这两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出想也不想的感觉来。

  师引导: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生答: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师相机指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这种感觉)

  生: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动手做做看”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生:“你为什么要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评析:教师毫不吝惜地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

  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的激励语言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样认真,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书,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又凸现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甲: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乙: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

  评析:没有教师的说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从读书、质疑、实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出正确的认识。教师合理地、科学地处理了文本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饱含哲理的话,一定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板书)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小组内交流。

  生:组内交流

  (生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生甲:我哥哥告诉我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我不是很相信。后来,我看《探索》这个节目才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墓。(师板书:看)

  生乙:我同学说蝙蝠是一种鸟,后来我看了一篇童话故事,才知道蝙蝠是哺乳动物。(师板书:读)

  生丙:我外婆说用手指月亮,月亮就会割你的耳朵,我问老师才知道,根本不会这样。(师板书:问)

  生丁:爷爷告诉我说天上打雷是因为雷公和雷母生气了,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雷是由于带着不同极的云相撞才形成的。(师板书:查)

  ……

  师:看来,其他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而同学们也采用“看、读、想、问、查”等也是“动手做做看”,真不简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生:齐读

  七、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师: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师出示名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齐读名言,背诵名言。

  伊琳娜是怎么想的呢?她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第5自然段。做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的实验。 伊琳娜怎么做的呢?她动手做了这个实验。结果怎样?指名朗读。我们也来动手做做看吧。

  做完实验。问:我来采访一下小伊琳娜,你此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觉得气愤?

  8、学习第6、7段。

  是啊,你一个堂堂的大科学家怎么可以说假话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太过分

  了。要不是我亲手做了这个实验,我还不相信呢。越想越气的伊琳娜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了。谁来读一读伊琳娜和朗志万之间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她读得好不好?把小伊琳娜的一腔委屈和气愤都读出来了。还有谁愿意来试试?请女同学读一遍。

  面对小伊琳娜的质问,朗志万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这回我们请男同学来读一读。(伊琳娜的话读出生气的语气,朗志万的话读出鼓励、高兴的语气。)

  理解朗志万的话。 出示朗志万的话: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读出了朗志万的宽容和智慧,也读出了他对小伊琳娜的欣赏。小朋友们,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呢?(联系妈妈的话理解)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10、整体感悟。有感情分角色朗读全文。

  课文学完了。那么有趣的故事老师真想再听一遍,小朋友们讲给我听听吧。想读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全班分五组。

  五、小结全文。(8分钟)

  1、小练笔。

  小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吗?刚才还十分气愤的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呢?故事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尤其是伊琳娜,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待会我们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要求)

  2、全班交流。

  3、是啊。正因为有了敢于质疑权威,肯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主见,不轻信盲从的思维方式,小伊琳娜的妈妈和朗志万才成了科学家,伊琳娜长大后也成为了大科学家呢。颜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懂得了这些道理,以后也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对吗?对!好,下课。

  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不会 金鱼图

  朗志万 →→→

  鼓 漫出 水杯图

  励

  (伊琳娜生气头像)

  (伊琳娜头像) (伊琳娜高兴头像)

  (金鱼放入杯中,水漫出图)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9课《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学会3个生字:石、办、法。

  2、听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知道一个个石子沉到水里,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渐渐升高。

  教学重点:

  认识9个字,会写3个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瓶子、有颜色的水和小石头、小标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乌、鸦、喝、渴

  (1)学习“乌”。

  区分乌——鸟。引导归纳出识字方法:比一比

  (2)学习“鸦”。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宝宝的(加一加:牙+鸟=鸦)板书:加一加。

  (3)学习“喝、渴”。

  喝水要用口,口渴需要水。(引导归纳出识字方法:编顺口溜)(4)读4个生字。

  (5)做游戏:找字卡

  老师讲课口( )了,下课一定要( )水。

  这种( )的名字叫( )鸦。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看图片讲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3、做乌鸦喝水的实验。

  (1)比较“一个一个”与“一个”。

  (2)一个一个的石子沉到了水里,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渐渐上升。

  4、学习“渐”字,练习用“渐渐”说话。

  (1)学习“渐”:氵+车+斤=渐(加一加)。水车千斤重。(猜字谜)板书:猜字谜。

  (2)练习用“渐渐”说话。

  四、学习生字

  1、学习“瓶、石、办、法”

  同桌合作学习:1、拼读生字。2、说说每个字的识字方法。

  (1)抽查学习情况,看看学生能不能读准字音。(同学读生字)

