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8 09:59: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数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位小数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其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市中心,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大多数家庭都能自主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知识面较广。结合我校这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来看,由于实验教师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更能自主学习,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另外,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已经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儿童书籍:《快乐珠心算》(13.5元)、《老夫子》(3.2元)、《安徒生童话》(10.5元)、《数学游戏》(9.2元)、《十万个为什么》(11.5元)、《蜡笔小新》(8.3元)、

  1.买书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些书,想买哪些书。

  2.让学生根据活动过程,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

  (1)我想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

  (2)《快乐珠心算》比《数学游戏》贵多少元?

  (教师选择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其中有关加法的问题。

  (二)探讨算理和算法

  1.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

  (1)让学生根据问题先列算式(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列式:3??2+11??5= )

  师:我们没有学过小数的加法,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能不能算出结果。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汇报自己的算法。

  ①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也就是14.7元。

  ②我用元加元,角加角的方法。

  3.2元=3元2角, 11.5元=11元5角, 3元+11元=14元, 2角+5角=7角, 14元+7角=14元7角, 也就是14.7元。

  ③ 11元5角+3元2角14元7角

  ④ 元 角3??2+11??514??7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教师加以引导。)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买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买书》教学设计及反思(4)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法。

  (5)让学生说说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分别表示什么。

  (6)观察:第三种算法和前面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进行相加,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小数点)。

  (7)多媒体出示智慧老人说的话:整数加法要从最右边的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从最右边的.低位加起,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8)小组讨论:为什么智慧老人说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单位(数位)上的数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就都对齐了。)

  2.一本《快乐珠心算》比一本《数学游戏》贵多少元?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鼓励学生迎接挑战,独立思考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并说说算法。

  3.小结(把课题板书: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

  (三)解释应用

  师:前面我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你能不能利用刚才学过的知识,选择某个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呢?

  1.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2.小组内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3.小组派代表上来汇报,大家评一评,看他们组能不能拿到智慧星。

  (四)数学游戏:对对碰(课本第6页的试一试)

  师:比一比,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竖式写得整齐美观,就奖给他们组一颗智慧星。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利用学生喜欢到书店看书、买书这一特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并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整堂课始终是让学生在自己探索、思考、交流、讨论、反馈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得出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因此教师稍做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在课堂巡视指导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表示元的整数部分数位没对齐,如10??5+9??2,9写在十位1的下面,在及时指导下,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但我认为课后还要加强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计算、应用自如的效果。

  〖案例点评

  邱老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了买书游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着力体现算法多样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比较好的发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比较算法中发现其中隐含的本质,理解算法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算理。

数学教学设计2

  活动名称:趣味数字

  活动目标:感知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份(电脑、投影仪)。

  数字“万能孔”一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数字“万能卡”的让幼儿感受数字的.神奇,有趣

  1.激发兴趣。

  2.请幼儿来认读卡片上的数字。

  3.简单介绍内容。

  4.请幼儿来玩这个。

  (二)10以内数的数物对应

  请幼儿找一找图片中的数字宝宝,它们到底藏在什么地方?请幼儿寻找数字并进行交流。(教师到幼儿当中去,听取幼儿的信息)。

  (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1.问问小朋友,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数字宝宝呢?”

  2.请幼儿分组讨论找出答案。

  3.经验交流。

  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数字宝宝,并说一说,这些数字宝宝都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充分讨论,充分说。

  4、师:“纪老师今天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数字宝宝,我们来看看

  你们都知道这些电话号码吗?它们有什么用?

  5、小结:原来,我们的数字宝宝既神奇,又十分的有用,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事情。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找一找我们 里的数字宝宝?(延伸活动)

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

  教学准备:

  每组同桌一张数学游戏纸、每人5颗棋子、色子、笑脸。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10以内数的组成、加减法、比多少、几和第几)完成两个数学游戏,进一步梳理和巩固这些指示,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务,培养数学意识,体会数学乐趣。

  2、 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优化。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给课前准备做得最好的小组,奖一个大笑脸)。

  一、引入:

  师介绍“数学飞行棋”的名称、“数的组成”玩法(详见后面附件)。

  二、玩数的组成:

  1、下“8的组成”,黑方先下。

  (1)学生下棋,教师巡视指导,并表扬相互谦让和下完5颗棋子安静等待的孩子。

  (2)小结。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组小朋友玩的方法有点不一样,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玩“8的组成”的。(请一组小朋友上来演示玩法:一边玩一边说数的组成)

  师:他们的办法哪里值得我们学习?