  (2)兵教兵:把你认为最难记得字说出来,其他同学说说自己的记住方法。

  (3)抢气球游戏:抢读生字。

  (4)游戏:开火车读词语

  2、写一写: 石、办、法

  观察占格——师范写(讲解字的结构、部首)——书写——点评

  五、课堂小结

  板书:

  19 乌鸦喝水

  识字方法

  比一比

  加一加

  猜字谜

  编顺口溜

  ······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用对话的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各有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第二、四节,回答了第一、三节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栩栩如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设计理念】

  说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4、会写“云、公、车”。

  【教学重点】

  1、能认读12个生字。

  2、会正确书写“云、公、车”。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朗读问句。

  【课前准备】

  六种动物的贴图,词语卡片,小黑板,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放录音(熊猫主持人说话)。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参加森林王国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

  2、揭示课题:比尾巴(正音,强化轻声。)

  指名2~3人读读(正音,强化轻声。)

  评价过度:小朋友度得又清楚又响亮,真是热情的拉拉对。

  二、认识参赛选手(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1、猜选手。

  那么,今天的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师说谜底学生猜)。

  2、学生猜,教师将相应的图片及词语贴在黑板上。

  认读“猴子、鸭子、松鼠”(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注意读准轻声。)

  3、比赛太热闹了,其他的小动物都等不及了,也跑了过来,它们是谁呢?(出示贴图“孔雀、公鸡、兔子”)

  哎呀!它们忘了挂排了,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读牌,同桌商量把牌子送给谁,指名上台贴词卡,男女分读,齐读)。

  4、小动物要出场了,让我们最后喊一喊它们的名字,为它们加油吧!(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比赛项目

  1、放录音导入:比赛马上开始,我们的小动物都迫不及待地高高地翘起了尾巴。你知道比什么吗?

  2、小黑板出示六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3、指导朗读。

  ⑴ 赶快拼读,有哪些项目?(自由拼读,指名读)

  ⑵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它,读的好的给点掌声,读不好的还请提提意见。但是,你要仔细听,与刚才两位读得有什么不同。

  ⑶ 交流、总结。(认识问句的读法)

  ⑷ 练习读问句。(自己练读,齐读)

  四、评比比赛结果

  1、放录音引入:小朋友,请你们来当当裁判,请你们根据动物尾巴的特点,公正、认真、仔细地评一评。

  2、出示六个评选项目:“长、短、扁、弯、最好看、好像一把伞”放在黑板的下面。

  3、学生评一评。(自己先认读项目,和旁边的伙伴讨论该怎么评,并说出理由)。

  4、颁奖嘉宾给小动物颁奖,并宣布结果。

  5、(出示小黑板)评选的结果已经有了,谁把结果公布出来: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五、朗读课文

  1、这时,有位记者刚好经过这里,看见了这热闹的场面,回去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就出版了我们的语文书上,你们想读一读吗?

  2、各种形式朗读:自由读,师生对读,同桌拍手读,男女对读,齐读,配上动作表演读。

  3、小结:动物的尾巴真有意思,各有各的特点。

  六、指导书写“云、公、车”

  引入: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陆续回家了,这时,由赛前熊猫主持人带来的三个宝宝找不大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好吗?

  1、师范写“云、公、车。”

  2、生说注意点。

  3、生在课文中先描一描,再每个写一个。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很高兴认识了六种小动物,以及它们尾巴的特点。其实,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特点。布置个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图片、模型、玩具等等,并和妈妈说一说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

  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汉语拼音,并按字母分类的排列顺序记忆。

  2、看图拼读音节,能把图上的动物恰当地和音节连起来。

  3、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词。

  4、看图编故事。

  5、巩固已认的字。

  6、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二、教学重、难点:

  1、巩固汉语拼音,按字母分类的排列顺序记忆。

  2、正确地拼读音节。

  3、巩固认读的字。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复韵母并进行汉语拼音练习。

  教学过程

  一、描描读读

  1、让学生从小卡片中抽取出韵母卡片。

  2、同桌互查。(我抽你读)

  3、分类摆放。(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4、在书上描一描。

  5、按顺序读一读。(会背的把它背下来)

  二、我会连。

  1、看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拼读音节。(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和ü上两点省写的韵母)

  3、连一连。

  4、同桌互查。

  三、读读画画

  1、拼读音节。(注意把音节读准确,读懂词的意思)

  2、想一想自己要带什么?(如:吃的,用的等等)

  3、画一画。(画出自己需要带的东西)

  5、查一查。(查自己想要带的东西带全了没有)

  四、我会拼

  1、指导看图,弄懂图意。

  2、拼读音节,加深对图意的理解。

  3、编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字词,朗读背诵儿歌。

  2、系统地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认读熟字组成的词)

  1、学生自己读。

  2、同桌互读。

  3、抽读。

  (个别读、小组读、横向读、顺向读、打乱顺序读)

  二、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2、看图指出“红色的蝴蝶”“黄色的小鸟”,体会秋天的美丽。

  3、指导朗读、背诵。(可采用引读的方式进行)

  4、看图背诵儿歌。

  三、我会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1、复习声母。

  (1)认读声母卡片,说说你认为哪些字母容易混,你是怎么记的。(顺便复习顺口溜)

  (2)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3)按字母表的顺序读一读。

  (4)同桌插花背字母。(一个读b,一个读p……)

  4、复习韵母。

  (1)分类练习。

  (2)抽读复韵母。

  重点区别: ie—ei ui—iu (并说是怎么记的)

  (3)抽读前鼻韵母。

  重点区别: un ün(yun)

  (4) 抽读后鼻韵母。

  重点区别:ing ong

  (5)强化记忆。(读、背)

  5、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重点指导:(可以与复韵母进行比较,记住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和形)

  四、复习巩固

  1、分块(分类)读一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2、请会背的同学试着背一背。

  五、板书设计:

  复习四

  声母表

  韵母表

  整体认读音节表

  教学后记:

  复习四是汉语拼音教学中的最后一课,也是总复习课。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把握教学的目标及其。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设想】

  《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第一首。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送别诗,课文选的是前四句。低年级儿童对古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取“以读带译”的教法,即先读通、读熟、读懂、读好译文,然后再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好古诗。在讲解古诗时,一是通过古今诗歌对照解词、析句、翻译;二是画诗为画,使诗句内容形象化。最后配以诵读、吟唱。这样学生就能领悟内容 ,体会诗情。

  【教学目标】

  1、利用字理知识学习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教具准备】

  VCD、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运用“四读”(读通、读懂、读熟、读好)方法学习现代文

  《草》:原野上长满了又多又密的草,每年都枯死一次又茂盛一次。

  野火无法把它们烧完,一到春天又生长起来了。

  “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具体体现了“感知、领悟、积累、应用”这一习得语言的规律,显示了它的科学性。

  二、借助现代文学习古诗

  1、揭示课题读古诗:

  刚才同学们认真地学习了《草》。接下来我们学习一首内容相同的古诗《草》。

  板书:草

  ⑴ 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这首诗的产生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白居易16岁那年,他带着自己的一篇诗稿去拜见大名人顾况。顾况一看白居易这个名字,就开玩笑说:“长安的大米很贵啊,‘居’在这里不‘易’啊!你有什么本事?”白居易拿起一支毛笔,在墙上“唰唰唰”就写起来,当写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时,顾况拍着手说:“好好好!有这样的才能,你在长安居住就容易了。”后来,在顾况的指导下,经过自己努力,成为了著名的诗人。

  ⑵ 课文《草》是选取这首诗前四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① 个人读;

  ② 同桌读;

  ③ 指名读;

  ④ 检查读。

  ⑶ 要求学生把:离离、原、岁、枯、荣、尽等“字眼”,在现代译文《草》中找出对应的词语,用“O”标出。

  2、析词、解词、翻译:

  ⑴ 全景板画,从词悟句:

  在讲“离离原上草”一句时,教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幅简单的草原图。教师说:“谁能看图说说,原野上的草长得怎样?”由此引导学生理解“离离”的意思 。

  (草很茂盛的样子)

  这时老师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离离原上草”的意思说一说。

  ⑵ 连续板画,显示变化:

  讲到“一岁一枯荣”一句时,先引导理解:

  岁:出生9年,就是9岁。

  荣:山上有草有木,与“枯”是反义词。

  每年有四个季节,接着教师连续画“春夏秋冬”四幅草原图。

  发芽──茂盛──变黄──干枯。

  师:“谁能说说这四幅图的意思?一年中有哪两次最明显的变化?”

  老师又让学生把词语“荣”、“枯”贴到对应的图画下。最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一岁一枯荣”的意思。

  学生们能根据黑板上的画,说出草原上一年四季的变化,较好地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

  ⑶ 改添板画,寻根求源:

  讲到“野火烧不尽”一句时,先学习:

  “烧”与“绕”、“浇”的区别。

  “尽”字中的“尺”像杯子,杯子倒过来,里面没有水了,所以“尽”意思是“完”。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改添图画,使学生领会“烧不尽”的是草根。

  师:到了冬天,原野上的草一片枯黄,野火一烧,烧了个清光,但为什么又说“烧不尽”呢?