  对啊,他们一边玩还一边说呢,那我们也向他们学习一下这种一边玩一边说的方法,玩一玩“9、10的组成”。(根据表现好的程度给小组加笑脸)

  2、学生玩“9、10的组成”。

  (给表现好的小组加笑脸)。

  三、玩“数学飞行棋”:

  1、过渡

  师:看来第一个游戏太简单了,难不倒你们,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难一点的游戏,比赛数学飞行棋。三颗棋子选择不同的路线,谁先以最快的速度全部走出来,谁就获胜,就可以从对方那里赢得一颗棋子(游戏规则详见附件)。在比赛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你们觉得同桌之间谁会赢,觉得自己会赢的小朋友举手。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到底谁会赢。

  2、比赛开始。

  3、巡视,请有好方法的孩子上来说一说方法。

  师:很多小朋友都跟他们一样,选择了有宝藏的路线,这样就可以走得更快了。真聪明。

  (时间到,给表现好的小组加笑脸。)

  4、师:你们赢了还是输了?

  师:怎么有这么多人输了呢,刚才有很多小朋友都猜自己赢的呀。

  师:说明比赛你有可能会赢也有可能会输。

  5、投影展示一组同桌小朋友的比赛战果,把两个小朋友的棋子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好,先盖住其中一个小朋友的棋子。)

  (1)师:这是一个小朋友比赛过后的结果,咦,他本来是5颗黑(白)棋的,现在怎么是这样呢?根据这里的情况,你们能猜一猜他是赢还是输,你有什么根据?

  那他同桌手中的棋子情况是怎样的?(猜后出示另一个小朋友的结果验证)。

  (2)师:在这里,你们可以找到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呢?

  (同桌互说后指名回答,可能出现)

  a、××的棋子比××的棋子多(多多少)或少(少多少)

  孩子的方法可能有一一对应、数一数、用减法算式得到等。

  b、××小朋友的白(黑)棋比黑(白)棋多(少)。

  c、从左(右)数,××小朋友的白(黑)棋排第几。

  d、一共有几颗棋子。

  ……

  【备选】若学生出现a、b情况时,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备选】若学生出现c情况时,师:还可以怎么说?

  (3)师:小朋友说得都很不错,现在请同桌小朋友来比一比,看看谁的棋子多,用“比”字说一句话。再看看同桌小朋友不同颜色的棋子排在什么位置。

  给说得好,听得认真的小组加笑脸。

  6、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六个小组的笑脸情况,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1)××小组的笑脸最多(有几个),我们要像他们学习

  (2)××小组的笑脸比××小组多(少)几个或一样多。

  (3)我们这组表现不错(不怎么好)

  【备选】若学生出现(1)情况时,师:那各个小组的笑脸分别有几个?(把数字板书在各小组的下面)

  【备选】若学生出现(2)情况时,师: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各小组笑脸分别有几个,(数字板书在各小组下面)用这些数字你们会比吗?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很多小朋友都表现不错,特别突出的是第(几)小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

  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大笑脸,即有利于课堂组织,有为后面的统计提供数据。

  玩下棋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边玩边巩固数的组成。

  通过玩“数学飞行棋”,可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渗透方法的多样化,策略的优化。

  还可以进行适度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守游戏规则,诚信大方地把棋子给对方。

  渗透可能性思想。

  通过看一个小朋友的棋子情况判断输赢,然后猜他同桌的输赢情况,培养孩子的简单推理能力。

  根据游戏结果,让学生巩固“几和第几、比多少”等知识。

  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 (游戏过程中的策略优化)

  师:刚才潘瑶璐小朋友在比赛中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我们请她上来,说说她发现的是什么小秘密。

  潘:我的棋子已经走到胡啸川(b)那边的这个6了,我又滚到了8-6,就是走2步,那就是要走到4了,我就得走这个有地雷的4要好点,这个地雷是叫我们退(10-7)步,正好我发现旁边的7有宝藏,进(6+3)步,那我们就可以走出去了。(参照附件)

  生:哇!真的耶!