  (边讲边将草改成黄色,画上熊熊大火烧枯草的情景,擦去原野图地上的草)

  生:因为地下的草根没有烧掉。

  教师根据学生的话,画出地下的草根。

  ⑷ 指名板画,引发联想:

  教师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第4句诗的意思,学生根据“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出了短短的草芽。教师又让学生说说他画的意思。

  由于将难懂的诗句化为形象的简图,低年级学生不但易于理解,而且感到有趣。

  三、熟读成诵,背诵表演

  1、吟唱《草》。

  2、扮演角色背诵《草》,讲解诗句意思。

  积累古诗重运用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背诵。背诵的目的在于积累,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我们这儿正值什么季节?(秋季)你能回忆起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秋的诗句吗?(枯藤老树昏鸦、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文人那里,秋天是忧伤的、哀怨的、令人顿生惆怅。可在劳动者的眼里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喜庆的日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何其芳的《秋天》。

  二、范读课文,注意下列问题

  1、找出诗中共描写了几种景物?

  2、思考这几种景物组成了几幅画面?

  3、通过画面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明确:

  1、诗中写了露珠、伐木声、幽谷、镰刀、背篓、竹篱、瓜果、江面、冷雾、网、乌桕叶、桨、草野、蟋蟀、溪水、牛、牧羊女。

  2、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3、抒发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略。

  三、品读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1、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2、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答案参考: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游戏”一词虚实相生。

  四、延伸拓展

  我们学习了优美的诗歌,欣赏了美丽的画面,下面就该我们描绘我们自己的秋天了。

  以“秋天”为题写一段描景抒情的文字。(最好以诗的形式来写)

  五、作业

  摘抄以秋为的文字,并做点评。

  【板书设计】

  农家丰收图(栖息)

  秋天霜晨归渔图(游戏)

  少女思恋图(梦寐)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

  奇妙的动物世界总让人充满好奇。小鸭子的问号这篇短文,以小鸡和小鸭对话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小鸡的吃食习性。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将知识写得趣味十足而又简单易懂。语言浅显有趣、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动物的感情和探究动物习性的兴趣。

  学情分析:

  小鸡小鸭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小动物。课文中文字浅显,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小鸡的吃食习性并不难。只是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合理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设计理念: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和说。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读懂课文,了解小鸡的吃食习惯,感受奇妙的动物世界。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能读准字音,分清字形,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细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细品,体会感情;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在读中了解小鸡吃石子儿的原因。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情感:喜欢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动物习性的愿望。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小动物、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动物吃食习性的有趣。

  教学准备:

  学生:复习课文。

  教师:一只鸭子教具,自制小鸡小鸭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

  1、教师导语:老师今天请了一位朋友来到课堂,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出示教具小鸭子)这只可爱的小鸭子头上还有个东西,它看起来像什么?(预设:问号。)这是为什么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小鸭子的问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板书课题。想一想: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预设:小鸭子的问号指的是什么?等等)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同时尊重他们学习的自主权,又培养他们善思质疑的精神。]

  2、 导语:小朋友们的问题提得真好。但是要想答对这些问题,你们就得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去朗读课文。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越仔细越好。(学生自由读课文。)

  3、 导语:怎么样,找到小鸭子要问的问题了吗?谁来说说看?(学生各抒己见。)结合回答,重点指导朗读两个句子:“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我们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4、朗读表演。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培养喜欢阅读的习惯。]

  三、精读细品,体会感情。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鸭子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你最喜欢课文哪一段,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情。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把教师的教尽量压缩到最低限度,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点拨。]

  3、全班交流。

  四、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1、引入: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它会去干什么呢?

  2、小组讨论,续编故事。想象小鸭子跑去后会发生些什么事?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9

  一、课程题目:《江南》

  二、教材分析

  《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情景的古诗,选自《汉乐府》。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章大量运用了反复的句式,体现出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描绘了江南采莲热闹欢乐的场面,从鱼儿嬉戏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采莲人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学生已经学完拼音,掌握了用拼音认识生字的方法。他们有阅读的兴趣,喜欢读书,只是没有朗读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江、南”等九个生字,三点水和草字头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正确书写“可、东”两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按照小组读、情景代入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增加古诗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可、东”俩字。

  教学难点: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意,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东南西北”方位卡片、小鱼卡片、莲花卡片

  七、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师: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河流一条连着一条,池塘一片连着一片,每年夏天荷花都你拥我挤地争着开放,是不是非常美呀,那么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这个美丽的地方,那么我们要去的这个地方呀要做(课件出示题目——“江南”)

  (二)板书课题

  1、指名读,齐读课题。

  2、学习“江”、“南”这两个字。想想“江”字的偏旁是什么?想一想江南与什么有关?

  二、初读课文

  (一)巧设情景,通过“吟诵门”的形式,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二)前后两个同学自读课文,考察解决生字的方法

  提示: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举手请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

  三、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学生指明读引入“莲”“南”两个字

  “莲”是一种水生植物,所以是草字头。

  “南”前鼻音

  2.学生指明读,其他同学予以评价。

  3.以小组为单位读,其他同学予以评价。

  4、教师领读,注意情感、语调与停顿。

  5、再次指明读,教师评价。

  6、着重读“莲叶何田田”,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7、班级齐读,教师评价。

  8、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位、小鱼及莲花的角色,边读边演,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真实的景象,再现“鱼戏莲叶间”的场景,教师评价。

  (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展示)

  以“采莲”的方式检查生字认读,班级齐读——指明读——教师复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

  指导写字:可东

  (一)以采莲结束,乘船回家创设情景,只有正确写好这两个生字才能上船,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

  (二)讲师讲解生字,学生举起右手在空中跟写

  1、“可”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横折,四笔横,五笔竖钩

  竖钩第一次学习,强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竖中线右边,学生复写。

  “东”一笔横,二笔撇折,三笔竖钩

  区别和“可”字竖钩的不同,强电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竖中线上,学生复写。

  2、教师再次板书,学生空中复写。

  3、学生单独复写,教师评价。

  (三)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课本描红

  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四)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学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五、升华主题,表达感情

  下面渔夫说那现在我要带你们回家啦,游玩了那么美丽的江南,你们相对江南说些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以下体会表达以下几种感情:1、江南真美丽,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2、江南这么美,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江南看一看。)

  六、布置作业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可”“东”两个字。

  3、搜集其他与莲花有关的古诗,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境,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4、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88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境,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1、谈话导入,出示木,小朋友认识它吗?

  2、出示转盘,认读转盘上的字。

  3、开火车认读。

  4、小组交流: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你发现了吗?

  5、全班交流,为什么这些字中都有个木字那?

  6、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学生边拍手边说。

  7、你还知道哪些字是木旁?

  (二)、我会读

  1、激趣导入,出示我会读。

  2、小男孩在读什么?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

  3、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

  4、出示六幅图,分发给各个小组,小组合作,从八个标牌中选择合适的贴在图上。

  5、小组交流。

  6、小组派代表上台领读标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齐读。

  (三)、扩展活动

  1、识字比赛。

  (1)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平时从生活中积累的汉字,收集在一张卡上,和同学们交流。

  (2)小组间交流。

  (3)老师抽查、奖励。

  2、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1)小朋友会认这么多的字,能不能说一说这些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四)、情境表演

  现在我们在大街上,一位同学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五、作业布置:回家积累自己还不认识的字。

  六、板书设计: 把学生说的字写在黑板上。

  七、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课时

  总8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第一排的三组生字,请学生认读。

  2、请学生小组内自由说说: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练说,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

  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5、自学第二排的三组生字,说说哪些地方不同?

  6、评议: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

  田上出头下弯腰电。

  7、写字。

  (1)强调关键笔画。

  (2)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3)展示作业,全班评议。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

  2、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交流。

  4、全班齐读。

  5、这样的句子我们在哪里读过?说出来。

  6、扩展练习。

  (1)出示挂图,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树上的叶子越来越绿;雨越下越大。

  (2)请学生自由用越越来说话。

  (三)、读读背背

  1、展示古诗积累。

  请学生自由上台朗诵自己会的古诗,比比谁读得好,背得多。

  2、学习新诗。

  (1)出示挂图,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跟读,领会诗的节奏与韵脚。

  (3)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通。

  (4)同桌互读。

  (5)教师抽查,纠正错音,注意锄、谁、知、中、餐的读音。

  3、感悟诗意。

  (1)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图和个人感悟设计动作。

  (2)学生边动作边读。

  (3)指导朗读。

  4、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

  (四)、练习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

  1、把词语分类组合。

  黄牛 面包 牛奶 作业本 花猫 尺子

  1 ( )

  2 ( )

  3 ( )