  生:这么爽!

  师:看来选择走哪条路很关键,选择有宝藏的地方就会走得快,但说不定有些地雷里会藏着更好的宝藏呢,所以我们要像潘瑶璐一样仔细观察,开动脑筋。

  片段二 (输赢情况,各组表现)

  师:小朋友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生1:我还想继续玩。

  师:好,那等一下我们再继续玩好吗?现在啊有两个小朋友的战果在老师这里,就是他们比完赛后的成绩,(把两个小朋友的棋子一一对应排列起来,然后盖住其中一个小朋友的棋子)

  这排是金子博小朋友的棋子,咦,他本来是5颗黑棋的,现在怎么会是这样呢?你能根据这里的情况猜一猜他是赢了还是输了?说出你的根据。

  生:我想是赢了一盘,他本来有5颗黑色的,可现在多了一颗白色的`,那肯定是他赢过来的。

  师:其他小朋友同不同意他的说法?

  生:同意,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你们真棒,都猜对了。那你们能知道金子博的同桌程度小朋友的输赢情况吗?

  生:程度输了一盘,因为金子博赢了一盘,那程度就是输了一盘。

  (揭开程度的棋子进行验证,发现少了一颗)

  师:咦,程度的棋子少了一颗,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程度输了一盘。

  师:比赛是有输赢的,两个人比赛有一个人赢了,那另一个人肯定就是输了。刚才程度小朋友啊也非常大方,输了就把自己的一颗棋子给了对方,愿赌服输嘛。真棒!你能在这里找到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第一册数学乐园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五 8的组成第二单元 比一比 第一课时

  生1:金子博有6颗棋子,一颗白棋,5个黑棋。6可以分成1和5。

  生2:金子博的棋子多,程度的棋子少。

  生3:金子博的棋子比程度的棋子多2颗

  师:你怎么知道是多2颗呢?怎么看出来的?

  生3 :我用找朋友(一一对应)的方法,因为那里还有2颗棋子找不到好朋友,所以多2颗。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3:我是数一数,金子博有6颗,程度有4颗,6比4 大2。

  生4:6-4=2

  师:那反过来应该怎么说?

  生5:程度的棋子比金子博的棋子少2颗。

  师:真了不起。还发现其他什么数学知识了吗?

  生6:金子博的棋子有两种颜色,程度的棋子只有一种颜色。

  师:对,金子博赢了一颗棋子,所以他的棋子有两种颜色。还有吗?

  生7:从这边,那颗白棋排在第3。

  师:这边是哪边?

  生:左边。

  师:请你再说一说

  生7:从左边开始那颗白棋排在第3

  师:真棒!还可以怎么说?

  生8:从右边数,那颗白棋排在第4。

  师:小朋友们真会学习,下面请同桌间的小朋友互相比一比谁的棋子多,用“比”字完整地说一句话。并看看同桌那里不同种颜色的棋子排哪里。在下面先说一说。

  生1:我的棋子比郑丞量的棋子多2颗。从左数黑色棋子排在第2和第4。

  师:哦,他有两颗不同颜色的棋子,设说明他赢了几盘?

  生:2盘。

  生2:我的棋子和沈弛凯的棋子一样多,从右边开始,我的白棋排在第5

  师:怎么会一样多呢?

  生3:他们两个都赢了一盘输了一盘,所以他们的棋子还是一样多的。

  师:你们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会是一样多呢。

  生:他们都有赢一次,输一次都要给对方一颗,也都有得到一颗,所以一样多。

  师:噢,原来是这样,我现在知道了。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表现好的小组都加了笑脸,(指向笑脸),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1:第三小组得的笑脸最多,有8个。

  师:那你知道其他小组得了多少个笑脸吗?

  生:(第一组:4个,第二组5个,第四组5个,第五组7个,第六组6个)

  师:你还想说什么?