  五、作业布置:回家积累自己还不认识的字。

  1、写量词,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 )猫 一( )尺子 一( )牛

  一( )树 一( )苹果 一( )枣

  2、出下边蔬菜的颜色。

  豆角( ),萝卜( ),茄子( ),南瓜( )。

  六、板书设计:黄牛 面包 牛奶 作业本 花猫 尺子

  七、课后反思: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41-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影、前、后”等十一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

  ”和“ㄅ”,认识两个偏旁“犭”和“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观察图画与联系生活,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力,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音节自读课文,感受自主读书的乐趣。

  2.通过看、听、读、议、练、编,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儿歌与生活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影、前、后”等十一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

  ”和“ㄅ”,认识两个偏旁“犭”和“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理解、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策略

  这首儿歌浅显易懂有趣,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积累语言材料。教学本课,力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活动中学语文,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读书,培养学生自能识字,读书的能力。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超越文本,引导学生走出书本的方寸天地,拓展文本内容、空间,体现大语文教学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此外与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在生字学习的环节中,突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式方法,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课文,在活动中学课文。引导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向知识迁移,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呢?学生说出自己朋友的名字。

  师:我也有一个好朋友。(课件出示谜语)

  有个好朋友,常常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

  晴天里有他,阴天里没他。我和他说话,他呀不开口。

  你们猜,我的好朋友他是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回答后随机板书课题,读准音yǐnɡ zi,识记“影”。

  (二)实践活动,了解影子

  1.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猜谜,通过猜谜说原因,学生对影子有了初步的感觉。

  2.设计影子游戏,交流“我的发现”。

  (1)你们也有这样一位朋友吧?你在哪儿见过他?现在能马上找到他吗?

  (2)找到了你的朋友,和它一起玩吧,一边玩一边观察,它是什么样的?你也可以回忆你是怎么样在操场上跟影子赛跑、踩影子的。

  (3)影子跟我们形影不离,跟随着我们,陪着我们;影子变化无穷,前后左右位置会变,高矮胖瘦形状也会变。

  【设计意图】有趣的“影子”游戏让学生对影子产生了感性认识。恰当的语文实践更有助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读读儿歌,看看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吧!

  1.学生小声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

  把蓝线中要求“我会认”的字在文中圈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自己学完生字之后,同桌的学习小伙伴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如果小伙伴都认对了,请你夸夸他。

  3.认识新的偏旁“犭”和“宀”。

  4.检查自学:老师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开火车形式让学生读生字和带有拼音的词语。

  (2)男女生对读去掉拼音的词语。(强调“影、常、朋”是后鼻音,“前”是三拼音节,“着”是轻声)

  (3)比赛形式考查会认的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而多媒体的运用,恰当地调节了课堂的气氛,使枯燥无味的识字活动变得妙趣横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定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兴趣盎然、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5.指导书写:飞、马、鸟。

  (1)认识新笔画“

  ”和“ㄅ”。

  (2)重点强调:“飞”的“

  ”不要写成“乙”。“马”的第一笔是横折,“鸟”的第二笔是横折钩,而且不要把“鸟”写成乌鸦的“乌”。

  (3)学生跟着红色的笔顺跟随描字,再照着范字写。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4)展示学生的生字书写,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再改进。

  【设计意图】带有“

  ”和“ㄅ”的会写字本课中是第一次出现,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孩子们往往在书写时“

  ”的笔画出现错误,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避免了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先入为主而使错误的概念深入脑海,以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首次获取的知识便是正确规范的。

  (5)生字朋友都认识了,再读读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正确。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影子可真调皮,它和太阳捉迷藏玩呢!它们是怎样捉迷藏的呢?请两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

  2.看!太阳在动,影子也在动。看看影子有什么变化呀?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进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活动的画面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减缓教学难点的坡度。

  3.同学们看得认真,你发现了影子有什么变化呀?

  (1)先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可结合课文点拨。

  4.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原来,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太阳在右,影子在左;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可真调皮,你能读出它的顽皮可爱吗?你可以边表演边朗读。

  【设计意图】重视朗读,以读为本,边读边演,让学生在读中放飞激情,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学习语文的乐趣。

  5.现在要考考你们了,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面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力并练习说完整的一句话。

  6.学习第一小节,指导读句。

  (1)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小朋友在前面拼命地跑,影子在后面拼命地追。小朋友回过头来一看,看见了什么?

  (2)影子像什么呢?理解“小黑狗”。

  (3)真有趣!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后评议,再齐读。

  7.学习第二小节,指导读句。

  (1)看,影子又在动了。影子跑来跑去的,主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它是谁?

  (2)指名读后评议,理解“好朋友”。

  (3)学生自由读体会,再指名读并配上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回忆影子游戏,说出为什么“影子是条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体会“小黑狗”“好朋友”的含义,感受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8.朗读全文。

  9.指导背诵。

  (1)出示课件,进行背诵。

  (2)一边做动作一边背诵。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根据以往的教学情况来开看,学生会读会背,但说话时还是无从下手。创设说话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的可说,学习课文后要会说。此环节的设计目的遵循教育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给孩子们搭设台阶,为学生创造的学提供了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让学生用课内积累的规范语言,自由地表达出生活中的方位,感受学习语文带来的快乐。

  (五)快乐体验,发展语言

  1.教师激趣:大家背得真好!看,这是什么?(老师在有投影的屏幕上做小鸟飞的动作)

  提问:你们想做吗?(指名表演)

  2.师评价:刚才你们的表演真精彩,很有创意,想象也丰富。在生活中除了太阳下能看到影子,你还知道什么地方也能看到影子?找找你的周围有影子吗?

  3.小结:刚才我看到了有的同学找了很多影子。是啊,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找到影子。

  【设计意图】将语文的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的实践活动,是新理念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此环节的设计理念就在于此。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3、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4、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5、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二、教学准备:

  带调的6个单韵母和学过的10个声母的字母卡片;事物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我会读。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集体读)

  2、按顺序连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区分字母不同的发音方法。

  (二)第二题:我会写。

  1、出示:b---d f---t n---m u---ü

  先集体认读,再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用顺口区别。

  2、对比抄写,边抄写边小声念字母。

  3、游戏:给声母找朋友

  把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16个同学的胸前,这些同学依次走上台,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学胸前贴着可以与之相拼的韵母,就要立即走上讲台,站在他的左侧,并大声读所拼出的音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2、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3、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看看读读。

  1、看看图上画着哪些东西,你认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音节:lǎ ba、mù tī、yī fu、pù bù、

  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3、读音节。(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二)第四题:我会连。

  1、看看图上画着哪几种动物?

  2、拼读音节,指一指音节所说的动物在哪里?

  3、画线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

  (三)第五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大、土、米、我、马、地、爸爸、妈妈。(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给生字扩词,看谁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词语说一句话。

  3、游戏: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或请学生来组词,说出一个词语时,拿着词语中所带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台来,并拿着卡片领着同学读,如:“大,大家的大”。

  教学后记:

  复习一的内容就是复习前面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我采用了逐题逐题来一起做,一起读。先让学生了初步了解题意,再跟着老师读,然后才让学生自己读和自己写。比如,在做第二题,我会写。先集体认读,读过后,再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了加深记忆,我又编了顺口溜来区别,帮忙同学们记忆字型。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反思:认识“黄、蝶”等12个生字,会写“梅、杏、肥”等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爪字头”;了解“采”字的演变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认识了生字,多数学生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借助图片内容,概括图片大意。

  2、练习用流利的语言把图中的内容表达清楚。

  3、培养观察、概括能力,并喜欢用语言交流。

  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2、根据图意,概括大意。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概括大意。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喜欢照相吗?相信大家都有许多有意思的照片。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图片展览。首先,我们要给带来的相片起个名字。老师这里有几幅很有趣的照片给大家看一看。同学们,起“名字”看似小,可是藏着大学问。大家愿不愿意试着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起名字呢?好,我们今天试着给照片起个名。

  二、情境渲染,初读图画

  放音乐,出示课本中的图片。

  三、选定图画,看图析义

  1、认真地观察这幅图画的哪里最吸引你?

  2、看到这幅画,有没有让你想到什么?也许是一个词语,也许是一条成语,也许是一句歌词……

  3、让我们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4、把学生写出的内容放在大屏幕下展示,引导学生们评价每一项,从其表达得是否贴切、是否巧妙、是否让人产生相应的联想等,评比。

  5、其他三幅画请小组内自由选择一幅大家最喜欢的,由小组长组织一起讨论,商定其名字。把小组讨论的名字一一展示,评价,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记下来。

  四、作业

  给自己带来的照片起名字,小组商讨后把照片展出。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观察写字表,运用记字方法记住“死、咬、做”三个字。

  2、通过自由练读、角色朗读、同学赛读等形式,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

  教学重点:运用记字方法学习生字,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待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分“字、词”两个层次复习旧知。)

  二、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字,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认字“停、钱、重”。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抓关键语句“一只死狐狸!快下车。”“这张皮能卖不少钱呢!”体会卖鱼人的高兴,感情朗读。