  生2:我们这小组没有表现好,第三小组表现最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生3:第二小组的笑脸和第四小组一样多,都是5个。

  师:噢,你会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比一比,真不错。

  生4 :第三小组的笑脸比第一小组多4个,第一小组的笑脸比第三小组少4个。

  师:对,说得真好!第一小组下次还要加油。现在你们能脱离小组,用这些数字来比一比吗?

  生5:7比6大1 6 比7小1

  生6:5比7小2 7比5大2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节课呀大家都表现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特别是第三小组的小朋友,就像一个小朋友说得那样,我们应该向他们这一小组学习。

  师总结: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91页。

  【教材分析】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飞翔。所以,教材首先以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给学生制造悬念,再用小精灵提示引导学生用“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自己寻找规律并解决问题,从而提示每位学生学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本套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一册都安排有一个单元“找规律”或“数学广角”的内容。其中“找规律”是让学生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因此学生已有了一些经验,通过这一例题找点与线段之间的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设计理念】

  现在的教师,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找规律、逻辑推理都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要用到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我大胆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第一个环节,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鸟巢引入新课,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为了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我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初步寻找规律后再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并创设了多个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出发去思考、去探究规律,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水平。第三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能用所学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学会自己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去寻找规律,从而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激活、思维展开想象,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落到实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再次欣赏数学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的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3.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同时通过欣赏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发现规律,并能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化难为易”的方法,寻找数学上的规律,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化难为易的'方法来探索规律,利用规律再来解决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根据课标对第二学段《找规律》的指导思想: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通过找规律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学会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激发找规律的兴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找规律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数学欣赏,激发兴趣。

  1.首先请大家欣赏一座熟悉的建筑。(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出示鸟巢设计图)

  师:同学们,鸟巢是设计师用点和线设计了这座美丽而雄伟的建筑。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数学思考中的点与线段之间的规律。(板书课题:数学思考)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十分扼要的说明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的鸟巢图引入,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一)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现在请4人小组合作,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按要求完成。(组长负责汇报)

  1.多媒体出示一个点,提问:一个点能连成线段吗?所以线段总条数就是0条。

  2.2个点能连成线段了吗?追问:连成了几条?大屏幕演示后再问:那也就是说每几个点之间都能连成一条线段?(师生小结:每两个点之间都能连成一条线段)

  3.当第3个点C出现后增加了几条线段?为什么?3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是几条?能用算式表示吗?口述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4.第4个点的前面已有几个点?所以,当第4个点出现后又增加了几条线段?再问:那4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是几条?是怎么写算式的?口述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5.现在你们能直接说出当第5个点出现后,又会增加几条线段吗?快速说出5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写出算式了吗?口述1+2+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经历逐步连线、填表、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解决数学问题单靠动手是不够的,动脑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必要途径,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直观的展示给学生,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

  (二)展开讨论,总结规律。

  师:如果点数不断增加,我们需要一直连下去吗?那我们一起来找找看点与线段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寻。

  1.团结起来力量大,请4人小组展开讨论。

  2.交流汇报。(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教师把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在2个点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所以前面有几个点,就会增加几条线段。例如:当第3个点出现后,这个点只能和前面已有的2个点连成2条线段,所以3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就写出了算式1+2,即从1开始前2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抽生回答:4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为什么只从1连续加到3而不加到4呢?5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为什么只从1连续加到4而不加到5呢?

  3.只看算式,你能发现几个连续自然数的个数与点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吗?(只要学生回答的正确就给予肯定,不规范的语言教师进行引导。)

  讨论后小结: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

  4.现在大家能用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直接计算出6个点、1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吗?20个点呢?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写出6个点、10个点、20个点连成线段条数的算式并快速计算。(交流汇报,大屏幕展示,师简单介绍省略号的用法。)

  5.小组讨论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又该怎么表示?

  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因为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比n少1的数即是(n-1),所以n个点连成的线段条数就是从1开始前(n-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即:1+2+3+……+(n-1)。

  6.师小结:今天我们发现的点与线段之间的规律就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表示。

  7.现在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你们:刚才很多同学在计算10个点、20个点连成的线段时,那么多个连续自然数相加,你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那么快就算出了答案?以10个点为例说说。

  8.老师引导学生找出并板书计算n个点连成线段条数的另一个算式:n(n-1)÷2。

  9.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发现的点与线段之间的规律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经历了丰富的连线过程之后,让学生观察表格以及算式,使学生通过数形结合,同时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发现计算更多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接着让学生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推算n个点连成线段条数的算式,再让学生通过在计算方法中发现另一个算式并体会其好处,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接受挑战,用我们今天所学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信心吗?

  (一)基本练习。

  1.现在如果让你算120个点、1000个点甚至更多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你准备用哪种方法?

  2.足球邀请赛队如下:日本、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每两个球队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踢几场球?

  3.每两人握1次手,4个同学一共要握几次手?(学生相互握手)全班同学又该握几次呢?用哪种方法能快速解决这一问题?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计算n个点连成的线段总条数,当点数较少时,用第一种方法计算就可以了,当点数较多时,用第二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快速、准确地算出答案。

  (二)变式练习。

  1.画一画,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那么6条、10条呢?你能找到规律吗?

  2.用火柴棒按如下方式搭三角形:

  想一想:第6个图形是()形,第9个图形是()形。

  照这样搭下去,搭10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根火柴,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根火柴。

  (三)拓展练习。

  你能自己用数学方法找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规律吗?试算一个1005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团结协作,用了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并学会了用规律解决问题,这是数学的发现。你们真了不起!在数学上像这些有规律的问题还很多,你们要善于去发现。鸟巢设计师正是用了这种数学的发现和数学的美,才设计了这座美丽而雄伟的建筑。让我们一起再次欣赏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教师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的一种教学手段。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在基本练习中让学生熟练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变式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思考问题;在拓展练习中没有了图形,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激活、思维真正展开想象,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落到实处。

  四、欣赏规律,增强信心。

  1.多媒体播放音乐和图片,学生欣赏并感受数学的美!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3.全课总结:同学们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数学和数学的美,所以希望每位同学喜欢数学、爱数学,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会有更神奇的发现,希望每位同学加油!也许将来的一天你也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设计师,老师为你们祝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再次欣赏数学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

  板书设计:

  数学思考

  2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条)

  3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4=10(条)

  6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4+5=15(条)

  10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9=45(条)

  20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19=190(条)

  ......

  n个点连成线段条数:1+2+3+…+(n-1)

  n个点连成线段条数:n(n-1)÷2

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2.培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

  教学难点:依题意正确画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2)梨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白羊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

  3.教师给上面的第2题每个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再要求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解答。

  (1)有40筐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2)梨的筐数是和苹果的筐数相等,有40筐。()?

  (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有40只黑羊。()?

  二、新授。

  1.出示例3。

  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指名读题,说也已知条件和问题。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线段图。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回答:

  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教师画: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从已知条件或从问题分析,说出要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因此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①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②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5的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把上面的分上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该怎样列?

  (元)

  (4)检验,写答语。答:小新储蓄了10元。

  2.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下的做一做,先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后,进行订正。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3.小结。

  从上面的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看,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今天学的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的第6、7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解答这类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

  教学反馈:

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 下册)教材P59―60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学会用比例解决一般问题。

  2.通过与前面旧知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理解应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优势和好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教材分析】

  解比例应用题是在学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目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者积)是否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中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

  列比例解答.判断的过程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所以是比例应用题的难点,要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比例分配与正比例应用题”“正比例应用题与反比例应用题”这两组概念加以区别,从多角度、多方位提高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解比例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同时在四五年级学习了简单的“归一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可以重点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对用比例解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沉淀,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老师力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自我展示、一题多解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完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过程;强化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另外,在练习的设计上,本节课力图通过加强对比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首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关系,判断的过程就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所以是比例应用题的重点,也是难点.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学生在已学过的四则应用题中,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迁移类比的转化思想进行教学,使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答,然后提问:“这道题里有怎样的的比例关系?为什么?”引导学生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最后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这样加深了对比例的理解,又揭示了与旧知识的联系,既分散了难点,又教给了思维方法。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比例应用题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12-27

数学教学设计01-11

用数学教学设计09-06

数学《加法》教学设计07-1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30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1-04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大全07-2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4

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20

田忌赛马数学教学设计11-10