  5、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写字“咬、做”。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指导学生默读并圈画出表示列那动作的词,在理解词语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抓住表示列那动作的词,体会列那当时心理,感情朗读。(学生在上一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已掌握学习方法,本自然段在学习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习课文四、五自然段,体会列那和卖鱼人的心情。

  (四)小结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五)回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巩固练习

  (一)认识字宝宝

  停 钱 重 咬 做

  (二)再认词宝宝

  停下 停车 金钱 重新 咬住 咬牙 咬人

  出生入死 你死我活 做工 做人 做事

  (三)生字搬家

  1、做事情不要死板,要灵活机动。

  2、小红一口咬定,这事不是她干的。

  五、指导写字(死 咬 做)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记字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最后再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3、指导写字(老师范写,学生仿写。)

  板书设计:

  狐狸列那

  卖鱼人 停 下 走 摸 说 扔

  列那 咬 穿 做 套 跳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会剩余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一、猜谜导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谁能猜猜?(贴雨点图)

  2.师:小雨点很顽皮,今天跑到我们课堂里来了,我们一起书空课题。

  雨:两肩开阔,两脚稍合,中坚挺直,点点对齐。

  点:四点底像小拱桥,两边点大,中间点小,方向不同。(齐读课题)

  二、深入探究,了解雨点的形态。

  过渡:小雨点又跑到哪些地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找出答案。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雨点分别落进了哪里。

  学生回答:(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师:我把大家找到的答案,做成了词卡,这些词卡去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吗?谁来读?(做小老师读,开火车读)贴卡片。

  2.小雨点在这些地方都做了什么?

  学生回答:(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出示词卡,谁来读?都来做动作

  3.这四个词语都是写小雨点的动作,李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它们也想到黑板上找找它们和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师生互动来贴词卡)为小朋友鼓掌。

  4.师:都是小雨点,为什么去了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动作呢?让我们和小雨点再来旅行一次吧。

  5.课件出示池塘图

  师:小雨点先落进了池塘里,池塘里的水静静的,真舒服,雨点想美美地睡上一觉?谁来做池塘里的小雨点,读读这句话?

  评:小雨点在睡觉,千万不要吵醒它,声音要轻要柔,谁再来读。

  6.课件出示小溪图。

  师:小雨点睡醒了,它听到小溪哥哥在唱歌,叮咚叮咚,播放,你发现了什么?小溪哥哥在慢慢地流着,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好像在散步。(这句谁来读?)

  评:小溪很悠闲,谁在来试试。

  7.课件出示江河图。

  师:接下来,小雨点跟着小溪哥哥会流到什么地方呢?后来小雨点和小溪哥哥一起来到了江河姐姐这里,(播放)你发现了什么?江河姐姐的水流速度更快了,所以小雨点要奔跑才能赶上江河姐姐的脚步。应该用什么语气读?是不是该稍快点,要有急事的时候,我们才会奔跑。

  8.课件出示大海图

  师:小雨点和江河姐姐,一路奔跑,又会到哪见呢?(播放视频)评:大海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雨点落进(大海妈妈这里)海洋里,一会儿被浪花送上高高的浪头,一会儿跟着浪花落进了海面上,就这么一会高,一会低的,就像在跳跃。谁来读?

  评:跳跃是有力的,都起来要响亮,谁再来试试。

  9.师:如果把刚才大家读到的四句话,合奏起来,就是动听的一首儿歌。四人一个小组,小组合作朗诵儿歌。

  小组合作朗诵汇报(配乐)

  师:你们读的真好,咱们一(四)班可不可以来个大合奏呢?不仅小组合作,咱要全班合作,老师也来参与。

  10.全班表演,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已经坐不住了,还想感受一下美妙的旅行,做上动作,在此跟着小雨点动起来吧!

  三、语句表达,升华主题。

  过渡:我们不仅儿歌要读好,还要学会表达,你觉得雨点会落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老师也收集了雨点说要到的场面,你来看。(播放视频:1.图片,2.玻璃;)你看到了雨点落在什么没地方,它在那里干什么?学生大胆想象,回答。

  四、“里”字书写。

  学会表达,还要学会书写,你才更棒。

  日写扁扁占上格,一竖垂直在中线。

  两个长横放下格,五横等距最美观

  五、总结全文

  师:其实这节课里,还隐藏着一个科学小常识,你来看黑板,老师画的小箭头,池塘里的水,小溪里的水,江河里的水,最终都会汇入大海,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6-11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一年级03-07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12-27

一年级语文《东方明珠》教学设计12-26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06-09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12-28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2-16

小学的语文教学设计12-15

一年级上册语文《四季》教学设计06-09

最新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